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曾焕琴 《海峡药学》2010,22(1):121-12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实施药物干预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者3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生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VitE、碳酸钙/VitD0.6/d、阿司匹林、丹参注射液药物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进展为妊高征者少、合并症与产科并发症少、剖宫产低、新生儿Apgar评分高、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采取药物干预措施.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改善了妊娠结局,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列护理干预: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定期检查及时评估、心理干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结果观察组进展为轻度子痫前期2例、中度1例,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6.25%(3/48);对照组分别为5例、2例、1例,发生率16.7%(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9%(47/48)高于对照组的87.5%(42/48)(P〈0.05)。结论对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本院产科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126例实施早期干预,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高危孕妇给予心理和饮食等方面的一般性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关的药物实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高危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进展为妊高征者少;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者、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新生儿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早期干预,对控制病情、降低发病率及母婴病死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进行早期干预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未进行早期干预的30例高危孕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妊高征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NBNA评分优于对照组,宫内窘迫、早产、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妊娠结局,对于母体及新生儿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欣普贝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12月门诊收治的17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孕妇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依据引产药物使用情况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88例,观察组孕妇应用欣普贝生引产,对照组孕妇应用缩宫素引产。对比不同药物应用于孕妇引产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用药后血压显著升高,相比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欣普贝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的促进妊高征孕妇宫颈成熟并减少产妇生产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干预。方法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检查及普通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科学饮食指导及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末期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生长受限、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0%、13.3%、5.0%、3.3%、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妊娠末期空腹及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科学饮食指导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妊娠末期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焱  王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260-261
目的观察孕期补钙预防高危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经过产前检查发现有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危孕妇85例,将所选的孕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48例通过口服葡萄糖酸钙片来进行补钙预防治疗。对照组37例则未补钙。观察过程中对两组均在孕育期、临产时进行血清钙的检测,进而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展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在妊娠期和临产时的血清钙要高于补钙之前(P〈0.05),同时补钙观察组妊娠期孕妇的高血压疾病及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危孕妇妊娠期出现高血压等疾病的情况下,通过补钙进行预防具有较好的效果,它可以更好的保护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在我院定期做产前检查的212例妊高症产妇,将其中定期参加我院健康宣教,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高症产妇106例作为干预组。与同期在我院住院,未进行健康宣教及产前检查的妊高症产妇10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子痫发生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时并发症。结果干预组子痫发生率、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问、产后2h出血量、住院时问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顺产率则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01);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子痫发生率和产后2h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P预测系统在妊高征的预测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应用MP预测系统检测仪对245例孕妇进行监测,对高阻低排型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分别与正常阻力型孕妇组进行妊高征发生检出率的比较。结果245例孕妇进行320次检测。134例为高阻低排型,药物干预组38例、未干预组96例,正常图形组111例。高阻低排组妊高征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即干预组、未干预组中妊高征发生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妊高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MP预测系统灵敏度71%,特异度50%,阴性预测值为86%,阳性预测值28%。结论MP预测系统检测仪对妊高征进行预测,方法简单,无创。在预测不发生妊高征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对妊高征预测阳性孕妇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正规产检分娩的初产妇400例(观察组),孕期定期检测妊高征预测,出现阳性结果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同期未系统产检住院分娩的初产妇530例(对照组),比较2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孕期正规产检定期检测妊高征预测,出现阳性结果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淮平  张军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49-145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糖代谢异常单胎妊娠孕妇108例为试验组,其中GDM 55例,CIGT 53例;选择同期糖代谢正常的单胎孕妇130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围生儿的最终结局。结果: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以高达7.64%,其中GDM的发生率为3.89%(55/1413),GIGT的发生率为3.75(53/1413),91.67%(99/108)的糖代谢异常孕妇接受了治疗;GDM组巨大儿发生率15.55%(8/55)、妊高征发生率16.36%(9/55),对照组分别为7.51%(98/1305)、7.89%(103/13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GIG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GDM和GIGT组新生儿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45%(3/55)、3.77%(2/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5%(8/1305)(P〈0.01),而两组新生儿其他合并症发生率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通过及时诊断和规范处理,GDM组巨大儿、妊高征发生率仍高于糖代谢正常孕妇:GIGT组结局明显改善.除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外.其母儿并发症与糖代谢正常者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补钙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以期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00例孕20~26周初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补钙)和对照组100例,服药前需对两组进行尿蛋白、血压以及血清钙检测,并于服药后每隔4周对血清钙以及尿蛋白进行一次检测。此外还要按时对体质量、宫高、血压以及腹围进行测量,以观察血压变化情况,探讨补钙效果。结果观察组补钙后孕妇钙值大大上升(P〈0.05),而对照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P〉0.05);观察组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生长受限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补钙能有效避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利于减少胎儿生长受限发病人数,不管是对产妇还是对新生儿都非常有益,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胡云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34-135,138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在本院救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9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中轻度妊高征占总数的6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09%,且研究组的整体转归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母婴结局:对照组中子痫4例,先兆子痫7例,胎儿畸形死亡1例,发生率为26.09%,研究组无该类情况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4.
400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及预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及预防效果.方法 应用MP妊高征监测系统对2928例孕20-28周的妇 女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筛选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40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200例,给予饮食、生活指导,另每日口服乐力钙1粒、VitEl00mg至分娩.观察组200例只定期常规产前检查,不实施任何预防措施.结果 预防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5.0%,明显低手对照组的16.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 应用MP妊高征监测系统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我国约9.4%孕妇发生不同程度妊高征。我们测定妊高征患者血浆钙含量与正常晚孕妇作对照;将100例初次建卡孕妇分为补钙组和对照组,跟踪观察妊高征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与产后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胎盘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1例妊高征患者,31例正常妊娠妇女子宫胎盘,观察胎盘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同时统计两组产后出血率。结果重度妊高征组孕妇子宫胎盘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正常妊娠组阳性表达率为41.93%,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重度妊高征组产后出血率38.7%、正常妊娠组产后出血率12.9%、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组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增强,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说明胎盘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重度妊高征病人产后出血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初筛实施早期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孕期保健门诊妊娠期高血压高危人群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围生保健及给予钙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及维生素E药物干预。结果140例观察组发生轻度子痫前期3例、中度1例,妊高征发生率2.85%;对照组发生轻度子痫前期12例、中度4例、子痫1例,发生率12.1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12.69,P<0.05)。观察组出生体质量平均(3132.6±216.0)g高于对照组的(2975.6±198.0)g(t=3.52,P<0.05);观察组低体质量儿17例,新生儿窒息1例均少于对照组的49例、9例(÷2=9.78、4.52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高危人群加强孕期宣教,药物预防能有效的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赵惠 《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606-260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与瘦素、胰岛素、C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2例妊高征孕妇(妊高征组)和6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浆瘦素、胰岛素、C肽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26-17.31,P〈O.01),中、重度妊高征组血浆瘦素、胰岛素、C肽与轻度妊高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80-13.89,q=3.53—10.36,P〈0.05、0.01)。结论:高瘦素和高胰岛素血症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卫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01-902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1例年龄≥35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观察组)和同期143例〈35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两组妊娠过程的并发症(心力衰竭、肝功能异常、肾损害、HELLP综合征、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并发肾损害、肝功能异常、HELLP综合征、早产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率及心力衰竭、胎盘早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危害大,有必要加强预防保健和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孕妇进行早期干预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分娩的、孕周〉128周的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256例,其中148例经过门诊早期干预且血糖控制满意的为观察组,余108例未定期产检或诊断明确但不愿早期干预以致血糖控制不满意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母儿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7%、4.1%、20.3%、2.7%、4.1%,明显低于对照组9.3%、13%、53.7%、11.1%,4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窒息、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1.4%、2.7%、1.4%、1.4%,明显低于对照组9.3%、9.3%、11.1%、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减少母儿并发症,改善围产结局。更进一步证实了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尤其是神经系统并发症易被临床医生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