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Clinpro??White?Varnish氟保护漆在固定矫治中防治牙齿釉质脱矿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接受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40例应用Clinpro??White?Varnish氟保护漆,40例应用氟保护漆(含0.1%氟离子的双氟硅烷溶液),40例牙面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在矫治开始前及24个月时观察记录所有牙齿唇颊面釉质脱矿指数。结果???矫治前3组患牙组间釉质脱矿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2种局部用氟方法组釉质脱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2种局部用氟方法组间釉质脱矿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npro??White?Varnish氟保护漆是一种简便且有效的防龋途径,对固定正畸矫治中釉质脱矿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适宜在口腔固定正畸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制剂在固定正畸治疗中抑制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固定矫治患者160例,共3502颗牙齿。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组A(40例、860颗牙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使用GC护牙素涂布于牙齿表面,1次/月;组B(40例、853颗牙齿)使用多乐氟Duraphat涂布,每3个月1次;组C(40例、887颗牙齿)使用Clin?proTM XT Varnish涂布,每6个月1次;组D(40例、902颗牙齿)作为空白对照组,牙齿表面不做特殊处理,仅行常规口腔正畸护理。比较四组患者在矫治开始前、矫治开始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的釉质脱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开始前,各组间平均釉质脱矿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开始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各组的平均釉质脱矿指数均有所增加;但在矫治同期,组A、组B、组C的平均釉质脱矿指数均明显低于组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GC护牙素、多乐氟Duraphat、ClinproTM XT Varnish三种制剂均能有效抑制釉质脱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氟保护漆预防正畸治疗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正畸患者20例440颗需要粘接正畸装置的牙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实验组220颗牙,用氟保护漆ClinproTM XT Varnish(3M ESPE)处理牙面,对照组220颗牙,用氟保护漆Fluor Protector(Vivadent)处理牙面。观察两组牙齿托槽脱落率及釉质脱矿指数(enamel decalcification index,EDI)。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托槽脱落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9,P =0.611);两组釉质脱矿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2,P=0.718)。结论:氟保护漆ClinproTM XT Varnish和Fluor Protector用于预防正畸治疗中釉质脱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C护牙素与氟保护漆在正畸治疗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固定矫治患者117例共计2620颗牙齿,按就诊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患者(39例,868颗牙齿)矫治过程中左侧牙齿涂布GC护牙素,右侧牙齿涂布相似口味牙膏作为对照;第2组患者(39例,862颗牙齿)矫治过程中左侧牙齿涂布氟保护漆,右侧牙齿涂布釉质粘接剂A液作为对照;第3组患者(39例,890颗牙齿)矫治过程中左侧牙齿涂布GC护牙素,右侧牙齿涂布氟保护漆。GC护牙素的用法为患者每月复诊时涂布牙齿1次,氟保护漆的用法为患者每隔3个月复诊时涂布牙齿1次。观测记录3组患者矫治前、后的牙釉质脱矿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组及第2组患者中涂布GC护牙素及氟保护漆侧牙齿的釉质脱矿指数明显低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涂布GC护牙素侧牙齿的釉质脱矿指数与涂布氟保护漆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护牙素及氟保护漆均能抑制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临床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氟保护漆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固定矫治后釉质脱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16岁以下青少年固定正畸矫治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721颗),对患者及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不涂氟;实验组40例(742颗),除了对患者和家长宣教外,戴用固定矫治器时及正畸期间每6个月用氟保护漆处理牙面。临床观察2年,对粘接托槽的牙齿观察其脱矿程度。结果 实验组中706颗牙脱矿指数为0,出现脱矿的有36颗,脱矿率为4.85%,未出现脱矿指数大于1的患牙。对照组中有604颗牙脱矿指数为0,出现脱矿的有117颗,脱矿率为16.23%,其中脱矿指数大于1的患牙有18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正畸患者戴用固定矫治器时及矫治期间使用氟保护漆能有效预防正畸牙釉质脱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含氟自酸蚀黏结系统和牙面酸蚀后涂氟保护剂这两种局部用氟方法对固定正畸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109例采用固定正畸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其中42例应用自酸蚀黏结系统黏结托槽,42例黏结托槽前涂布氟保护剂,21例黏结托槽时牙面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在矫治开始前及12个月时观察记录所有牙唇颊面釉质脱矿指数以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托槽脱落率。结果:矫治前3组患牙组间釉质脱矿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矫治后两种局部用氟方法组釉质脱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种局部用氟方法组间釉质脱矿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的托槽脱落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局部用氟方法均对固定正畸矫治中釉质脱矿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黏结强度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适宜口腔固定正畸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氟保护漆在正畸防脱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晓燕 《口腔医学》2003,23(3):155-156
目的观察使用氟保护漆对正畸临床固定矫治器治疗中预防牙面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 200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实验组采用氟保护漆处理。每3个月涂布1次,10个月后观察牙面脱矿情况。结果实验组釉质脱矿发生率为3%,对照组釉质脱矿率为1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中,氟保护漆有显著的防脱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乐氟在正畸固定矫治中对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接受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56例,采用自身对照,粘接托槽后,将患者牙齿以中线为界,左侧牙设为试验组(包括21、22、23、24、31、32、33、34),右侧牙设为对照组(包括11、12、13、14、41、42、43、44),共观察896颗牙(每组448颗牙),试验组每3个月在托槽和带环周围牙面涂布多乐氟,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第6、12个月时对受试牙进行检查,观察牙面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及脱矿指数。结果正畸开始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脱矿率和脱矿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固定矫治6个月后对照组脱矿率较试验组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脱矿程度对照组高于试验组;矫治12个月后,对照组的脱矿率和脱矿程度均高于试验组程度(P<0.05)。结论多乐氟对固定正畸过程中釉质脱矿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茜  付梦辰  王慧慧  乔璐  赵玉梅 《口腔医学》2019,39(11):1022-1026
目的 使用激光龋齿探测仪,比较两种含氟物Duraphat与Fluor Protector抑制固定正畸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直丝弓固定矫治的12-18岁青少年患者6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14.8岁。采用自身对照法,实验组A右上前牙及前磨牙涂布Fluor Protector,实验组B左下前牙及前磨牙涂布Duraphat,对照组A左上前牙及前磨牙不使用任何药物,对照组B右下前牙及前磨牙仅涂布0.9%的氯化钠水溶液。分别于患者粘接正畸托槽之前时、粘接托槽后1个月、粘接托槽后3个月使用DIAG-Noden激光龋齿检测仪测试受试牙牙面并记录数值,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数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1)正畸托槽粘接后1个月、3个月时,2组涂布氟漆的实验组的DD值均低于2组未涂布氟漆的对照组(P<0.05),说明Duraphat与Fluor Protector两种氟漆均显示了明显抑制釉质脱矿的能力。(2)正畸托槽粘接后1个月、3个月时,涂布Flour Protector的实验组A的DD值与涂布Duraphat的实验组B的DD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不同浓度的氟保护漆在抑制牙釉质脱矿的能力方面没有明显优劣。结论 (1)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存在釉质脱矿的易感性。(2)Duraphat与Fluor Protector两种不同浓度的氟化物对于正畸过程中牙釉质的脱矿均有抑制作用,二者抑制脱矿的能力没有明显差异。(3)DIAGNodent激光龋齿检测仪适合临床探查釉质的脱矿及龋损,对釉质表面的改变感应相当敏锐,帮助医师对龋病做出早期诊断,及早监控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乐氟在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固定正畸矫治的恒牙列患者60例,采用自身对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粘接托槽后每3个月在托槽周围牙面涂布多乐氟,对照组粘接托槽后不做处理。在粘接托槽前和矫治第6、12个月分别对两组牙齿脱矿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牙釉质脱矿指数。结果矫治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牙釉质脱矿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8,P>0.05),而矫治6个月(t=5.169,P<0.05)和12个月(t=6.031,P<0.05)时试验组的牙釉质脱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矫治过程中应用多乐氟对牙釉质脱矿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求对固定矫治器治疗中牙齿脱矿的有效而简单易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固定矫治的 5 0例正畸患者分为 3组 ,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后 ,分别测定牙齿脱矿程度和计算牙釉质脱矿指数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5 0例中 2 1例 85颗牙发生釉质脱矿。釉质脱矿指数 (EDI)矫治前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卫生宣教及配合使用牙周洁治、氟化物和漱口水等措施是减少牙菌斑引起的牙釉质脱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氟保护漆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168例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牙齿粘接托槽后涂ClinproTMXT氟保护漆,每隔6个月涂1次;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在托槽粘接完成后即刻、第6个月、第12个月时应用激光龋齿诊断仪检测两组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粘接后第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激光龋齿诊断仪检测值分别为4.30±0.88、4.87±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后第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激光龋齿诊断仪检测值分别为4.81±0.82、5.87±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保护漆对正畸治疗中的釉质脱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激光龋齿诊断仪检测能提供更加可靠的检测指标,适合于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并探讨Duraphat在正畸治疗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固定矫治非拔牙患者36例共计288颗牙齿,每位患者的牙齿以上中线为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44颗牙,在正畸托槽粘接后于试验组的上颌前牙及前磨牙托槽周围牙面涂布Duraphat,每隔6个月复诊时涂布1次,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记录矫治6个月及12个月后牙釉质脱矿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矫治6个月及12个月后试验组牙齿的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142±0.215)分和(0.132±0.203)分;对照组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262±0.284)分和(0.369±0.417)分;矫治6个月及12个月后试验组釉质脱矿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矫治12个月时釉质脱矿情况与6个月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5,P=0.058).结论 Duraphat对固定正畸过程中患者的釉质脱矿具有有效抑制作用,但尚不能完全阻止釉质脱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23%氟化泡沫对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按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原则将100例即将开始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正畸开始前和正畸过程中每隔3个月使用1次1.23%的氟化泡沫(试验组)或不含氟的安慰剂泡沫(对照组),每次4 min,采用临床视诊的方法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正畸结束时,试验组的临床视诊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釉质脱矿发生率比对照组低25.78%,两组的釉质脱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23%的氟化泡沫对预防固定矫治过程中发生的釉质脱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和传统直丝弓矫治器对釉质脱矿的影响。方法根据168例患者治疗前的釉质脱矿指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自锁托槽直丝弓组),另一组患者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传统直丝弓组)。选择矫治期为18~19个月的102例患者矫治结束后再次检查釉质脱矿情况,计算釉质脱矿指数和釉质脱矿增加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釉质脱矿指数和釉质脱矿增加指数的差异。结果自锁托槽直丝弓组治疗前后的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026±0.048、0.158±0.085;传统直丝弓组治疗前后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023±0.049、0.196±0.063。正畸治疗前两组患者釉质脱矿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5,P〉0.05),两组正畸治疗后的釉质脱矿指数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01),两组患者矫治后釉质脱矿增加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8,P〈0.01)。结论采用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可以降低釉质脱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调控饮食结构和定期牙面清洁预防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247例,分为3组,饮食调控组81例,由家长监督患者每天的食物种类,尽量不吃或少吃含糖食物;牙面清洁组83例,每次复诊对牙面进行专业清洗、抛光;对照组83例,仅接受正常的口腔卫生健康宣教、指导。观察正畸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釉质脱矿情况,计算各组前牙釉质脱矿程度(以釉质脱矿指数表示)和釉质脱矿发生率。结果矫治前3组患者上下颌前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和脱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分别对饮食调控组和专业清洁组与对照组患者上下颌前牙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饮食调控组、牙面清洁组和对照组前牙平均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078、0.109和0.178,饮食调控组和牙面清洁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控饮食结构和定期牙面清洁预防正畸牙釉质脱矿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4种防龋方法在正畸固定矫治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的200名患者随机分为4组(n=50),分别用普通牙膏、含氟牙膏、氟保护漆和护牙素对牙釉质进行处理,定期随访,比较矫治完成后4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按牙齿数计算含氟牙膏、普通牙膏、氟保护漆和护牙素4组牙釉质的脱矿率分别为16.3%、21.9%、9.3%和8.5% (x2=99.7,P=0.000001)氟保护漆和护牙素组脱矿率低于其他2组,该2组脱矿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P=0.529851).结论:应用含氟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固定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护牙素和氟保护漆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杜民权  江汉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57-59,63
目的:调查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2008年6~8月3个月内结束正畸固定矫治的202例患者,进行釉质脱矿检查和问卷调查,脱矿检查由一名检查者完成,将检查和问卷的相关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2例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患者中釉质脱矿者117例,患病率为57.9%,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每人平均有4.81颗牙齿发生釉质脱矿。下颌尖牙、上颌侧切牙、上颌尖牙釉质脱矿患病率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年龄、正畸治疗中不良习惯的改变、正畸疗程、甜食的摄入频率引起牙釉质的脱矿OR分别为0.40、0.27、3.22、2.91(P〈0.05)。结论: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对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尽早开展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氟浓度为2.26 mg/mL的氟涂料应用于正畸固定矫治后釉质脱矿再矿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并拆除托槽的患者进行牙釉质脱矿状况检查,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脱矿牙面上涂布氟涂料,对照组在脱矿牙面上涂布蒸馏水,每个月1次,持续6个月,在拆除托槽当天(基线)和拆除托槽3个月、6个月分别对唇颊面釉质脱矿区域进行临床视诊检查,使用临床视诊指数进行评分。结果基线、3个月、6个月时试验组的视诊指数分别为(2.22±0.42)分、(2.18±0.43)分、(2.15±0.41)分;对照组的视诊指数分别为(2.15±0.36)分、(2.14±0.38)分、(2.14±0.38)分。基线(t=2.470,P=0.228)、拆除托槽3个月(t=0.651,P=0.516)及6个月(t=0.149,P=0.88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临床视诊指数在拆除托槽3个月、6个月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但第3个月与第6个月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60,P=0.083)。结论应用2.26 mg/mL的氟涂料对固定矫治后出现的釉质脱矿进行再矿化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程度有所降低,但再矿化效果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20.
徐嘉莉  贺永春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1):1178-1181
目的:对氟保护漆与含氟自酸蚀粘结剂预防固定正畸治疗早期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氟化物应用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22名,在每个患者的1区和3区使用含氟自酸蚀粘结剂粘固托槽,在2区与4区常规酸蚀后使用化学固化型京津釉质粘结剂粘固托槽,随后涂布氟保护漆。采用DIAGNOdent激光荧光诊断仪分别对不同区域的牙面釉质脱矿程度进行定量诊断,并在患者1个月、3个月复诊时重复监测。结果:粘结完成即刻与粘结后1个月时,含氟自酸蚀粘结剂使用区(1区、3区)与涂氟保护漆区(2区、4区)之间DIAGNOdent读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读数低于后者。粘结后3个月时,两组间的DIAGNOdent读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含氟自酸蚀粘结剂降低了正畸托槽粘结时釉质的脱矿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正畸治疗早期釉质脱矿的进一步发生、发展。氟保护漆在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方面的作用优于含氟自酸蚀粘结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