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们回顾及对照国内外一些分期意见,结合本协作组3,122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大肠癌病例的随访资料,在1984年底苏州会议上对大肠癌的Duk比'分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本建议经过3,122例病案的预后验证,建议是合理可行的;建议不改变Dukes尹分期中A、B、c各期的含意,便于国内外各组资料进行对比,可作为治疗  相似文献   

2.
由Dukes提出的大肠癌分期系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沿用,其在预后判断上的意义已为众所公认。随着对大肠癌的疾病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Dukes分期系亦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数十年来经Dukes自身及其它学者的不懈努力,此项分期系统已屡经充实、修正。然而,这些改良后的分期方法并未在命名学上得到充分的反映,却依然冠以“Dukes”的称谓,因而在使用中造成极大的紊乱。通常同是标以Dukes分期的各组报道因着其各自的作者对Duke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CEA、p53、Ki-67、GST-π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3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肿瘤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EA、p53、Ki-67、GST-π,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CEA、p53、Ki-67、GST-π在大肠癌切片中的阳性率依次为95.2%、55.6%、52.4%、82.5%。p53、Ki-67与肿瘤的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Dukes’C、D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ukes’A、B期患者。p53、Ki-67表达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GST-π和p53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大肠癌CEA、p53、Ki-67、GST-π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了解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新的大肠癌候选肿瘤标志物,建立分期诊断模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和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7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运用支持向量机分析判别处理数据、筛选标志物,建立并验证分期模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将DukesA、B、C、D各期以二维散点图的形式表示。结果诊断模型Ⅰ由6个蛋白质峰组合构建,其质荷比分别为2759.6、2964.7、2048.0、4795.9、4139.8和37 761.6,鉴别局限性大肠癌(Dukes A、B期)和区域性(Dukes C期)大肠癌的总准确率为86.7%。诊断模型Ⅱ由3个蛋白质峰组合构建,其质荷比分别为6885.3、2058.3和8567.8,鉴别局限区域性(Dukes A、B、C期)和系统性(Dukes D期)大肠癌的总准确率为75.0%。诊断模型Ⅲ鉴别Dukes A期和B期大肠癌的总准确率为86.2%;诊断模型Ⅳ鉴别Dukes A期和C期大肠癌的总准确率为84.6%;诊断模型V鉴别Dukes B期和C期大肠癌的总准确率为85.7%;诊断模型Ⅵ鉴别Dukes B期和D期大肠癌的总准确率为80.0%;诊断模型Ⅶ鉴别Dukes C期和D期大肠癌的总准确率为78.7%。通过二维散点图,可以明显看出Dukes A、B、C、D各期之间的区别。结论通过SELDI-TOF- MS技术和CM10蛋白质芯片所筛选的候选肿瘤标志物可以指导大肠癌的综合治疗,所建立的诊断模型可以辅助临床明确大肠癌的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5.
冀群升 《肿瘤》1989,9(6):266-267
目前大肠癌的预后主要以Dukes分期为依据。但作为预后指标,该分期尚存在一些问题:1.对非侵润性大肠癌缺乏统一分期标准。2.对大肠癌手术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后并根据临床表现方能确定分期,而术前或化疗前病人的预后不明确,故对手术和化疗的指导意义不大。3.大肠癌的异质性使它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因此,建立一个稳定和特异的大肠癌生物学指标,以弥补Dukes分期的不足有很大意义。目前,肿瘤细胞核DNA含量与其临床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正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组织学分级和Dukes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了68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结果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ukes C、D期组显著高于Dukes A、B期.结论检测大肠癌患者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癌分期、预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1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KAI1基因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6例存档大肠癌石蜡组织标本进行重新切片,KAI1免疫组化染色(S—P法)。将不同大肠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Dukes')下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不同组织学分型和分化程度下KAI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肿瘤伴淋巴结转移组,KAI1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0.6%vs.64.3%);KAI1阳性率随Dukes'分期依次减低,分别Dukes'A阳性表达率为86.4%.Dukes'B阳性表达率为54.8%,Dukes'C阳性表达率为21.6%,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AI1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进展及转移有关,对判断大肠癌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肠癌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E.Dukes 1935年的大肠癌分期,对推测预后的意义卓著至今仍然袭用。此项分期,已几经补充、修改;然而,这些改良后的分期方法,在命名学上仍然沿用着'Dukes'的称谓,以至在使用时造成紊乱。在当今欧美一些外科学教科书中,尽管列有Dukes分期,但同Dukes的原意差异颇大。如Egdahl的教科书:A期—扩散深度未穿透粘膜肌层;B期—已扩散超过粘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OX2、CyclinE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85例大肠癌与25例正常肠粘膜组织的COX2和CyclinE的表达情况。结果:85例大肠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为76.5%,其异常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肿瘤预后有关,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型无关;CyclinE阳性表达率为47.1%,其异常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及肿瘤预后均有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COX2、CyclinE高表达者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结论:COX2、CyclinE异常表达同大肠癌的发生与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物(TIMP-2)表达与大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30例大肠腺瘤、60例大肠癌组织MMP-2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2的表达率在大肠腺瘤中为26.7%(8/30),显著低于大肠癌中的86.7%(52/60)(P<0.05);其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本组大肠癌Dukes B期比例较高,其总体TIMP-2表达在腺瘤和本组大肠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IMP-2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隔脏器转移及生存期均有关(P值均<0.05).结论 MMP-2和TIMP-2的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3BP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60例经手术切除癌组织后的大肠癌病人分别选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应用Westernblot方法分别测定G3BP和VEGFR-3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G3BP表达的阳性率为70.0%,癌旁组织中未检出G3BP表达;G3BP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性相关。大肠癌组织VEGFR-3阳性表达率为58.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VEGFR-3的阳性表达率18.2%(P<0.05);VEGFR-3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Dukes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相关性。G3BP和VEGFR-3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大肠癌中G3BP和VEGFR-3存在明显的高表达,与患者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G3BP和VEGFR-3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p27和Skp2在大肠癌中表达及临床病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军  徐少勇  王斌  曹书芬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7):985-987,994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p27和Skp2蛋白表达,以及p27和Skp2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大肠癌标本组织和18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p27和Skp2蛋白表达。结果:p27在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平均阳性率为55。2%,显著高于大肠癌组织(27。5%,P〈0.05)。p27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Skp2在大肠癌组织中平均阳性率为9.5%.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1.8%,P〈0.05)。Skp2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大肠癌中p27与Skp2表达呈负相关(r=-0.806,P〈0.01).结论:大肠癌中Skp2与p27降解有关,Skp2是大肠癌致癌基因,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可能成为大肠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关系的Cox 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因素对大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 81 7例大肠癌患者诊治信息 ,应用 Kaplan- meier法和 Cox模型 ,对有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生存及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失访率 5 .1 4% ,全组 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5 9.92 % ,48.2 7%和 34.0 2 %。多因素 Cox模型分析显示影响大肠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为淋巴结转移 ,Dukes’分期及组织学类型。结论 临床病理因素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生物学行为与性激素受体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性激素受体与大肠癌病理学特点的关系。方法 对76例大肠癌术后标本进行性激素受体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高、中分化腺癌的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和粘液腺癌(P<0.05);Dukes’A、B期ER阳性率明显高于C、D期(P<0.05),而Dudes’分期与PR阳性率无明显关系(P>0.05);同时ER、PR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研究性激素受体对探讨大肠癌的发病机制、内分泌治疗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125例经过5年随访的大肠癌病例。除再一次肯定了Dukes’分期基本原则的正确性之外,为了适于术中取得分期结果,我们还相应讨论了分期的具体条件,提出了癌是否被根治性切除也应列为分期的原则之一。本组14例未根治切除者,平均生存9.7月,111例根治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53.2%。依据我们分期条件,把大肠癌分为四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2.5%,Ⅱ期53.4%,Ⅲ期29.26%,Ⅳ期0%(p<0.001)。最后我们简述了分期的有利方面,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与抑癌基因PTEN、p53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eclin-1与PTEN、p53在15例大肠正常黏膜、30例腺瘤及6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Beclin-1在大肠癌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1)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TEN在大肠正常黏膜组中的表达高于大肠癌组(P=0.001),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3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高(P<0.001)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Beclin-1蛋白与PTEN蛋白相关系数为-0.289,呈负相关表达;Beclin-1蛋白与p53蛋白相关系数为0.347,呈正相关表达。结论:Beclin-1、PTEN、p53在大肠癌中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噬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相关,自噬活性的上调与大肠癌发生有关。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与抑癌基因PTEN、p53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调作用。同时检测对判断大肠癌的进展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表达与大肠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SP法检测81例大肠癌(CC)中VEGF及MMP-7的表达。结果 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而MMP-7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黏液癌中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年龄〈60岁的大肠癌患者MMP-7表达显著强于≥60岁者。VEGF与MMP-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MP-7、VEGF促进了大肠癌组织的生长和转移,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大肠癌的预后评估因子,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评估大肠癌的预后可能更准确。降低MMP-7、VEGF的表达和活性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中NET-1与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ET-1基因蛋白及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88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及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中NET-1基因蛋白与PCNA表达。结果NET-1的表达与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肿瘤组织内坏死及癌间质中炎症反应有关。脉管中转移癌栓及神经侵犯的癌细胞NET-1基因蛋白多呈强阳性表达。PCNA表达与肿瘤的分化、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NET-1和PCNA表达有协同作用,促进癌细胞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 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 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肿瘤微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其中41例癌旁正常黏膜)大肠癌组织中c-met、VEGF表达以及MVD参数。[结果]c-met、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和53.6%;在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2.2%和14.6%(P〈0.001)。c-met、VEGF的阳性标本MVD值与其阴性标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年龄、性别无关(P〉0.05)。c-met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c-met表达与VEGF表达趋于一致。[结论]c-met、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c-met与VEGF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