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我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4例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6±1.5)d和(4.1±1.1)d;并发症发生率为23.5%,和5.9%,护理满意度为82.3%和94.1%。三项指标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徐玫 《现代预防医学》2015,(21):4016-4017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将该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行神经科脑卒中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效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病人数为2人,对照组为10人;试验组平均住院日数为(14.52±6.34)d,低于对照组的(21.23±7.02)d;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坠积性肺炎发病率,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对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痛苦,更好的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需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术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实验组患者术后一次平均住院天数为(6.7±1.8)d,对照组患者术后术后一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4.3±4.5)d,且二次住院时间对照组平均为(7.6±3.4)d,实验组平均为(4.4±2.1)d,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患者恢复时间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经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为85%。结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要时刻观察患者的临床状况,及时给与患者心理护理和其他护理,这样能够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达到护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症状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该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给予饮食干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愈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观察组治愈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8.21±2.7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54±4.02)d;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常规护理+饮食干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措施可提高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疾病复发率,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降低五官科病房红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五官科住院患者2205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102例,实验组1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红灯情况、红灯原因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红灯次数和人均红灯次数两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尤其在红灯次数方面,实验组为772次,对照组为2534次,差距明显(P0.05);对照组亮红灯原因中输液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饮食,实验组亮红灯原因中健康咨询所占比例最大,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不满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96.73%、78.68%,实验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降低五官科病房红灯率中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临床护理路径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满意率显著性增加。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健康服务护理模式,适用于妇产科宫腔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0年5月—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13.7±5.3)d,对照组住院时间(24.2±7.2)d;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满意54例,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治疗满意41例,满意度为68.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患者自我调节的意识,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教育指导,实验组则由责任护士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教育,比较病情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为(15.2±8.1)d,对照组为(20.1±9.9)d,实验组住院费用为(1.8±1.2)万元,对照组为(2.2±1.6)万元。可以发现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0.0%、72.5%),患者满意率也比较高(87.5%、52.5%),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恢复十分有利,不仅使护理工作的开展趋于标准化与规范化,还能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取得患者的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将62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随机评价分成两组,实验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7±18.5)min、出血量为(176.8±36.5)ml、初次下床时间为(1.2±0.3)d,住院时间为(6.1±1.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实验组患者的各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身体状态评分为(78.3±6.0)分,心理状态评分为(79.7±5.1)分,自理能力评分为(81.8±4.8)分,社会关系评分为(73.4±5.4)分,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也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患者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乳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2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整体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疼痛例数比对照组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乳癌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疼痛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疾病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骨科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骨科患者作为对象进行临床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综合质量评分(96.87±4.14)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90.14±3.96)分、(90.0%),而平均住院时间(28.18±2.08)d低于对照组(45.84±2.44)d,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既可以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五官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黄河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就诊的五官科疾病患者1 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32±1 1.21)、(88.46±10.68)和(94.82±11.5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8.78±10.80)、(76.5 8±9.54)和(82.96±1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官科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同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院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有利于消化性溃疡的康复,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提高护理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60例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实施一般护理常规,实验组8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5.4±2.0)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6±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医疗差错,使护理治疗程序化和标准化,提高床位转换率,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分别为(71.2±4.2)分、(94.6±3.7)分,住院时间分别为(25.3±2.9)d、(16.2±2.1)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8.8%,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苏映玉 《中国校医》2015,29(1):62-6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住院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98例,随机分2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17±4.56)d和8.16%,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24±6.12)d和30.61%,2组在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可以减少了临床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马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320-3321
目的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将进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4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得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日数低于对照组(p<0.001),健康教育得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原发性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手术患者住院过程中,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顾正伟 《医疗装备》2013,26(8):43-44
目的:了解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对实验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口头宣教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改变单一、重复的健康教育方法,使诊疗和护理有序,提高了教育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因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案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3例肺结核伴咯血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和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显效率、无效率和窒息发生率(43.33%,0,3.33%)与对照组(24.53%,9.43%,15.10%)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3.2±1.4d,18±5d)与对照组(5.5±1.6,27±4)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心理健康情况、生理健康情况、社会关系评分和总分(3.5±1.8、32.8±5.2、24.2±5.4、12.9±3.1、115.4±16.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4±1.6、26.4±4.3、14.3±5.1、8.7±2.3、81.2±13.6);结论:全程护理方案在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的护理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提高患者用药有效率、降低窒息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和保证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杨春红 《现代养生》2014,(4):122-122
目的:对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10例,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选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50例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染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对实验组中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采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平均换药次数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所选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27.65±3.12)d,平均换药次数为(23.13±3.41)次;而实验组中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13.35±2.12)d,平均换药次数为(10.46±2.31)次,即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更短,且平均换药次数更少,p<0.05。结论:在对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感染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时,采取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愈合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