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据Meyer JS[Brain Res 2004,1014(1—2):131—144]报道,胚胎干细胞(ES)在适宜的微环境可分化成神经前体或神经组织,如分化成视网膜内的视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2.
胚胎干细胞C3B鼠视网膜下腔移植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在具有正常视网膜结构的C3B鼠视网膜下腔中的诱导分化情况。 方法:胚胎干细胞传1代后进行拟胚体培养。拟胚体消化成单细胞后联合视黄酸注入C3B鼠视网膜下腔,注射后1周、3周、2月处死小鼠取材进行病理切片、电镜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1周时,可见到注射部位视网膜层水肿增厚。3周和2个月时,3只移植眼内出现畸胎瘤,占所有移植眼的25%,其余眼球注射部位仅见瘢痕组织或眼球萎缩。电镜发现增殖的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具肿瘤细胞特征。免疫组化显示:畸胎瘤部分区域MAP-2强阳性反应;可见团状或集落状细胞GFAP强阳性反应;个别细胞Nestin阳性反应。 结论: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具有正常视网膜结构的C3B鼠视网膜下腔,未能出现ESC向视网膜组织分化或嵌入视网膜组织,相当部分的鼠眼出现了畸胎瘤,其临床安全性和致瘤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程辉  栗志  鞠学红 《解剖学研究》2010,32(2):134-137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神经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能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随着干细胞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移植整合入视网膜各层并定向诱导分化为目的细胞,有望重建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4.
实验将新生大鼠脑顶盖或坐骨段分别移植到成年大鼠受损的视神经断端或眼玻璃体内,动物存活率4周后取视网膜,切片,Nissl染色,显微镜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部分视网膜节细胞体截面积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5.
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视觉信息的必要物质基础,视网膜是接受光能、形成视觉的重要组织结构,但如果光线强度或光照时间等超过了视网膜的承受力,将会造成视网膜光损伤,从而造成细胞一系列损伤、凋亡、生物膜溶解和细胞坏死,导致感光细胞的凋亡和视网膜变性,引发眼病,甚至导致视力丧失.本文就视网膜光损伤的机制行归纳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生SD乳鼠窦房结的光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新生SD乳鼠窦房结的位置和组织学构造。方法;取35例新生4天SD大鼠心脏,常规石蜡包埋,整心连续切片,作H-E染色,Goldner三色染以以及首次用Heidenhain苏木素肌原纤维染色。结果;在右前腔静脉近右心房处的近段壁上可见一个呈马蹄形的淡染区,它包括发育最好的内侧膨大,发育较好的外侧膨大和最薄弱的腹侧部。  相似文献   

7.
人胎视网膜发生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光镜下观察40例人胎视网膜的发生,在电镜下观察15例人胎视网膜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的发育。结果表明:胚胎第9周时神经上皮可分内、外成神经细胞层。第10周时内、外成神经细胞层之间的Chievitz带消失;第11周时节细胞从内成神经细胞层内迁;第13周节细胞与内成神经细胞之间出现内网层;第16周始双极细胞从外成神经细胞层中内迁形成外网层和内核层。第20周后视网膜各层形成。而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的超微结构于胎儿8个月后才发育完善。其结构与成人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祖细胞干细胞特性及移植入视网膜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视网膜祖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移植入视网膜后的存活和迁移。方法:体外培养胎龄18d 大鼠的视网膜细胞,用 RT-PCR、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其增殖分化;成年 SD 大鼠腹腔注射 N-甲基-N-亚硝基脲形成视网膜感光细胞退化的动物模型,培养的视网膜祖细胞用 CM-Di(?) 标记后,移植入模型鼠的玻璃体腔。结果:视网膜祖细胞体外表达中间神经丝蛋白 nestin;表达 Flk-1、Pax6及 Notchl 的 mRNA;能掺入 BrdU;分化后表达视网膜各类细胞特异性蛋白;移植后在实验组大鼠视网膜能存活及迁移,而在对照组中仅聚集在玻璃体腔。结论:视网膜祖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移植入受损伤视网膜后,能存活、整合及迁移。  相似文献   

9.
脊髓神经干细胞对小鼠视网膜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晋宏  罗娜  鞠躬 《解剖学报》2002,33(4):342-345
目的 研究原代培养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在小鼠视网膜的整合和分化情况。 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和体内移植技术 ,将原代脊髓神经干细胞 (NSC)移植到不同年龄小鼠的视网膜 ,并对移植后细胞的整合及分化情况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  1 移植的NSC对组织的整合能力随宿主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2 移植的NSC在宿主视网膜内可以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 结论 脊髓原代NSC移植到小鼠视网膜后的整合和分化均受内外因素的调控 ,为NSC的体内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是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难题之一。随着神经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细胞移植和细胞联合移植修复SCI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目前可供选择的移植细胞类型有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ing cells,OE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echymal stem cells,BMSCs)、少突胶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大脑皮层和脊髓的神经干细胞经单细胞悬液微移植后观察其在大鼠纹状体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的状况。实验在无血清条件下将这些细胞扩增、培养再经活细胞荧光染料 Di I标记后 ,采用微移植的方法 ,通过脑立体定位仪上用微玻璃针将干细胞分别植入成年大鼠双侧纹状体的对称部位。大鼠存活 8周后 ,经灌注固定、恒冷箱切片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的移植细胞的迁移状况 ;用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观察移植区 GFAP的表达 ,以显示移植细胞分化状况。结果表明 :来源于胚胎小鼠大脑皮层和脊髓的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经微移植后 ,均可在成年大鼠脑内纹状体区域存活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可向周围的脑实质内迁移 ,迁移细胞沿特定的纹状体结构分布。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本实验结果提示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可在脑实质内存活、迁移和分化。  相似文献   

12.
小鼠胚胎干细胞植入大鼠脑内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述  谢瑶  陈系古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18(4):298-300,T059
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内之后的分化状况。以 SD大鼠为宿主 ,将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宿主隔区和海马内 ,移植后在 l、2、3、4和 8周取脑 ,冰冻切片 ,进行 Nissl染色和 M6、NSE、GFAP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之后 ,从第 2周开始表达 M6、GFAP、NSE等抗原 ,持续至第 4周 ,主要位于移植区内 ,较少迁移。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内之后 ,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3.
徐慧君  邓传宗 《解剖学报》1997,28(2):132-136
用NDC-200型脑电地形图仪对单侧额叶皮质损害及损害后移植胚服皮质的大鼠进行脑电功率谱及脑电地形图的检查。结果发现大鼠伤额叶皮质Delta波和Theta波与Alpha波和Beta波之比明显主于健侧。损害后3d,2周,4周,8周,其结果无差别。额叶皮质损害后2周接受了胚脑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胚胎脑海马区分离、培养、鉴定了神经前体细胞(neuralprecursorcells,NPCs),并初步观察了大鼠纹状体海人酸(kainicacid,KA)损伤后,人神经前体细胞(hNPCs)移植到成年大鼠侧脑室和纹状体后存活和迁移的情况。取胎龄8~12周的人胚胎脑海马区细胞,用含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h-EGF)、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uman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h-bFGF)以及人白细胞抑制因子(humanleukemiainhibitorygrowthfactor,h-LIF)的DMEM/F12培养液离体培养,以含1%胎牛血清(fetalbovineserum,FBS)的DMEM/F12诱导分化,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PCs的特征。向成年大鼠右侧纹状体内立体定位注射KA,造成大鼠纹状体局部损伤。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体外标记第2代hNPCs,48h后分别移植到正常成年大鼠和损伤大鼠手术侧的侧脑室和纹状体。6周后用抗BrdU抗体检测HNPCs的存活和迁移。结果显示:体外培养呈悬浮球状生长的细胞是nestin阳性的hNPCs。hNPCs移植6周后,在大鼠损伤侧的纹状体和侧脑室内,均检测到了BrdU阳性细胞,并有一部分细胞迁移到了周围纹状体实质和胼胝体。结果提示:体外分离培养的hNPCs移植到成年大鼠脑损伤区周围可以存活和迁移,损伤区域可能对移植细胞的迁移有一定的诱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邵佑之  郭敏 《解剖学杂志》1993,16(2):164-168
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对大鼠肾间质的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皮、髓质中间质形态学特点,间质细胞的分型及超微结构特点,各型间质细胞的分布.同时应用体视学方法对皮质和髓质各段的间质体积分数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6.
大鼠胚胎神经上皮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胚胎神经上皮细胞植入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后的存活、分化情况及治疗作用。方法 孕11d大鼠剖腹取胚胎,剥离神经管,胰酶消化后获取神经管壁上的神经上皮细胞,在脑立体定位仪下植入帕金森病大鼠毁损侧纹状体内,于移植后不同时间诱发旋转实验,观察症状的改善,并灌注取脑,切片后做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胚胎神经上皮细胞的存活及分化状况。结果 胚胎神经上皮细胞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鼠的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移植后2、4及8周时可检测到成片或散在的TH-免疫阳性细胞。结论 胚胎神经上皮细胞移植至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后,可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并能改善旋转症状。  相似文献   

17.
用6-羟基多巴损毁大鼠黑质建立拟Parkinson氏病模型。黑质重度损毁15只和部分损毁13只,随机取前者12只,后者10只进行同种成年颈上神经节向尾状核内移植,其余6只移植坐骨神经片段作为对照。移植前后用apomorphine诱发旋转观察其行为改变。重度损毁组移植后,旋转速率减少10%~80%者占58.33%,部分损毁组移植后旋转速率减少10%~100%者占80%,对照组旋转行为无变化。移植1~2个月后,用乙醛酸诱发荧光组化方法和尼氏染色观察旋转次数明显减少的动物,发现其端脑切片均有存活的移植神经元和大量儿茶酚胺特异荧光膨体纤维,并有时可见膨体荧光纤维伸入宿主尾状核内。而旋转未减少的鼠脑中,移植物存活很少。本文对颈上神经节脑内移植治疗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胚纹状体移植入Huntington舞蹈病模型鼠脑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徐慧君 《解剖学报》1993,24(1):44-50,T006
  相似文献   

19.
电针刺激"曲池"和"足三里"对大鼠脑梗死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大鼠脑梗死面积和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治病疗效和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用MRI、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针后,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MRI显示电针组大鼠的梗死区面积比对照组的明显缩小(P〈0.01);光学显微镜下,电针1d组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的缺血性损伤与对照组l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7d与对照组7d相比,细胞损伤程度和受损细胞数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子显微镜下,电针组缺血边缘区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如腺粒体的肿胀、嵴的破坏及核蛋白体变性程度均比对照组轻。结论电针穴位刺激能减小脑梗死面积并对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