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人工气道后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共68例。通过加强气道管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常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温化和湿化的作用。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内的水分不断丢失,易形成痰痂,导致病人窒息的发生。气道湿化疗法能有效地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关于气道湿化疗法的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认为临床气道湿化疗法是人工气道患者护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人工气道湿化不同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间断气道湿化,试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结果试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痰液黏稠Ⅲ度、导管堵塞者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有利于达到湿化的作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4年9月-2005年12月对8例患者先建立人工气道,再放置气道支架,均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工气道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3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建立后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行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患者行间歇气道灌注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平均次数、气道出血例次、痰痂形成例次明显减少,VAP发生率低,平均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0.01,P<0.05)。结论:人工气道建立后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气道符合患者生理需要,可明显降低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李桂芳 《全科护理》2012,(30):2820-2821
[目的]通过探讨81例人工气道病人使用呼吸机时的气道护理,明确气道护理操作的重要性。[方法]对81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人气道护理的管道固定、湿化、吸痰等规范操作。[结果]81例使用呼吸机的人工气道病人气道护理安全到位。[结论]人工气道病人使用呼吸机的气道护理应细致、规范。  相似文献   

7.
喉罩的置入方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喉罩(laryngeal mask)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新型通气工具,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便于掌握、损伤小、病人耐受好等优点,现已在临床特别紧急气道的开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喉罩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插入方法,下面就其各种插入方法的操作过程进行介绍。1插入前准备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伴随疾患及手术种类选择适宜的喉罩类型及型号,常规仔细检查喉罩气囊是否漏气,然后在其背侧涂抹少量水基润滑油(注意不要使用硅酮基润滑油,因为它会与喉罩中含硅的元件发生反应,影响喉罩的安全使用,另外,含有利多卡因的润滑油…  相似文献   

8.
卢素珍  廖锦鸿 《当代护士》2013,(12):142-143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方法将118例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57例),A组利用输液三通管把吸氧导管和滴注湿化液的输液器管道连接起来,通过氧气冲击分解液滴的方法。B组采用将吸氧导管和滴注湿化液的输液器各自单独放入人工气道内。比较2组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的刺激性呛咳、气道损伤、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方法能有效缓解人工气道患者的不适症状,值祷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建立后最佳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气道的畅通。方法对麻醉苏醒室收住的78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采取规范的管理和护理措施。结果 78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细致的人工气道管理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无一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气道阻塞和窒息。结论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2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临床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吴芳 《当代护士》2004,(10):8-9
目的比较2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 方法将5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患者随机分成2组,人工气道湿化A组为推注法,B组为滴注法.结果湿化6h后效果比较,B组效果良好率为86.21%,A组为52.17%,效果差者A组为8.7%,B组为0.001%,B组气道湿化效果较好..结论滴注法气道湿化效果满意,且节省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3种不同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鱼丽荣  石晓霞 《护理研究》2010,(5):1172-1173
[目的]比较人工气道病人采用3种不同湿化方法的湿化效果,以选择有效的湿化方法。[方法]将60例人工气道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B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湿化,C组采用间断气管内滴注湿化,比较3组痰痂形成、痰液黏稠度、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人工气道病人采用3种不同湿化方法的湿化效果,以选择有效的湿化方法.[方法]将60例人工气道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B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湿化,C组采用间断气管内滴注湿化,比较3组痰痂形成、痰液黏稠度、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效果较好,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效果次之,间断气管内滴注湿化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是通过1例患者气道内新生肉芽组织堵塞气道引起呼吸衰竭后通过喉罩通气全麻下行介入治疗,患者顺利通过介入治疗并在监护室中成功拔管,气道堵塞症状解除顺利出院的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断气道湿化法与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在严重外伤患者人工气道湿化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180例严重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定时间断气道湿化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发生痰栓堵塞、拔管附着痰痂、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运用于严重外伤患者的人工气道湿化效果良好,可有效湿化患者气道、增加患者血氧水平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有效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将124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间断气道湿化组、持续湿化气管插管组与持续湿化气管切开组。比较3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氧分压、肺部感染率和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持续湿化组湿化效果、肺部感染率、氧分压均优于间断湿化组( P<0.05);气管切开组湿化效果、呼吸机使用时间均优于气管插管组( P<0.05);持续湿化气管切开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氧分压与气管插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脑外伤持续气管切开湿化方法气道湿化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浓度氯化钠液进行气道湿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采用0.45%氯化钠或0.9%氯化钠液作为湿化液的效果。[方法]选择ICU内人工气道病人80例,随机分组,分别以0.45%氯化钠和0.9%氯化钠作为湿化液,观察气道堵塞及疾液的黏稠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气道阻塞发生率及痰液黏稠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般情况下,对人工气道病人,均可采用0.45%氯化钠和0.9%氯化钠作为湿化液。  相似文献   

17.
18.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患者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穿刺/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现将上述问题综述如下。1导(套)管位置管理1.1气管插管检查气管插管的方法:①听诊。听诊胸部和上腹部来确定插管在气管内还是在食道内。②观察。双侧胸部膨胀一致,证明插管在气管内;气管插管内有冷凝湿化气,证明插管在气管内。③潮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当无ETCO2波形或呼出气CO2<5 mmHg时,表明插管位于食道。④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观察SpO2升高者,表明插管在气管内。⑤胸片:插管尖端应位于左右支气管分叉即隆突上1~2 cm,此为金标准。妥善固定好插管:固定方法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剪一条35 cm×2 cm的胶布,从其一端中间剪开至32 cm处,未剪开的一端固定在一侧颊部,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侧颊部,注意选择适当的牙垫,比导管略粗,防止患者双牙咬合时,将导管咬扁,护士要随时检查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时发现导管滑入...  相似文献   

19.
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患者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穿刺彻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现将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气道建立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正常时人体的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人工气道建立后,气体未经鼻腔的过滤和湿润直接进入气道,可造成气道黏膜损伤,细菌未经阻挡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继发感染。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人工气道充分有效湿化,可维持支气管黏膜细胞纤毛的正常功能,使支气管内分泌物向上移动,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对人工气道的湿化做了大量研究,现将有关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