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或坠床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比分析近年来使用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前后病人跌倒或坠床发生情况,对住院病人进行评估,制定科学的预防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坠床率和跌倒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对病人进行意外受伤预防护理、对有跌倒危险的病人提供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跌倒或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黄玲玲  文倩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305-3307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应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对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对2012年1—12月收治的2436例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结果通过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减少并防范了院内跌倒/坠床发生,保证了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达到了安全目标。结论经过入院评估高危患者、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安全管理等护理干预,制订出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及护士的安全意识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融洽了护惠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肿瘤病区应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肿瘤病区收治的836例患者进行了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结果 对跌倒和坠床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论 通过介绍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提高护士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跌倒与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跌倒/坠床高危风险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跌倒/坠床高危风险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评估,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部于2017年2月制定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作为评估工具,实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使用前后坠床/跌倒发生原因及后果。结果观察组实施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表后坠床/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1例坠床/跌倒后未造成损伤,对照组中7例坠床/跌倒患者中5例造成不同程度损伤;观察组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是准确筛选住院患者危险因素的评测工具,对保证护理安全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5.
赵娟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257-258
目的通过对千余例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从而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方法护士运用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分标准,对所有住院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非预测不良事件(坠床/跌倒)进行评估,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安排合适的病室和床位,采取一系列相应防范措施:对患者进行有关安全风险防范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发放坠床/跌倒危险告知书;床头悬挂警示牌等引起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注意并加以重视。结果 2013年7-12月这6个月时间里,本科对千余例患者进行坠床/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无一例坠床/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不仅加强了护士工作的责任心,而且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从而减少了医疗赔偿及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钱彩侠  张爽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90-3791
目的通过对骨科患者跌倒与坠床事件进行分析,评估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7—12月300例骨科患者填写《宁夏医科大学总院预防跌倒坠床告知单》和《宁医大总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结果骨科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发生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原发疾病、服用药物、跌倒坠床病史、环境因素有关。通过全面评估,全面的健康宣教,标志目标人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无一例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结论降低骨科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应从预防抓起,其中提高护士和患者的认识是重点,提供安全的环境是基础,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和监控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预防服用安眠药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的效果。根据现实的案例(服用安眠药后的住院患者发生坠床事件导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RCA进行案例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应用RCA系统分析改进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心内科服用安眠药的住院患者中,未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并由此形成心内科服用安眠药患者跌倒或坠床的管理规范。应用RCA能有效找到事件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改善行动,并分享案例改进方法,大大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事故的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7月~2012年11月脑卒中住院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3年11月脑卒中住院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康复医学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跌倒/坠床意外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跌倒/坠床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者跌倒/坠床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的全方位安全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坠床意外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等级医院三甲复审要求,为保证患者安全,防范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我科从2012年10月-2013年8月采用新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首先给与100%的评估,根据评估情况≥4分的建立评估单,每周重新复评,对于已发生跌倒/坠床患者进行详细的跌倒原因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针对不同患者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我科跌倒坠床患者发生率明显下降,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传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476-347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预防坠床/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2年1—12月共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2881例,责任护士用心评估,对有坠床,跌倒风险的患者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干预。结果2881例患者经过认真评估、积极采取人本位整体护理干预,全年无坠床/跌倒发生,护理效果较好。其中11例死亡,2870例康复出院。结论对2881例患者预防坠床/跌倒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干预,缩短了住院时间,杜绝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患者康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及坠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针对跌倒和坠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为实施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和坠床事件比例,并统计两组整天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跌倒和坠床事件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结论针对老年心内科患者跌倒及坠床进行针对性护理,能显著减少跌倒和坠床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5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依据中文版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住院跌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坠床跌倒发生率为1.3%(1/75),对照组坠床跌倒发生率为6.7%(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中文版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进行预见性评估,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帮助老年住院患者减少院内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惠梅 《北方药学》2012,9(6):70-71
目的:探讨在感染科应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3000例住院患者,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09年1月~2010年5月未实施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患者1460例为对照组,2010年6月~2011年12月实施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患者154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防跌倒/坠床护理,干预组应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落实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防跌倒/坠床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有效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在感染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和住院患者的认知,增加防范能力。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发生跌倒,坠床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既往有跌倒/坠床史,眩晕症,肢体偏瘫残缺,移动需要帮助,地面湿滑、不平为危险性大;老年痴呆,血压升高或降低,贫血,光线昏暗,视野不佳为中度危险。结论通过对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开展跌倒坠床的评估,能够重点监控和管理高危患者和目标人群,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林仲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34-135,141
目的研究与探讨品管圈活动和颜色管理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本院的102例患者,将品管圈活动及颜色管理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中,对比患者管理前后跌倒、坠床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管理后患者的跌倒率、坠床率低于管理前,总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及颜色管理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中,能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坠床等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友好发展,最终实现患者尽早治愈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脊柱外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常见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脊柱外科收治的2153例患者病例及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2153例患者中,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1942例纳入本次研究.发生跌倒坠床事件9例,发生率4灋.6%.跌倒坠床患者中65岁以上6例,占66.7%;颈椎病7例,均为脊髓型,腰椎退行性疾病2例;床旁跌倒2例,走廊5例,卫生间2例.跌倒造成胫腓骨骨折1例,上肢关节脱位1例,其余均为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结论 脊柱外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疾病特点、预防教育不足、护理意识不强及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管理措施等问题有关,针对以上原因施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住院病人跌倒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人住院期间跌倒的事时有发生,可导致机体创伤、功能状态衰退、心理创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住院病人跌倒已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作者综述住院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余金素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92-3193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人院评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床号将单号分为对照组50例,双号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评估(有高危风险予以评估);观察组入院时全部进行评估并建立风险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跌倒、坠床发生0例;对照组跌倒、坠床发生3例。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院时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了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防护意识,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防止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已在临床引起充分重视,由此因为住院病人跌倒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康复支付,不仅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也为病人造成负担,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病人跌倒作为临床护理质控的显性指标,评估住院病人跌倒危险已被公认为是有效和必要的防范对策。本文就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预防跌倒是医院十大安全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护理质量中的敏感指标。据统计,跌倒发生率约占护理不良事件的40%[1],神经内科是发生跌倒的高发科室,虽然建立了跌倒坠床的评估和健康教育的工作流程,但患者仍有跌倒坠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对患者的评估、护士对高危患者的掌控、护士的交接班是避免跌倒发生的重要环节。原有的高危人群管理注重是否建立评估单,有无落实告知制度,存在由于护士能力不同对评估不完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