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出现越来越多的消化道及咽喉疾病.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作为耳鼻咽喉科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长期以来,LPRD并未受到耳鼻咽喉科医师的重视,诊断也是建立在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认识之上,常常漏诊和误诊.因此,明确LPRD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并与GERD相区别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咽喉反流疾病因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已经得到国内外耳鼻咽喉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科室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咽喉反流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抗反流治疗对咽异物感伴有咽喉反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门诊以咽异物感自评超过3分,患病1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及反流临床表现量表(RFS)评分,对RSI超过13分及RFS超过7分的患者进行抗反流治疗,以能持续治疗8周以上为有效观察对象,共104例。分析入组患者反流各症状发生率、反流临床表现各体征发生率,并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104例咽异物感患者多有反流症状清嗓动作(92/104,88.46%),主要反流体征为后连合肥厚(97/104,93.27%),红斑/充血(89/104,85.57%),喉内黏稠分泌物(87/104,83.65%),喉室阻塞(73/104,70.19%)等,经抗反流治疗,有效61例,有效率为58.65%;RS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5,P<0.05);RF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8,P>0.05)。 结论 咽异物感伴反流症状的患者,通过反流治疗是有效的。对于有咽异物感的患者,经过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考虑是否有咽喉反流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5.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采用喉镜、胃镜和24h食管pH值监测明确诊断,并分析30例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经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前后的症状、喉镜和胃镜检查结果的改变情况.结果 30例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经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后有效率为93.33%.结论 喉镜、胃镜和24h食管pH值监测有助于明确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本病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探讨其诊断价值及特点。方法对53例疑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同时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2个量表评估。结果 53例患者中31例咽喉反流阳性,与吸烟有相关性。RSI中以声嘶、咽异物感、持续清嗓为主要症状,RFS中以后连合增生、假声带沟、喉内黏液附着为主要体征。咽喉部酸反流主要发生在直立位,其中9例患者只有咽喉反流性疾病,10例只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酸反流次数、酸暴露时间(即pH<4.0的总时间)与2个量表的评估有显著性差异。咽喉部pH监测结果与2个量表评估结果程度一致。结论咽喉反流性疾病可不伴发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减少酸反流次数及减少酸在咽喉部停留时间在治疗疾病中较为重要,RSI和RFS 2个量表可作为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的初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组织胃蛋白酶表达情况对声带息肉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 2021年3月诊断为声带息肉并进行手术的112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息肉组织免疫组织化学胃蛋白酶表达情况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两组术前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并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嗓音声学功能及声带形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咽喉反流(layrngopharyngeal relfux, LPR)的影响。方法对62例确诊为OSAHS的患者行UPPP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时填写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eflux fineling score,RFS)量表,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症状及RSI、RFS评分结果。结果术后6个月时,患者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等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前RSI>13分和/或RFS>7分的患者共24例(38.71%,24/62),术后6个月仅5例(8.06%,51/62)。术后6个月时,RSI和RFS量表总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除了吞咽困难和肉芽肿2个分项外,其余各分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PP手术可明显缓解OSAHS患者咽喉反流症状。  相似文献   

9.
反流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和咽喉反流性疾病,属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发病与生活应激、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而睡眠紊乱是机体最早出现的应激体验,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或加重反流性疾病,同时反流性疾病造成的不适症状和病理改变也会影响睡眠过程,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关系,因此研究睡眠障碍和反流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对于阐明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都有很大的意义。目前睡眠紊乱在反流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文就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更好地治疗反流性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目前有明显增长的趋势。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并且病变发生区域相对隐蔽,临床症状明显时多已为中晚期,此时患者预后较差,生存质量下降明显,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喉癌整体疗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发现反流性疾病与喉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24小时pH监测显示83%的喉咽癌及喉癌患者存在咽喉反流,而对于喉癌前病变,有研究显示抑酸治疗可产生十分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抗反流治疗在喉癌及癌前病变诊疗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反流性疾病及其对于喉癌及癌前病变的影响及针对治疗方式的指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和胃食管反流与声带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就诊于南方医院的声带息肉患者32例,采用36通道ManoScan360TM固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high-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和Zephr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ultichannel intralumminal impedance combined with pH-metry,MII-pH)便携系统进行监测,观察食管上、下括约肌压力、食管动力分段特点及咽喉反流、胃食管反流事件及反流物性质,并与16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声带息肉组较对照组平均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持续时间、松弛恢复时间、食管下括约肌长度均缩短,食团内压最大平均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44、2.624、2.310和-2.397,P值均<0.05).声带息肉组咽喉反流发生率为40.6% (13/32),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50.0%(16/32).声带息肉组与对照组咽喉酸反流次数中位数(M[P25;P75])分别为0.5[0.0;3.5]和0.0[0.0;0.0]次,酸反流时间分别为0.1[0.0;1.7]和0.0[0.0;0.0]min,酸清除时间分别为3.5[0.0;53.5]和0.0[0.0;0.0]s,DeMeester评分分别为14.8[1.6;31.3]和1.8[1.1;4.1]分,总计液体反流次数分别为46.5[25.3;69.0]和32.5[20.0;36.3]次.声带息肉组咽喉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酸清除时间、DeMeester评分及总液体反流次数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481、2.767、2.767,2.344及1.980,P值均<0.05).结论 声带息肉部分患者存在食管上、下括约结构与功能障碍,存在咽喉反流和胃食管反流,反流事件以立位酸反流为主.  相似文献   

12.
咽喉反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定义为胃内容物异常反流入上呼吸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症状或黏膜损伤.胃内容物除了胃蛋白酶和胃酸以外,还包括胆汁酸以及胰酶,它们都能使不能耐受这些物质的组织受到损伤.LPR能引起喉后部炎、喉部接触性溃疡、声门下狭窄、喉痉挛、发声困难、咽炎、哮喘、肺炎、夜间呼吸困难等多种症状.最近,LPR还被怀疑是引起无烟酒接触史的喉癌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尽管目前反流与癌症的确切关系尚不明确.目前,明确LPR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式仍是尚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与广基型声带息肉和非广基型声带息肉的相关性,为临床有效治疗声带息肉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99例,术前喉镜分为广基型声带息肉和非广基型声带息肉。通过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初步诊断为LPR,比较广基型声带息肉与非广基型声带息肉人群咽喉反流率,并对可能影响广基型声带息肉的因素(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环境暴露、用嗓过度、年龄和声音嘶哑的病程)一并纳入统计。利用卡方检验与独立样本t 检验先进行单因素分析,P <0.05为标准筛选出可能相关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P <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为用嗓过度、环境暴露、年龄和声音嘶哑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PR、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可能与广基型声带息肉相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和LP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广基型声带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LPR和饮酒史不仅是声带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相比较非广基型声带息肉,LPR和饮酒史与广基型声带息肉之间存在更大相关性,是广基型声带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的嗓音学特征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主客观评估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对196例可疑有咽喉反流的患者行一般情况调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FS)评估,将其中RSI评分>13分、RFS评分>7分定为阳性。将2个量表评分均为阳性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进行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估、嗓音声学分析及电声门图检查,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男女基频均比健康对照组降低,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标准化噪声能量增高,接触率降低,最大发声时间缩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HI量表评估生理P评分最高,其次为功能F评分,情感E评分最低。咽喉反流患者的RSI与VHI有一定相关性(P<0.05),而RFS与RSI、VHI无明显相关性(P>0.05)。咽喉反流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评估示生理、功能和情感之间明显相关。结论:嗓音声学分析及电声门图检测从客观上提示咽喉反流相关的嗓音障碍疾病严重影响了喉的发声功能,使基频下降、声带振动不稳定、声门闭合不良及声门接触时间缩短。主客观评估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提示具有明显咽喉反流症状的患者并不一定具有明显的咽喉反流体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中国喉科医师应用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的信度。方法 2009-02-10~2009-04-30收集了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嗓音和吞咽障碍诊疗中心就诊的喉疾病患者的喉镜图片50张。由中国医师李进让(作者本人)和RFS的设计者、美国喉科医师Peter C Belafsky分别分两次(间隔48h以上)对50张喉镜图片进行RFS双盲评分。之后应用统计学处理,进行组间和组内信度评估。结果中国喉科医师初次和第2次RFS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8.28±2.78和8.10±2.75,美国喉科医师的分别分8.20±2.77和7.84±3.13。中国喉科医师和美国喉科医师各次RFS评分的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国喉科医师和美国喉科医师2次RF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和0.874。中国喉科医师和美国喉科医师第1次RFS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703。我们把RFS≥7判定为异常,中国喉科医师和美国喉科医师的组内一致性分别为94%(κ=0.861,P<0.0001)和94%(κ=0.855,P<0.0001),组间一致性为88%(κ=0.663,P<0.0001)。结论中国喉科医师应用RFS对喉镜图片进行评分组内和组间有很好的一致性和重复性,说明中国喉科医师可以准确的应用RFS来进行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初筛。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咽喉炎是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种,多见于成年人,病程长,症状顽固,常反复发作,其症状常表现为咽异物感、晨起干呕、咽部反复发作疼痛、声音嘶哑等。近年来慢性咽喉炎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日益得到耳鼻咽喉科医师的关注。有学者[1]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评分诊断为LPRD 患者74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1次/d,口服,持续2~3个月后如症状明显缓解则减量为10 mg,1次/d,维持治疗6~12个月;金嗓利咽丸,60~120粒,2次/d,持续1~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2、6、12和18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2、6、12、18总有效率分别为74.3%、90.5%、87.8%、86.5%。结论 咽喉反流是导致慢性咽喉炎难治的重要病因,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金嗓利咽丸治疗,可明显改善LPRD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方法,通过与正常人群的比较,探讨胃食管反流对咽喉反流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影响。方法将初筛为LPRD的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治疗前后均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测。按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问卷评分标准,分为单纯LPRD组和LPRD伴GERD组。无咽喉不适的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结果确诊为LPRD的患者56例,单纯LPRD组24例,LPRD伴GERD组32例,正常对照组20例。LPRD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BMI指数等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及睡前3小时进食的患者构成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LPRD食管动力参数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PRD伴GERD组的UESP、LESP、DCI、DL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咽喉反流病无明显食管动力异常,而胃食管反流病能导致咽喉反流病的食管动力障碍,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单纯咽喉反流病与胃食管反流病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咽喉反流病(LPRD)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咽喉反流体征评分(RFS)和咽喉反流症状指数(RSI)特点,探讨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抽取100例LPRD患者,将其中合并有OSAS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39),其余作为对照组(n=61),观察两组RFS、RSI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2)、反流总数、总反流时间;比较治疗2个月后RSI、RFS评分。 结果 观察组RFS和RSI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RFS体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喉反流伴OSAS患者声门下水肿、喉室消失、杓会厌襞红斑/充血、喉黏膜水肿、后联合肥厚或肿胀评分显著高于单纯的咽喉反流患者(P<0.05),RSI评分中咽喉反流伴OSAS患者呼吸困难、烧心胸痛胃酸反流评分显著高于单纯的咽喉反流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RSI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在呼吸困难、烧心胸痛胃酸反流方面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AHI、SaO2、反流总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HI、SaO2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流总数、总反流时间改善显著,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0.05)。 结论 伴OSAS会加重LPRD患者咽喉反流相关症状,可能是LPRD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较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