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使用豆瓣成形片和传统汞合金成形片在上颌第一磨牙邻面充填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60岁患第一恒磨牙邻牙合面龋病患者72例,共72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颗患牙。试验组采用豆瓣成形片辅助邻面成形,对照组采用传统汞合金成形片辅助邻面成形,在充填后立即、1个月、6个月和1年对患牙充填后的食物嵌塞、舒适度、解剖外形、边缘嵴、邻接关系和牙龈炎症6项指标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充填后立即进行两组比较,两组在解剖外形和邻接关系这两个指标上满意度分别为97.2%、91.7%和58.3%、63.9%,充填后1个月两组在食物嵌塞、舒适度、解剖外形、邻接关系这4个指标上满意度分别为88.9%、91.7%、91.7%、86.1%和63.9%、66.7%、55.6%、61.1%,充填后6个月两组在食物嵌塞、舒适度、解剖外形、邻接关系和牙龈炎症这5个指标上满意度分别为88.6%、85.7%、82.9%、85.7%、85.7%和60%、60%、57.1%、60%、62.9%,充填后1年两组对比以上5个指标试验组满意度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颌第一磨牙邻牙合面洞的充填,使用豆瓣成形片优于传统汞合金成形片。  相似文献   

2.
尹良胜  池韬  钟素苗 《四川医学》2019,40(5):487-490
目的探讨相邻后牙邻面龋的诊治及其树脂充填效果评价。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后牙邻面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100例后牙相邻邻面龋患牙作为研究组,同一患者对侧无邻面龋的同名牙作为对照组Ⅰ,另100例单牙邻面龋为对照组Ⅱ;研究组与对照组Ⅱ均采用树脂进行充填治疗,并于治疗时、治疗后6月复查时进行情况记录,对充填修复体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Ⅰ间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牙周指数逐渐升高,与对照组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填充成功率低于对照组Ⅱ(84. 00%/89. 0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食物嵌塞率为17. 5%,对照组Ⅰ为10%,对照组Ⅱ为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树脂球充填可有效改善牙周指数,降低食物嵌塞的发生率,提高填充成功率,可以在基层医院及牙科诊所中推广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Palodent邻面修复系统充填中传统护理与四手操作的比较与今后的趋势。方法:100颗邻面缺损的牙齿传统护理组与100颗邻面缺损的牙齿四手操作组在采用相同方法和程序的Palodent邻面修复系统充填基础上,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操作时间、操作完成后充填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Palodent邻面修复系统充填中四手操作组较传统组操作时间短,充填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Palodent邻面修复系统充填中四手操作能提高邻面修复充填的工作效率和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宋航  王国威  刘富春  罗艳梅  高军  李英  刘虔 《重庆医学》2013,(35):4292-4293
目的研究比塔派克斯糊剂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损的2年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牙周牙髓联合病损患者,一共152颗牙,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56例75颗牙)与研究组(56例,77颗牙),对照组和研究组都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氧化锌甘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比塔派克斯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治疗。2年后随访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前牙、后牙总有效率分别较对照组前牙、后牙明显升高(P<0.05);同时研究组的Ⅰ型、Ⅱ型及Ⅲ型病变总有效率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塔派克斯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损疗效优于对照组,能够很好地促进根尖周及牙周组织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钟科  李明 《河北医学》2016,(6):948-950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67颗患牙,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34颗患牙和对照组30例33颗患牙,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治疗,对照组采用冷牙胶充填法治疗,比较二者根管充填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根管填充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根管充填时间及术后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行X线片检查评价根管填充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缩短根管充填时间,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远期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排龈法充填后牙邻面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4月就诊并复诊的后牙邻面患龋牙261颗,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先用排龈线排龈,再用进口松风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剂垫底,凝固后重新制洞并用Ag-Hg合金或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不排龈,直接进行预备充填,方法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174颗患牙中,失败10颗,成功164颗。对照组87颗患牙中,16颗失败,成功者71颗。实验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龈法充填后牙邻面洞可使充填体松动、折断、脱落等失败情况明显减少,密合更好,较少继发龋形成及牙龈发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iRoot SP单尖法充填与iRoot SP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用于后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后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共100例,患者均为单颗牙患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颗,对照组患者采用iRoot SP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研究组患者采用iRoot SP单尖法充填,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反应情况,术后2周窦道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后根尖周阴影变化,治疗6个月后综合疗效评价。  结果  比较术后1周的疼痛反应,研究组与对照组疼痛反应率分别为24.0%、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3,P=0.629);术后2周窦道愈合率分别为96.0%、94.0%,研究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99);术后3个月根尖暗影情况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6,P=0.001);术后6个月根尖暗影情况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1,P=0.475)。术后6个月综合疗效评估,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96.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01,P>0.999)。  结论  iRoot SP单尖法用于后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操作方便,充填效率高,术后疼痛轻且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年轻恒前牙因外伤露髓后使用MTA材料直接盖髓保存牙髓活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轻恒前牙外伤患者9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研究组采用MTA作为盖髓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作为盖髓剂进行治疗,两组的其他处理则相同,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牙治疗成功率为94%,其中3颗牙由于充填体脱落未及时治疗而牙髓暴露发生坏死;对照组患牙治疗成功率为90%,其中2颗牙由于充填体脱落未及时治疗而牙髓暴露发生坏死,3颗发生牙髓炎而失败,两组术后6个月患牙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2年,研究组患牙治疗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轻恒前牙因外伤露髓后使用MTA材料直接盖髓保存牙髓活力的临床疗效优于氢氧化钙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陶瓷重建修复(CEREC)3D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疗效差异.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108颗)后牙Ⅱ类洞患者分成研究组(56颗)和对照组(52颗)各42例.研究组予以CEREC 3D全瓷嵌体修复,对照组则予以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时嵌体修复效果[以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为评估依据]差异,记录其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预后效果(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等)评估结果差异.结果:治疗后1年时,两组USPHS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边缘密合性、嵌体外形、牙体完整性及牙龈健康情况A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6个月时,两组嵌体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等预后指标A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12个月、18个月时,研究组上述预后指标A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CEREC 3D全瓷嵌体对后牙Ⅱ类洞的修复效果及预后效果均较复合树脂嵌体突出,临床可将其作为一种可行性治疗途径为患者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采用节段式成型片与普通成型片两种不同成型片在后牙充填术中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高效,高标准Ⅱ类洞充填辅助邻面装置.方法 选择400例患牙,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节段式成型片组(试验组),另一组采用普通成型片组(对照组);对两组邻面辅助装置采用充填过程治疗中及充填后患者自觉症状对比,医师操作对比,牙齿充填后对比,牙龈对比,充填后邻面对比及牙与牙邻接关系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分段式成型片充填Ⅱ类洞明显优于应用普通成型片充填Ⅱ类洞.结论 节段式成型片在后牙Ⅱ类洞充填中患者自觉舒适,医师借助该装置充填治疗的后牙Ⅱ类洞非常完善,临床操作轻对牙龈无损伤,牙冠成型效果优,邻接关系处理恰当,无食物嵌塞,分段式成型片应用临床大大提高临床后牙Ⅱ类洞的充填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03-104,107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2010我科收治的后牙牙体缺损临床需行充填治疗的患牙252颗,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牙经常规预备后,窝洞壁经酸蚀处理,使用3M复合树脂充填,可见光固化。对照组采用常规预备后,使用银汞合金充填。两组分别于充填1、2年后随访,观察充填齿继发龋、充填物松动脱落、牙纵折的发病情况。结果:1年后随访,两组充填齿继发龋、充填物松动脱落、牙纵折的发病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后随访,实验组充填齿继发龋、充填物松动脱落、牙纵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M复合树脂充填后牙治疗后牙牙体缺损,具有银汞合金承受咬合力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银汞合金因物理镶嵌易产生继发龋、易纵折的缺点;另外还具有操作时间充裕,材料无浪费,无汞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印晓玲 《重庆医学》2008,37(22):2610-2611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轻度松动的单个后牙作全冠修复后发生垂直型食物嵌塞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120例132颗轻度松动的磨牙和前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70颗牙在全冠上设置食物防嵌器(防嵌器为全冠边缘伸展到邻牙铪面上的铸造金属翼片);对照组60例62颗牙作单纯佥冠,观察两组1、6、12个月后临床效果.结果 备时间段实验组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推移,差异愈发显著.结论 对于基牙或(和)邻牙有轻度松动、患者又不愿作联冠修复时,选择在全冠修复体上设置食物防嵌器是一种较好的防止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麻下使用透明成形冠在婴幼儿龋前牙复合树脂全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直接树脂修复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ECC患儿(248颗乳前牙)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146颗牙,采用透明成形冠技术进行复合树脂全冠修复;对照组102颗牙,采用传统前牙直接树脂充填治疗。分别于治疗后6、18个月进行复查,并从修复体保持、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以及继发龋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修复体保持、边缘着色以及继发龋方面与对照组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边缘密合性方面,实验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后发现,透明成形冠与复合树脂结合各项指标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直接树脂充填(P<0.01)。结论:全麻下治疗婴幼儿龋,使用透明成形冠技术能明显提高修复体的成功率,是比较理想且值得推广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牙残冠采用二次疗法治疗与修复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因龋坏致残冠数年的患者76例,患牙98颗,拍摄X线片,确定患牙无牙周及根尖病变后,初诊治疗,去净腐质,牙髓摘除及常规根管预备和消毒,5d后确定根管无炎症后充填。拍摄X线片,确定根管充填到位,将患牙随机分为A、B组,A组观察1周后若无不适症状再桩冠修复。B组即刻桩冠修复。结果:A组与B组患牙经治疗后6~12个月随访观察,无明显差异,近期效果良好,成功率100%。B组疗程短,为患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减轻了负担。结论:后牙残冠经二次治疗后即刻桩冠修复效果良好,值得广大基层口腔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杜远宽  崔润蕾  樊洁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260-2261
目的:分析改良铸瓷高嵌体对行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的修复效果,为后牙根管治疗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1月尉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行后牙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后牙根管治疗后所采用的牙体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43颗牙)和对照组(45例50颗牙).对照组采用全冠修复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观察组采用改良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对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价,治疗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患者对牙体修复满意度进行测评,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经评估完全修复41颗,完全修复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0颗(80.00%),修复失败1颗(2.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颗(16.00%);(2)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观察组患者对后牙体修复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改良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的后牙,其后牙体修复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后牙体修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改良铸瓷高嵌体用于牙根管治疗后牙的修复,对后牙体恢复效果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Vtiapex根充糊剂用于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Vtiapex根充糊剂作为乳牙根尖周炎治疗的根充材料,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84例148颗牙用Vitapex糊剂作为根管充填材料;对照组84例116颗牙用氧化锌碘仿糊剂作为根管充填材料。观察1年临床疗效。结果:乳牙根管治疗后6个月复查结果:实验组成功132颗牙、失败4颗牙;对照组成功92颗牙、失败13颗牙。12个月复查结果:实验组成功111颗牙、失败9颗牙;对照组成功80颗牙、失败16颗牙。两组经统计学分析,6个月和12个月复查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氧化锌碘仿糊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改良隧道式充填在后牙邻面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邻面龋所致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牙200颗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0颗。治疗组在根管治疗后行改良隧道式充填,对照组则行普通Ⅱ类洞充填。对两组治疗过程中充填物的脱落情况和治疗后牙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后的隧道式充填无论在防止治疗过程中充填物的脱落还是防止牙折上均优于普通Ⅱ类洞充填(P〈0.01及P〈0.05)。结论改良后的隧道式充填作为治疗后牙邻面龋是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常温流动牙胶法与冷侧压牙胶法充填治疗后牙C形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确诊的85例后牙C形根管患者(85颗牙)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接受冷侧压牙胶法充填治疗,观察组接受常温流动牙胶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根管平均填充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填充密合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温流动牙胶法填充治疗后牙C形根管的远期效果显著,填充时间短、痛苦小,可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改良后USPHS评分系统,对Z350流动性纳米树脂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将120颗后牙邻洞的患牙分为两组,分别以Z350流动性纳米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直接充填恢复牙体.1年后随诊比较两种治疗后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牙龈健康情况、邻接关系.结果 Z350流动性纳米树脂修复组的边缘密合性略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直接充填组(P<0.05).结论 Z350流动性纳米树脂修复比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能更好地恢复后牙正常邻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氧化锌碘仿糊剂与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替牙期乳牙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在济源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儿(84颗乳牙龋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42颗乳牙龋齿)。两组患儿均接受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使用氧化锌碘仿糊剂,研究组则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以患牙的炎症反应情况、牙根糊剂吸收情况等为标准来评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炎症反应发生率为4.8%(2/42),对照组为30.9%(13/42);研究组炎症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6、12个月糊剂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根管充填材料可有效促替牙期乳牙牙根吸收,炎症反应轻微,且不会引起乳牙滞留,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