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冉秀云  黄樱慧 《安徽医学》2011,32(2):240-241
目的 探讨巡回护士在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67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主要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顺利度过手术关.结论 充分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功能区脑肿瘤患者36例,全麻后给予患者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观察患者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过程中,36例功能区脑肿瘤患者生命体征波动不大,患者的功能区脑肿瘤均成功切除,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均未受到影响。患者在行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后,有1例出现恶心和呕吐,脑水肿有2例发生,还有1例出现局麻药中毒,经过相应处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均自行消失,没有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结论功能区脑肿瘤患者采用脑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手术室护士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送和回访;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血压和心率变化及围手术期患者配合程度,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心率和血压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配合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无一例因手术护理不到位而致患者不满足.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秀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793-793,780
目的:探讨手术室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手术室护士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送和回访;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血压和心率变化及围手术期患者配合程度,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心率和血压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配合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无一例因手术护理不到位而致患者不满足。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护士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术前焦虑。血压,心率及围术期患者配合程度,术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心率和血压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配合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无一例因手术护理不到位而致患者不满足。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状态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将104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和访视,干预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随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的焦虑分值及血压心率变化,并比较干预组术前和术中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入院时:焦虑分值及血压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焦虑分值及血压心率变化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及P<0.05);术中干预组血压及心率稳定,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状态,是手术护理配合的有力措施,它将使患者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心理干预与护理.方法 将32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在术前均得到充分的预期准备,术后积极配合治疗.结果 通过对照、干预组术前焦虑、紧张,术后疼痛与对照组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疾病康复自我感觉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结合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术前焦虑、术中、术后疼痛痛感,有利于患者提高手术耐受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采取放射治疗的脑肿瘤患者100例,按照知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配合治疗性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44例,治愈率88.0%,对照组患者治愈40例,治愈率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肿瘤患者,在手术期间给予了术前、术中和术后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王会芹  刘文 《吉林医学》2010,31(6):796-79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对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及术后严密监测、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40例功能区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8月~2015年8月,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40例功能区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并评价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在这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研究中所选取的40例功能区脑肿瘤患者均成功切除脑肿瘤,术后患者均可以自行坐起,术后第二天均可以进行下床活动,发生恶心呕吐者10例,脑水肿者18例,脑水肿后言语功能障碍者6例,脑水肿加重后肢体肌力下降者11例,均未对术后效果造成过大影响。术后患者均没有出现失语情况,且肢体偏瘫均没有加重。结论实施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可以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得以缩短,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对心脏介入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研究方法对116例患者分组进行观察,2008年12月份以前手术的58例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护理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6月期间手术的58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为干预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外,还配置本患者的责任护士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全程陪护,同时特别强调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24h到术后24h期间睡眠质量、血压高、心悸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进行全程心理干预后睡眠质量及血压、心率的变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全程心理干预可缓解心脏介入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了应激反应对身体的不良刺激,提高手术成功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对46例有肺、纵隔病变的患者行TBNA检查过程中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药品和器械的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出院前1 d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46例患者中确诊为肺癌37例,良性病变9例。仅2例患者术中出现咯血,1例左侧气胸(左肺压缩10%),经卧床休息和吸氧,左肺完全复张。临床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37例,满意9例,总满意率100%。结论:TBNA术对于肺、纵隔病变患者的定性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性好、准确性高的优势。通过全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的配合,提高TBNA的成功率,减少患者手术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角膜异物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角膜异物患者3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5例和干预组1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及术前观看相关剔除异物的录像。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心态调查结果及术中患者的配合度。结果:角膜异物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术前心态及术中患者配合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角膜异物剔除术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术中配合度,有利于角膜浅层异物剔除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降低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68例,采取术前访视、实施手术即时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随访全程护理。结果:本组68例通过实行全程护理,恢复良好。结论:实行科学、系统、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少青  谢妮  姚建龙 《大家健康》2013,(15):156-157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护理方法,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12月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68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5.5天,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及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6.
陈丽 《当代医学》2011,17(17):115-116
目的探讨在CT增强扫描中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术前采取劝导、说明、启发、鼓励等交流方式,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使病人心理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术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穿刺技术,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帮助患者与扫描医生进行密切的配合,使之获得最佳的扫描图像;术后告知病人检查后注意事项,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均能配合医生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结论 CT增强扫描的心理干预,CT扫描后针对患者的不同情绪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输卵管结扎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利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0):898-899
目的评价除常规护理外全程引入心理护理对输卵管结扎手术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2月—7月输卵管结扎手术者400例随机分成甲乙2组各200例,甲组除常规护理外,全程引入心理护理,乙组仅实行常规护理。对2组术前、术中心理状态和手术合作程度、术后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受术者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不良反应等明显优于乙组。结论对输卵管结扎手术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全程引入心理护理,在缓解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护理。方法对28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措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消除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顺利配合手术,痊愈出院。结论依据不同的文化程度和腹腔镜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为术后的护理观察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影响。方法:将238例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119例,对常规护理组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对患者围操作期进行全程干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训练、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对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紧张、恐惧心理进行及时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的紧张、恐惧心理人次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潴留、穿刺部位血肿或渗血、腰背疼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中、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紧张情绪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29例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114例,对照组11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而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护理干预手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肠出血、肠穿孔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沟通、行为限制等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