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福建省浦城县医院诊治的36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不同分型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为94.72%(341/360)。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诊断不同分型恶性甲状腺癌的准确率为93.84%(198/211)。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肿瘤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4%、95.97%、97.06%、91.67%,Kappa值=0.95,其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高;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诊断不同分型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3%、89.55%、95.17%、90.91%,Kappa值=0.94,其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高。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甲状腺肿瘤,不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以及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98名患者,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评价标准,行穿刺术及手术治疗后对比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97例患者中,甲状腺细针穿刺术后一致性符合率为96%,对临床上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敏感性为92%,对诊断良性细胞与组织病变特异性为76%,假阳性率0.51%,假阴性率(漏诊率)为0.66%,阳性预测值为91.9%,阴性预测值为96.89%,所有过程并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安全有效,导致未出现诊断结果的可能性较小,行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于术前病变性质判断价值较高,与术后组织病理学对比检查符合率及敏感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中对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染色法观察TPO的单克隆抗体MoAb47在7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甲状腺细针抽吸标本涂片中的表达,免疫染色结果的阳性判定根据两种不同方法进行:(1)De Micco法:80%以上甲状腺细胞染色为阳性,反之为阴性.(2)常规病理学法:5%或以上甲状腺细胞染色为阳性,低于5%甲状腺细胞染色为阴性.结果 TPO在恶性甲状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良性甲状腺肿瘤细胞.De Micco法和常规病理学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4%和91.67%、100.00%和58.33%;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4%和91.67%、82.46%和100.00%.结论 TPO免疫染色用于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甲状腺肿瘤的正确诊断率,而结果判定的方法不同可能影响TPO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经苏州市立医院临床初步诊断为CSP的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TVS和MRI检查,以产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TVS和MRI诊断CSP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9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为CSP 81例,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TVS诊断为CSP的65例(其中包括2例为误诊病例),漏诊18例,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79.38%、77.78%、87.50%、96.92%、43.75%;MRI诊断为CSP的80例(其中包括3例误诊病例),漏诊4例,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2.78%、95.06%、81.25%、96.25%、76.47%。TVS与MRI诊断CSP的准确性、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AU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CSP的准确性、敏感度均高于TVS,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儿童细菌性肺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荧光快速定量测试技术检测两组血清PCT及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rp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评价PCT和CRP单项和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检测hs-CRP诊断小儿细菌性肺炎的准确率为86.25%(69/80),敏感性为80.00%(32/40),特异性为92.50%(37/40),阳性预测值为91.42%(32/35),阴性预测值为82.22%(37/45);检测PCT诊断小儿细菌性肺炎的准确率为86.25%(69/80),敏感性为82.50%(33/40),特异性为90.00%(36/40),阳性预测值为89.18%(33/37),阴性预测值为83.72%(36/43)。联合检测hs-CRP及PCT诊断小儿细菌性肺炎的准确率为93.75%(75/80),敏感性为95.00%(38/40),特异性为92.50%(37/40),阳性预测值为92.68%(38/41),阴性预测值为94.87%(37/39)。结论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及超敏crp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项检测,两者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42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均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阴道超声与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42例患者阴道超声检查子宫正常27例,子宫异常115例。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98.92%,特异度为53.06%,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6.30%,准确度为83.10%。宫腔镜检查子宫正常45例,子宫异常97例。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为98.92%(92/93),特异度为89.80%(44/49),阳性预测值为94.85%(92/97),阴性预测值为97.78%(44/45)、准确度为95.77%(136/142)。宫腔镜检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者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有重要价值,宫腔镜检查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及结核分支杆菌糖脂免疫球蛋白G(LAM-IgG)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分期分为三个亚组:进展期28例、好转期41例、稳定期37例),选取101例同期住院治疗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99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组。比较各组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表达情况,并计算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LAM-IgG单独以及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 阳性表达情况:观察组>对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时期IgG、IgM抗体、LAM-IgG阳性表达情况: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病灶≥3肺野患者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LAM-IgG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病灶<3肺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痰培养检查作为金标准,106例患者痰培养阳性率为37.74(40/106)。IgG+IgM+LAM-IgG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0%、98.46%、94.87%、95.52%,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效能明显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效能,其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郑佳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6):28-29
目的探讨钼靶、超声及二者联合应用对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选择行钼靶及超声检查并有病理学诊断患者203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具有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讨论诊断准确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恶性乳腺癌患者52例,占25.6%;良性151例,占74.4%;三种检查方法相比在敏感度(F=13.133)和特异度(F=6.9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均P>0.05)。敏感度组间比较(χ2=10.667),特异度组间比较(χ2=6.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钼靶和超声联合应用,极大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弥补了各自的诊断不足,提高乳腺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娱飞  朱光泽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434-343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4月~2006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2 34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结果:筛查并经病理诊断为HPV感染3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Ⅰ级71例,C INⅡ48例,C INⅢ55例,宫颈浸润癌31例。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高危型HPV DNA检测C INⅡ、C INⅢ的敏感度是91.33%,特异度是74.51%,阳性预测值是5.21%,阴性预测值是99.79%。宫颈细胞学筛查C INⅡ、C INⅢ,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80%、80.45%、12.30%、99.50%;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90%、73.98%、4.90%、100.00%。高危型HPV DNA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宫颈癌88.57%(31/35),C INⅢ91.67%(66/72),C INⅡ87.50%(56/64),C INⅠ42.00%(21/50)。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联合细胞学检查可使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有提高,但特异度未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无妇科临床症状的已婚妇女1628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高危型HPV(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DNA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筛查效果。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8例、CINⅡ12例,CINⅢ6例,浸润癌3例,内膜癌1例,湿疣15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4.44%、特异度96.76%,阳性预测值25.0%,阴性预测值99.93%,约登指数0.91;HR-HPVDNA检测+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96.82%,阳性预测值26.47%,阴性预测值100.0%,约登指数0.97。HR-HPV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正常/炎症3.24%(51/1572)、CINⅠ84.21%(16/19)、CINⅡ91.67%(11/12)、CINⅢ100.0%(6/6)、浸润癌100.0%(3/3)、湿疣80%(12/15)、内膜癌1例未检出。结论: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TCT与HR-HP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分期、术后再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及52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全身PET/CT显像结果。原发灶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或内窥镜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确诊肿瘤复发、转移的依据为再次手术后病理、胃镜、结直肠镜、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本组随访6-32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25例原发胃肠道肿瘤患者,PET/CT对肿瘤原发病灶诊断准确率96%(24/25)。PET/CT分期诊断的灵敏度83.3%(10/12),特异度92.3%(12/13),阳性预测值90.9%(10/11),阴性预测值85.7%(12/14),准确度88%(22/25)。PET/CT再分期诊断的灵敏度97.1%(34/35),特异度82.4%(14/17),阳性预测值91.9%(34/37),阴性预测值93.3%(14/15),准确度92.3%(48/52)。治疗方案改变28.6%(22/77)。结论PET/CT能准确、灵敏地检测胃肠道肿瘤原发病灶、转移以及复发病灶,对临床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18F-FDGPET/CT显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分期、术后再分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8,(2):298-300
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SAT-TB)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涂阴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筛查,共有80例患者进入最后分析,痰涂片连续3次阴性者进入研究,行培养法(Bactec MGIT 960)及SAT-TB检测,同时进行诊断。分别以培养法(BD960)及以临床诊断作为参考标准,计算SAT-TB法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以培养法(BD960)作为参考标准,SAT-TB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敏感度为53.3%(8/15),特异度为88.2%(15/17),阳性预测值80.0%(8/10),阴性预测值68.1%(15/22)。以临床诊断作为参考标准,SAT-TB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敏感度31.7%(20/63)、特异度88.2%(15/17)、阳性预测值91.0%(20/22)、阴性预测值25.9%(15/58)。SAT-TB的检测时间约2 h,快于培养法(BD960)的平均阳性报告时间14.1 d。结论 SAT-TB可通过检测BALF为涂阴肺结核患者提供一项敏感度相对于快速培养法(BD960法)较有优势的实验室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初筛(宫颈癌初筛Cervista法检测)结果为高危型HPV DNA呈阳性受试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30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437例高危型HPV DNA呈阳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分为≥25~30岁组(n=118)、≥30~40岁组(n=117)、≥40~50岁组(n=129)、≥50~60岁组(n=52)、≥60~65岁组(n=21)。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新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E6/E7 mRNA表达情况及阴道镜检查,并对可疑部位取组织标本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受试者HPV-E6/E7 mRNA表达情况,评估HPV-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不同年龄组、不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受试者的HPV-E6/E7 mRNA阳性率比较,以及HPV-E6/E7 mRNA检测与TCT预测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宫颈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不同年龄组高危型HPV DNA呈阳性受试者的HPV-E6/E7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437例高危型HPV DNA呈阳性受试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正常宫颈组织为149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为60例,HSIL为2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级各为73例和14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为9例,宫颈腺癌为4例。③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宫颈病变≥HSIL受试者的HPV-E6/E7 mRNA阳性率为98.2%(224/228),显著高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宫颈病变≤LSIL者(45.5%,95/20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07,P<0.001)。④在437例高危型HPV DNA呈阳性受试者中,HPV-E6/E7 mRNA检测对于预测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宫颈病变≥HSIL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TCT,分别为98.2%(224/228) vs 71.1%(162/228)和96.6%(114/118) vs 68.7%(145/211),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870、35.140,P<0.001);其特异度显著低于TCT ,分别为54.6% (114/209)与69.4%(145/209),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8.925,P=0.003);而二者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7,P=0.711)。⑤在TCT结果分别为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与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高危型HPV DNA呈阳性受试者中,HPV-E6/E7 mRNA检测,对于预测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宫颈病变≥HSIL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64/66)、56.6%(82/145)、50.4%(64/127)、97.6%(82/84)与100.0%(32/32)、62.5%(20/32)、72.7%(32/44)、100.0%(20/20)。 结论使用bDNA技术检测HPV-E6/E7 mRNA表达情况,对宫颈癌初筛结果为高危型HPV DNA呈阳性受试者的宫颈病变进一步筛查具有一定临床价值。采用bDNA技术对高危型HPV DNA呈阳性,而TCT结果为NILM或ASC-US受试者进行分流,可降低宫颈病变漏诊率和阴道镜转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多排螺旋CT(MS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在磨玻璃密度结节样(GGN)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0—2022年本院疑似GGN肺癌患者90例,均进行MSCT联合MPR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SCT联合MPR检查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并分析肺癌病灶征象显示变化。结果 90例疑似GGN肺癌患者中,经病理诊断出恶性30例、良性60例,经MSCT联合MPR检查诊断出恶性28例、良性56例;病理诊断和MSCT联合MPR检查诊断一致性程度很好(Kappa=0.853,95%CI:0.646~1.059)。经MSCT联合MPR检查灵敏度为93.33%(28/30)、特异度为93.33%(56/60)、准确度为93.33%(84/90)、漏诊率为6.67%(2/30)、误诊率为6.67%(4/60)、阳性预测值为87.50%(28/32)、阴性预测值为96.55%(56/58)。30例确诊GGN肺癌患者中,经MSCT联合MPR检查:分叶征24例(80.00%)、血管集束征6例(20.00%)、支气管充气征21例(70.00%)、毛刺或胸膜拉扯征14例(46.6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因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异常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401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阴道镜检查401例,阴道镜下活检302例,病理结果:慢性宫颈炎1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81例,GINⅡ32例,CINⅢ7例,原位癌5例,宫颈癌5例,正常宫颈2例.阴道镜对宫颈疾病诊断的敏感度为97.7%(127/130),特异度为95.3%(164/172),准确度为96.4%(291/302),阳性预测值为94.1%(127/135),阴性预测值为98.2%(164/167).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有较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比阑尾炎诊断中二维超声与彩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39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金标准确诊。分别采用二维超声与彩超检查39例患者,将检查结果与手术金标准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使用二维超声检查确诊30例阑尾炎,阑尾炎阳性检出率为76.92%(30/39),其余,7例漏诊,占比17.95%(7/39),2例误诊,占比5.13%(2/39);使用彩超检查确诊37例阑尾炎,阑尾炎阳性检出率为97.44%(38/39),其余,1例漏诊,占比2.56%(1/39),0例误诊,占比0.00%(0/39)。两种检查方式阳性检出率比较,彩超高于二维超声(χ2=7.341,P=0.007)。结论:与二维超声相比,彩超阑尾炎阳性检出率更高,为患者最终确诊提供更加科学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中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CT)进行鉴别,能够有效的提升鉴别的准确性、敏感度,探讨18-氟(18-F)PET/CT对肺部不同大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ET/CT检查的90例肺部结节患者,并有明确的病理随访结果,其中肺癌患者有51例(腺癌32例、鳞癌8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1例、临床诊断肺癌5例);良性病变39例,包括腺瘤、错构瘤、肉芽肿等。根据结节大小分为3组,计算PET/CT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90例患者中PET/CT正确诊断为83例,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1%、88.62%、92.21%、92.92%、91.21%。PET/CT的假阴性病例3例,假阳性病例4例。结论 PET/CT对肺部不同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21,(1):25-26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的双源CT定量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经病理学诊断确诊影像表现为肺磨玻璃结节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n=78)和恶性组(n=120)。两组均进行双源CT扫描,根据影像图像比较分析两组CT定量参数。结果 CT诊断结果显示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2%、 94.9%、 96.6%、 91.4%。良性组的最大径、体积、质量小于恶性组,平均CT值绝对值高于恶性组(P <0.05)。结论双源CT对病灶良恶性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的CT定量参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常开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14-1115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宫腔积脓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归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某院确诊的老年妇女子宫腔积脓46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超声检查确诊子宫积脓患者为42例,符合率为91.30%;CT诊断确诊45例,符合率93.75%,χ2=2.561,P﹥0.05,两种方法符合率无差别。超声检查敏感度为97.62%,特异度为92%,阳性预测值为91.11%,阴性预测值为97.87%;CT敏感度为91.11%,特异度为97.87%,阳性预测值为97.62%,阴性预测值为92%。保守治疗治愈率为88.24%;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1.67%。结论宫腔积脓好发于绝经妇女,有时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所以对绝经后妇女应加强健康检查,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做妇科检查,这是避免误诊并做到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数字化钼靶X射线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活检证实的32例乳腺癌病例,应用数字化乳腺机行乳腺内外侧斜位、头尾位摄片。采用Siemens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乳腺专用相控阵线圈,检查序列T1WI、T2WI的压脂、DWI及VIBE动态增强扫描。结果:32例乳腺癌病例中30例DWI呈高信号,敏感度为93.8%(30/32),VIBE动态增强扫描,28例病变强化明显,结构清楚,明确诊断,敏感度为87.5%(28/32),钼靶X射线片发现确切病灶并诊断正确23例,敏感度为71.9%(23/32)。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MRI扩散加权成像、数字化钼靶X射线成像三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