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方法对新乡市中心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发生的55例IC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治疗组(32例)和未治疗组(23例),对其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TBA较治疗前和未治疗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结论对ICP的早期中西药联合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改善围生儿预后,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胡晖 《中国实用医药》2009,4(8):168-16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发生的110例ICP病例分治疗组(64例)和未治疗组(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TBA较治疗前和未治疗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②治疗组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少于未治疗组。结论对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关键,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综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传荣 《安徽医药》2006,10(11):867-86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5年发生的ICP患者104例,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ICP患者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密切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死亡及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及中西医治疗ICP的效果。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216例ICP,比较治疗组102例及未治疗组114例效果。结果:216例ICP中围产儿死亡7例,占32.4‰,胎儿窘迫率36.1%,早产率17.1%,新生儿窒息率4.17%。通过中西医药物治疗及密切监护,治疗组较未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胎儿窘迫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加强高危门诊的产前检查,对ICP孕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动态监测血生化指标、胎儿宫内情况及胎盘功能,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克碧  施云秋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48-1349
目的:通过1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病例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将1996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2例ICP病例按入院时不同原因分为(A)已诊断死胎;(B)已有产兆,(C)因ICP入院三组。结果:A组中未产检率及农村或流动人口率最高,B组其次,C组围生儿窒息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ICP是增加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只要加强围生期保健、定期产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密切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发生率、诊断及处理。方法:对本院近3年发生的311例ICP病例分治疗组(171例)和未治组(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明显少于未治组。结论:对ICP的早期诊断、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分娩结局,以利于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通过对我院ICP导致围生儿死亡的1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死因、死亡时间及预防措施。结果:15例ICP发生围生儿死亡均发生于妊娠晚期,66.7%发生于37周左右,有近半数未作正规产前检查或不重视胎动计数。部分胎死宫内之前胎儿监护无异常。绝大多数孕妇有规律宫缩或无规律宫缩。结论:ICP常突然发生胎死宫内,难以预测。应加强孕期保健宣传,重视产前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孕妇在正常妊娠期间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变化,探讨TBA在妊娠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孕妇在妊娠不同阶段和未孕妇女血清中TBA含量。结果妊娠组妇女血清中TBA比非妊娠组高,并且妊娠后期TBA的升高比早期更为明显。结论在正常妊娠过程中,TBA含量会生理性升高,而其异常升高的孕妇就会潜在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危险。因此,妊娠期TBA的定期检测有利于IC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分娩诊断为ICP11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分娩31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初产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孕周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粪污染发生、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P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后出血,增加难产及剖宫产率,通过有效处理和适时终止妊娠,可能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死亡的发生并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7例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的结局。方法选择ICP产妇47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非ICP孕妇100例(对照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早产、剖宫产、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均P〈0.01),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的影响主要是早产、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陈妍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3-14,1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也称为产科胆汁淤积症,一般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其主要特征是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伴或不伴皮肤瘙痒、黄疸.产后孕妇的症状可完全缓解,但孕期及产时可能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和胎死宫内.治疗的方法是缓解孕妇的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最重要的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等情况的发生.本文就ICP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的危害。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产科105例ICP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单胎、无妊娠期并发症的105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羊水胎粪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早产、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对母儿危害大,宜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母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9例孕妇血清中IL-6水平,其中正常妊娠组15例,ICP组34例,包括轻型14例,重型20例。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IL-6。结果重型ICP患者血中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轻型ICP患者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升高趋势,ICP组产后该项指标下降与正常妊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6的异常表达可能是ICP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妊娠并发肝内肝汁淤积症(下称ICP)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及胎儿。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13倒ICP,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ICP孕产妇为ICP组,其中轻度组68例,重度组52例,58例同期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分娩情况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对照组终止妊娠的时间明显长于ICP组。重度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加。重度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各项围生儿结局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增高。结论 ICP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羊水污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不良妊娠生育史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的产料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2000年十年间在我院产科收治的90例有不良妊娠生育史的ICP患的临床资料。结果:对90如例ICP患采取加强胎儿监护,运用药物治疗改善病情设法延长孕龄至孕36周-38周,多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综合措施,其妊娠结局较好。90例想中死胎、新生儿1分件Apgar评分≤7分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仅为1.1%、10.1%和3.3%。结论:加强胎儿监护、运用药物治疗改善病情、设法延长孕龄,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改善有不良妊娠生育史的ICP患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发生率、诊断及处理。方法对本院发生的59例ICP病例分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述产妇围生期临床资料,比较正常产妇与不同程度ICP患者肝功能、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羊水污染状况、新生儿状况及新生儿并发症等。结果:无论轻度还是重度ICP组患者体内TBI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体重以及新生儿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ICP患者的轻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在妊娠晚期评估IC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及时治疗和选择安全有效的妊娠方式,减少ICP患者及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危害及监护与诊治。方法以99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分娩的100例非ICP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胎儿窘迫率、羊水污染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对胎儿危害严重,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密切胎儿监护并适时终止妊娠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年间的31例IC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对ICP患者进行产前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清胆汁酸浓度,改善肝功能等治疗和严密的胎儿监护,可以降低早产及早产儿的发生,提高围生儿的质量,剖宫产能降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显著改善围生儿的预后。结论 对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