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患儿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大连市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西药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被选定的医院1562张处方中,有632张使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40.46%),使用金额占处方金额的51.1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1.49%).处方中抗病毒中药注射剂单独应用占30.01%,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百分比为67.41%.结论 医院儿童患者抗病毒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给药途径单一、联合抗菌药物比例较高、处方书写不合理的现象,在临床中仍要加强管理,严格把握用药指征,确保儿童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黄开明 《医学信息》2010,23(5):1285-1286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寻找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提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4月、7月、10月共三个月中每天100张门诊处方,共9000张,筛选出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5933张,根据患者年龄、诊断、用药情况,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抗菌药物在适应症、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溶媒、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处方共5933张,使用率占65.9%,查出不合理处方27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65%,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联合应用比例高、配伍方式不合理、使用不恰当溶媒、给药方案不当、剂量不当等.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现象存在,应健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组织和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指导,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浅析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基本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到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用药处方,探讨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共计5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用法及用量失误、未使用辨证论治、药物炮制不当、中西医联用失误及其他因素,未辨证论治占比达26.0%,用法及用量失误占比为24.0%。讨论中药不良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未辨证论治及用法及用量失误的占比较大,因此临床使用中药治疗时应侧重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确保中药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143例文献分析及对策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英 《医学信息》2008,21(10):1863-1865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所致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及死亡)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对策,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方法 从国内2004年以来部分文献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对我院300例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已研究出防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对策在我院应用后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0.67%.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有对策,我院应用对策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手术患者病历350份,统计患者基本资料、手术类型、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较长、预防用药选择不当、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不当。结论:应积极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培训,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徐洁 《医学信息》2019,(16):122-123
目的 探讨重点监控管理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通过HIS系统调取我院2015~2017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数据,对DDDs、DDC、B/A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重点监控前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结果 2015~2017年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控品种DDDs最高为注射用血栓通,最低为红花注射液,且重点监控后,中药注射剂各品种DDDs均低于重点监控前。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控品种DDC最高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最低为舒血宁注射液;B/A值结果显示,注射用血栓通、参麦注射液、红花注射液B/A值接近1,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B/A值<1。结论 通过重点监控管理可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药品种类、发生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33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比例(20例,占60.61%)大于女性患者(13例,占39.39%);60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占48.4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22例,占66.66%;理血剂引发的ADR占比最大,为26例,占78.79%;84.85%(28例)ADR在给药后30min内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丙戊酸钠制剂在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7月1日~7月7日我院住院药房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统计和分析丙戊酸钠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2014年7月01日~7月07日我院使用丙戊酸钠制剂的患者共31例,其中单用注射用丙戊酸钠患者8例,单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患者7例,单用丙戊酸钠片患者1例,另外15例患者序贯使用注射用丙戊酸钠与丙戊酸钠缓释片。临床诊断不全或漏写导致部分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查验患者相关检验报告,均属合理用药。存在与丙戊酸钠制剂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时使用的情况,亟待药师加强干预。结论药师应严格把控丙戊酸钠制剂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本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0年1-12月妇产科手术病例316例,记录相关内容,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及《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资料,对妇产科围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被调查的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共4大类9个品种。药物选择合理率为64.3%,在术前0.5~2h预防给药的有66例(20.9%),术后用药疗程大于3d者有120例(38%),抗菌药物的使用费用所占比例普遍过高。结论本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用药时间、药品费用所占比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进行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简述中成药在综合医疗机构的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成药在综合医院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结合我院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抽查2011年12月~2012年2月各月第1周门诊处方共计6619张,对中成药在综合医疗机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应对措施及建议进行了简单梳理。结果:通过处方抽查及文献复习,发现综合医疗机构的中成药处方多为西医开具,中成药的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用药不规范、不合理联合用药。结论:导致综合医疗机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是临床西医师缺乏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不够完善,临床医师对中成药毒副作用重视不够等。为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相关综合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医师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加大对《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同时建立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临床医师还可积极参与中成药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现状。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9年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33种;抗菌药物应用比例27.95%,;注射剂应用比例6.92%,通用名处方占比95.2%。平均处方金额79.6元。处方合格率92.1%。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与注射剂应用品种数及所占比例等指标基本合理。处方合格率未达规定要求,《处方管理办法》有待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法,以提升临床静脉用药的合理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119例静脉用药不合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用药不合理原因,总结针对性的干预方法。结果 119例静脉用药不合理,其中药物之间配伍不当41例,占33.12%;输液溶剂不当22例,占18.03%;给药途径不当4例,占3.27%;给药剂量不当18例,占14.75%;给药浓度不当19例,占15.57%;给药频次不当15例,占12.29%;119例患者中出现头晕5例,恶心呕吐6例,食欲不振9例,皮疹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6%(24/119),均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缓解消失。结论 加强干预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情况,明确不合理使用原因,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有助于减少临床静脉用药不合理现象,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刺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对策,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方法从国内2003年以来部分文献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单位200例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已研究出防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对策在我单位应用后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0%.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有对策,我单位应用对策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阐述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因素、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 应深刻认识中药注射剂的优势,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工作,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对处方中重复用药、不合理联用、无指征用药、选药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等情况进行分析点评。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45530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39.71%%,平均用药品种数4.5种,抗菌药使用率66.33%,注射剂使用率52.18%。结论:本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还存在一定问题,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率明显偏高,有待干预。临床医师和药师需不断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骨科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的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0-1月~7月骨科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病例231例,统计抗菌素的使用品种、联合用药、使用时间及使用疗程,并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2009年卫生部3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通知>为评价标准,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 我院骨科闭合性骨折手术均于术前30分钟给予一剂抗菌素,术后平均使用3天.抗菌素使用品种为二、三代头孢菌素,部分病例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结论 我院骨科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术前预防用药及抗菌素的选择基本合理,但术后使用时间还需规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集的24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4例不良反应中,男性137例,女性107例,60岁以上患发生率最高,占47.95%.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的为参麦注射液32例,占13.11%,其次为丹红注射液(12.70%)、银杏达莫注射液(10.66%).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3.8%.结论:熟练掌握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积极应对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和莫西沙星片,在我院门诊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处方合理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2014年上半年度我院应用左氧氟沙星片或莫西沙星片的门诊处方(共2323张)中在随机抽取100张,统计和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应用情况。结果使用左氧氟沙星片68张,主要用于尿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急性胃肠炎;使用莫西沙星片32张,主要用于上、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片14例,均未进行剂量调整。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总体合理,其中需特别注意在老年患者中的使用。药师参与医嘱审核、用药安全宣教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儿科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患者1563例中,出现不良反应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种类、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种类有:喜炎平注射液引起26例,占30.23%;喘可治19例,占22.09%;炎琥宁15例,占17.44%;痰热清9例,占10.47%;丹参7例,占814%;参脉5例,占5 81%;血塞通2例,占233%;柴胡2例,占233%;红花1例,占1.16%.喜炎平、喘可治和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损害的器官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21例,占24.42%、消化系统反应18例,占20.93%、神经系统表现13例,占15.12%、循环系统反应11例,占12.79%、肝、肾损害7例,占8.14%、过敏性休克7例,占8.14%、其他5例,占5.81%.不良反应对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损害高于其他器官系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皮疹、皮肤痉痒、头晕、头痛、发热寒颤高于其他数据项目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不良反应因素:不合理用药32例、药品质量因素24例、过敏史17例,其他13例.结论 儿科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规范,严格掌握用药原则与适应症,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杜绝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普通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现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340份普通外科住院手术病例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我院普通外科使用抗生素指征过宽、时间过长,导致临床上耐药菌种增加.34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有83.3%预防性应用了抗生素,其中Ⅰ类切口没有用药指征滥用抗生素的占54.1%.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医院必须加强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