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比较唇侧和舌侧正畸中的上中切牙转动中心与M/F的关系方法通过有限元法技术,建立较理想的上颌骨、上切牙及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唇、舌侧正畸中的上中切牙转动中心与M/F的关系,比较两者的异同。结果1.建立了较理想的上颌骨、上切牙及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2.本研究,上中切牙阻力中心在距牙槽嵴顶0.43倍根长处。3.唇舌侧正畸中,上中切牙在相同的M/F加载下。转动中心的位置不同。若要产生牙齿的整体移动的效果,唇舌侧正畸所需的M/F比值分别为-8.87和12.38。结论舌侧正畸中,内收切牙的同时要加大根舌向转矩,不能根据唇侧加力的经验来做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配准法建立上中切牙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运用3DCaMega分别扫描预备前后的KaVo教学用上颌中切牙,获取点云数据,再用Geomagic软件数据预处理,重建网格曲面,根据标志块将二者进行配准缝合,获得全瓷冠的三维实体数值模型。再导入Marc软件,建立上中切牙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加载力学分析。结果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具有高度的几何相似性与力学相似性。结论利用配准法建立全瓷冠三维有限元模型,可避免扫描盲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腭裂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并建立符合不同分析要求的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图像,应用ANSYS软件逐层建立了反映腭裂上颌骨解剖结构特点、可供实验分析的腭裂上颌骨局部及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符合不同分析目的要求的腭裂上颌骨局部、腭裂上颌骨复合体及颅面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应用螺旋CT断层扫描和ANSYS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不同范围的腭裂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构细致,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上颌成组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Micro-CT扫描技术扫描上颌成组切牙,结合Geomagic Studio及Unigraphics NX4平台建立上颌成组切牙的三维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11.0中,建立起实体模型。结果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共有单位35 873个,节点62 359个;模型形态逼真,具有较高的几何相似性,能够任意旋转、放大或者缩小,通过对模型施加不同大小的力,能以单独或者成组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各个牙的受力情况。结论实验成功建立上颌成组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结构完整,能够较准确模拟上颌切牙的力学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数码相机在建立上中切牙计算机三维实体模型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应用数码相机拍摄上中切牙各截面图片,获得的图片经Photoshop软件、3DMAX软件处理,在计算机中还原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结果:建立了精确的上中切牙三维实体模型.结论:口腔专业医务人员完全可以用数码相机拍摄并独立建立上中切牙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6.
上中切牙的位置在面部美学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为获得理想的矫正效果,上中切牙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三维方向上的移动。以往观点认为上中切牙移动的范围只受到上颌骨唇、腭侧骨皮质的限制,但随着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CBCT)的应用,发现在上颌骨内存在着解剖形态不规则的切牙管,其外侧壁由致密的皮质骨围绕而成,若上中切牙与之发生碰撞不仅会导致接触部位的牙根吸收,还可导致骨开窗、骨开裂,引发牙周问题,甚至还可能压迫鼻腭管神经等。因此,上中切牙三维移动的边界与切牙管的形态及位置关系密切,应引起重视,以避免临床工作中对上中切牙的牙根造成不必要伤害。本文就切牙管对上中切牙三维移动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包含骨缝的儿童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前牵引应力分析,以期为儿童颅面矫形治疗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依据.方法 对1名8岁男性头颅标本自头顶表皮至甲状软骨进行连续CT扫描,扫描层厚0.625 mm,将获得的CT扫描数据依次导入Mimics 10.0、Geomagic 9.0及Ansys 13.0软件处理后,参考此头颅标本的铣切图像,绘制腭中缝、颧上颌缝、额上颌缝、颧额缝和颧颞缝,模拟腭中缝打开与未打开两种状态,建立包含9条骨缝、8颗牙齿(6ⅣⅡ1|1ⅡⅣ6)的儿童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仿临床前牵引,于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眉弓上1 cm处(F1)、颞下颌关节窝处(F2)、上颌第一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联合成1个整体后的上颌第一乳磨牙近中牙颈部(F3)的矢状面上加载载荷.分析载荷F1 ~ F3分别为2、1、1N,加力方向与(牙合)平面平行时两种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等效应力分布及力值.结果 建立了腭中缝打开和未打开两种状态的儿童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牵引加载时两种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等效应力分布范围相似;应力集中于鼻梁及鼻翼外侧部.腭中缝打开时等效应力最大值在鼻尖点,为18916.00×10-4 MPa;最小值在恒上中切牙近中切缘点,为1.61 ×10-4 MPa.腭中缝未打开时等效应力最大值在鼻尖点,为19244.00×10-4 MPa;最小值在恒上中切牙近中切缘点,为1.62×10-4 MPa.结论 将骨缝视作一种实体进行单独定义,可建立包含部分骨缝的儿童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前牵引模拟加载时腭中缝打开与未打开两种状态下模型等效应力分布相似,等效应力最大值在鼻尖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一个含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种植体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选出最佳的支抗种植体。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CAD技术、UG和ANSY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部分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支抗种植体植入腭部。结果:建立了符合生物力学研究需要的含腭部种植支抗的部分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索出一条数字化程度高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结论: 应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以及UG、ANSY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含支抗种植体的部分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模型与生物实体真实结构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为有限元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种植体和附着体联合修复上颌无牙颌三维有限元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上颌无牙颌种植体义齿与附着体联合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其生物力学分析提供数学模型基础.方法:选取成人离体无牙颌上颌骨1个,前牙区植入4个种植体作固定桥,后牙区用冠外弹性附着体活动义齿修复,经螺旋CT扫描、获取图像数据;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几何相似性良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由 46154 个单元和71401个结点组成,可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和修改.结论:应用螺旋 CT 断层扫描及一系列计算机软件,能建立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种植体义齿和附着体联合修复上颌无牙颌的生物力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双端悬臂梁种植义齿修复上颌切牙区牙列缺损的种植体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周围骨应力分布及位移量,进而探讨临床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应用CT断层扫描技术对上颌骨及上颌牙列的大致轮廓进行三维重建,后于上中切牙区植入种植体,完成牙冠修复并建立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技术模拟载荷,比较不同加载条件下种植体的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及位移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种植体-骨界面的皮质骨唇侧、舌侧、近中、远中、根尖部五个部位应力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五个部位的位移量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在各种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及位移量的特征大致相同,且变化趋势相似,种植体颈部及周围骨皮质为应力集中区。在各种不同的加载条件中,30°加载角度时种植体周围骨应力分布更为科学。结论:在适当的负重条件下,双端悬臂梁种植义齿是临床修复切牙区缺失可供选择的一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