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脾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对脾重、脾细胞数和脾抗体形成细胞数的影响,为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采用口服卡那霉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测定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测定小鼠脾脏重量和脾细胞数;通过溶血空斑试验测定小鼠脾抗体形成细胞数(PFC)。结果:实验组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脾重量、脾细胞数和脾抗体形成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或P〈0.05)。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脾脏的量与质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慢性腹泻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差异.方法 对20例慢性腹泻、31例急性腹泻及20例对照组的粪便进行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培养及检测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腹泻患者肠杆菌增加,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类杆菌减少(P<0.01),慢性腹泻患者肠杆菌增加,乳酸杆菌减少(P<0.05).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比较,类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更明显(P<0.05).结论 急慢性腹泻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急性腹泻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时动物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即从微生态学角度探讨肠道菌群在高脂血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Wistar大鼠24只,分别用高脂饲料、正常饲料连续喂饲20d,用比色法测定动物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用需氧培养法测定动物肠道中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用厌氧培养法测定动物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结果:模型组动物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增高;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道菌定植饮(DZY)对小鼠和斑马鱼的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设置DZY 3个剂量组0.41、0.82、2.46 g·kg-1·BW,连续灌胃30 d,测定灌胃前后小鼠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使用CM-DiI红色荧光标记青春双歧杆菌,DiO绿色荧光标记短乳杆菌;同时饲喂受精后5天(5 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建立斑马鱼肠道菌群模型。将模型斑马鱼培养至6 dpf,移除短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分别给予DZY(1000、2000、4000 μg·mL-1)、阳性对照常欣卫口服液(8.30 μg·mL-1),并设置模型对照组。24 h后,每个实验组随机取10尾斑马鱼置于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分析肠道短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的荧光强度。结果:DZY对小鼠肠道中的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数量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的数量,抑制了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给予1000、2000、4000 μg·mL-1 DZY都能显著增加斑马鱼肠道中短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的数量。结论:DZY能够在抑制条件致病菌的同时,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94例,随机分为A组(给予莫沙必利5 mg口服,每日3次)49例,B组(给予乳果糖10~30 mL口服,每日3次)49例、C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口服,每日3次)48例,D组(给予乳果糖10~30 mL口服,每日3次,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口服,每日3次)48例,连续治疗4周。比较4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口-结肠转运时间(OCTT)和粪便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肠杆菌和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P <0.01),OCTT均缩短(P <0.01),除A组肠道菌群数量未见明显变化(P> 0.05),其他3组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均上升,肠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数量均下降(P <0.05)。与其他3组相比,D组临床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大(P <0.01),OCTT缩短明显(P <0.01),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上升,肠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数量下降(P <0.05)。D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P <0.01)。结论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用乳果糖、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或莫沙必利,更利于调整患者肠道菌群数量、缩短胃肠运动时间及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鼠李糖乳杆菌片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桂英 《药学进展》2009,33(5):218-222
目的:考察微生态制剂鼠李糖乳杆菌片对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的鼠李糖乳杆菌片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联合致病菌(鼠伤寒沙门菌)诱发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实验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1.0×10^8、1.0×10^7和1.0×10^6CFU·kg^-1)的鼠李糖乳杆菌片,阳性对照组灌胃使用丽珠肠乐胶囊0.3g,连续给药7天,通过对小鼠腹泻程度的观察和肠道菌群分析,考察该活菌制剂的干预作用。结果:用药7天后,鼠李糖乳杆菌片高、中剂量组小鼠的腹泻程度显著改善,量效关系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该制剂高、中剂量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降低,且下降的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也恢复正常。结论:鼠李糖乳杆菌片可有效改善抗生素及致病菌诱发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7.
陈剑  高学文 《海峡药学》2011,23(3):35-37
目的通过金双歧治疗肠易激幼鼠模型观察金双歧对幼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建立幼鼠肠易激模型,共20只,随机选同期正常生长幼鼠10只为正常组A,另取肠易激模型幼鼠10只为模型组B,取10只用金双歧治疗为实验组C。然后对三组幼鼠分别作粪便含水量检测及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小鼠建立肠易激模型后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多(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大量减少(P〈0.05):用金双歧治疗10d后,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减少(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量增多(P〈0.05),3组鼠粪便干湿重及粪便含水量比较,B组与A、C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双歧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对幼鼠粪便性状症状及肠道菌群有明显改善,为应用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及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硬化及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选药治疗.方法 计数每克粪便湿重中的3种厌氧菌和2种兼性厌氧菌及一种酵母样真菌的数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5),肠杆菌及肠球菌等需氧菌明显增多(P<0.01).菌群的失调程度随Child-Pugh分级的严重程度而加重.急慢性腹...  相似文献   

9.
李红 《北方药学》2016,(1):14-1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微生态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到0级、Ⅰ级程度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理分级平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等致病菌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有助于肠道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可明显降低结肠黏膜中炎症免疫反应的激烈程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方法:选择腹泻组(39例轮病毒肠炎患儿)和对照组(30例健康婴幼儿),对他们的肠道菌群进行定量测定,其中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对他们肠道菌群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肠杆菌在菌群中所占比例相对升高,在发病早期即出现肠菌群紊乱,随着腹泻症状消退,肠菌群失调症状逐渐纠正,而且厌氧菌上升速度较快,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有明显的肠菌群失调,且菌失调的程度与临床病情及脱水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