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将组织标本分为原发灶组(357例)和正常对照组(68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标本中HGF、c-MET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组织和正常组织中H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26% (183/357)和10.29% (7/6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ME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22% (215/357)和14.71%(10/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组织和正常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38%(162/357)和11.76%(8/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c-MET及VEGF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 HGF和c-MET、VEGF可能共同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c-MET和VEGF或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9年9月至1987年9月,在纤支镜检查病例中有1,165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233例(20%),鳞癌549例(47.1%),腺癌291例(25%)和其它型癌92例。本文重点分析小细胞肺癌并以鳞癌和腺癌做对照组。一、纤支镜与病理诊断阳性率本组233例小细胞肺癌,226例纤支镜检查有所见,可做出肺癌之纤支镜检查诊断。该226例全部经纤支镜直接刷检和/或活检。其中142例病理确诊为肺癌。在84例刷、活检阴性病例中71例继续查痰找到癌细胞;13例依X线诊断手术切除肺标本做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7例周边型肺癌术前常规纤支镜检无所见,术后肺标本病理确诊为肺癌。本组之对照组一鳞癌和腺癌也用同样方法和途径获得病理诊断。本组纤支镜检查肺癌诊断阳性率97%(226/233)。对照组鳞癌91.4%(502/549);腺癌72.9%(212/29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李琳  王晖  杜俊  张萍  程刚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3):539-543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α和β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收集有组织学病理诊断的1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α和ERβ与E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1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α表达阳性率为8.5% (14/164),ERβ表达阳性率89.0%(146/16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率为57.9% (95/164).ERα的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和疾病的分期有关,<60岁的年轻患者(14.1%,P=0.043)和Ⅰ、Ⅱ期的患者(17.3%,P<0.001)的表达率更高;ERβ的表达在年轻患者(95.3%,P=0.039)和疾病分期较晚的患者(95.2%,P=0.011)中有更高阳性率表达,在肺腺癌(67.6%,P =0.032)和高分化肺癌(83.3%,P=0.001)的患者ERβ(++)-(+++)高表达率更高;EGFR阳性率在女性(69.8%,P=0.033)和不吸烟的患者(68.9%,P=0.01)更高.结论:ERα、β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具有相关性,提示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10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CEA、CA125及TK1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TK1、CA125、CEA水平分别为(30.87±14.62) pmol/L、(123.66±43.79)μg/L、(30.52±10.68) U/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1、P<0.05).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的阳性率依次为TK1 (79.2%)>CA125 (67.7%)>CEA(55.2%),其中血清TK1的阳性检出率最高.TK1+ CA125联合检测,其阳性率进一步提高至87.5%.结论 血清TK1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1979年9月至1990年5月,经我院纤支镜检查并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肺腺癌517例、肺鳞癌939例、小细胞癌399例。本文就检查结果对三型肺癌行对比观察分析。 一、纤支镜检查诊断肺癌阳性率 本组肺腺癌517例,纤支镜检查见异常并可诊断为肺癌390例;127例周边型肺癌纤支镜查无异常,切除肺标本病理确诊。肺腺癌纤支镜检查诊断阳性率则为75.4%(390/517);肺鳞癌阳性率为92.2%(866/  相似文献   

6.
戴文森  陈菊荣 《肿瘤》1993,13(3):128-129,145
用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_9对147例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探讨MG_9相关抗原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肺癌MG_9相关抗原表达总阳性率为51.7%(76/147);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间阳性率差异显著,其中腺癌阳性率92.1%(47/51),显著高于鳞癌的30.2%(13/43)和小细胞癌的30.2%(16/53),P<0.001。这提示:单抗MG_9对肺腺癌有较高特异性,可作为肺腺癌的一种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用酶联免疫方法(Cyfra21—1)测定42例健康人,68例肺癌病人,23例非肿瘤性肺部疾病病人血清中的细胞角质素片断19(CKS—19)。健康人血清中Cyfra21—1浓度为1.45±0.86ng/ml。非肿瘤性肺疾病病人为1.64 1.40ng/ml。68例肺癌中鳞癌16例,腺癌33例,小细胞肺癌19例,鳞癌中Cyfra21—1阳性率为75.0%,腺癌为66.7%,小细胞肺癌为31.6%。比较Cyfra21—1和CEA,NSE三种肺癌标志物的ROC曲线,Cyfra21—1的曲线最接近左上角,证明Cyfra21—1是敏感性,特异性较好的肺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VEGF-C和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C、E-cadherin在77例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3.6%(49/77)和32.5%(25/77),与在10例正常肺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和1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 C的过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有关(P<0.05),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有关(P<0.05).VEGF-C、E-cadherin在肺癌组织的表达存在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rs=-0.571.结论VEGF-C高表达或E-cadherin低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3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骨髓检查。骨髓癌细胞阳性率为16.1%,广泛期阳性率为23.5%,Ⅳ期小细胞肺癌阳性率为57.1%。骨髓检查对确切的进行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有一定意义。但因其阳性率尚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p53、PCNA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中p53表达率为80.0%(52/65),高表达率为60.0%(39/65),高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小于低表达患者(P>0.05);PCNA表达率为86.2%(56/65),高表达率为60.0%(39/65),高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患者(P<0.05)。p53与PCNA共阳性率为38.5%(25/65),共阴性率为15.4%(10/65),p53与PCNA共阳性的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小于共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 p53、PCNA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有关,其联合表达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焦婷  李晓丽 《肿瘤学杂志》2019,25(9):779-782
摘 要: [目的] 通过检测CD4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了解CD47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plus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CD47的表达,分析CD47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47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8%(42/52),34.6%(18/52),癌组织CD47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D47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47阳性患者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χ2=4.314,P=0.038)。[结论] CD47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惠清  李春海 《癌症》1993,12(4):331-333
应用抗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单克隆抗体,PAP免疫组化染色,对103例原发性肺癌(包括鳞癌31例,腺癌33例,腺鳞癌6例,大细胞癌4例,小细胞癌14例,类癌11例,肺泡细胞癌3例及透明细胞癌1例)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除类癌和小细胞癌外,GST—π在肺癌阳性率高达89.2%(68/78),18例肺良性病变和10例正常肺中,仅1例胎肺呈阳性表达,其余皆阴性。可见GST—π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肺癌诊断,鉴别诊断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肺癌患者血清CA125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125对肺癌鉴别诊断和观察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健康人和按组织学分类的各类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同时检测各样品的血清CEA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组较健康对照组CA125水平显著增高(P<0.01)。肺鳞癌组CA125阳性率为84%,腺癌为65%,腺鳞癌为56%,小细胞肺癌为40%;1例大细胞肺癌CA125检测值为230U/ml、CEA值为18ng/mL。肺鳞癌阳性率较其它组x~2检验有显著意义(p<0.01),CA125与CEA呈正相关(R=0.852)。结论:血清CA125可作为对肺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观察疗效的较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39例肺癌组织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对39例肺癌组织及5例正常肺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测定。结果显示:5例正常肺组织中ER,PR均呈阴性。39例肺癌组织中ER阳性率为28.2%(11/39),PR阳性率为43.6%(1739)。ER、PR的阳性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11例ER阳性组织中鳞癌7例占鳞癌的46.67%(7/15),腺癌4例占腺癌的26.67%(4/15);17例PR阳性组织中鳞癌10例占鳞癌的66.67%(10/15),腺癌7例占腺癌的46.67%(7/15)。ER PR阳性表达在鳞癌及腺癌之间无显著差异。小细胞癌及肺泡癌未见ER及PR阳性。ER,PR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血型、年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ROS1(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融合基因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差异表达。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162例,其中配对转移灶13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OS1融合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4.3%(7/162),配对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2.6%(5/139),配对转移灶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2.2%(3/139);原发灶较转移灶ROS1融合基因检出阳性率显著增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3.517,P=0.000);ROS1融合基因阳性表达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性好(κ=0.479,P=0.000)。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中ROS1融合基因表达与病理类型存在密切关系(χ~2=5.195,P=0.031),与患者性别、年龄等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配对原发灶以及转移灶中ROS1融合基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以及病理类型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ROS1融合基因的阳性表达在原发灶中与病理类型有关,其在配对原发灶和转移灶中阳性表达一致性较好,可作为检测ROS1融合基因的备选手段。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肺癌诊治中目前缺乏特异性指标,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hnRNP K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肺癌组织及27例对照肺组织中hnRNP K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肺癌组织hnRNP K阳性率为64.9%(76/117),高于非肺癌组织33.3%(9/27)(P<0.001),并且在胞浆、胞核均有表达.三种类型肺癌组织均有hnRNP K阳性染色.其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阳性率73.7%(14/19)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阳性率54.9%(28/51)相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证实hnRNP K在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但与肺癌组织类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3 9例肺良性疾病、95例原发性肺癌及癌旁肺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EGFR表达阳性率为 87.9% ( 80 / 91) ,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为 10 .3 % ( 4/3 9) ,4例小细胞肺癌 (SCLC)无EGFR表达。在NSCLC中 ,距癌组织 3cm以内癌旁肺组织EGFR阳性率为6 3 .7% ( 5 8/ 91) ,6cm以远正常肺组织为 12 .1% ( 11/ 91)。结论 肺癌组织EGF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肺组织 ,检测EGFR表达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患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MMP-2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对71例肺癌标本和31例正常肺组织检测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71例肺癌标本中,小细胞肺癌(SCLC)4例,MMP—2表达阳性3例(75.0%),MMP-9表达阳性2例(50.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67例,年龄40岁以上64例,MMP—2表达阳性39例,阳性率60.9%(39/64);MMP—9表达阳性46例,阳性率71.9%(46/64)。正常肺标本31例,年龄40岁以下MMP—2和MMP—9表达均为阴性,年龄在40岁以上26例,MMP—2阳性表达9例,阳性率34.6%(9/26),MMP—9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38.5%(10/26);40岁以上NSCLC标本的MMP—2和MMP—9阳性表达与正常肺标本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在NSCLC中高表达的MMP—2和MMP—9均是好的肿瘤标记物,但是,MMP—9阳性率比MMP—2更高,因此MMP—9的检测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结果: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表达阳性率为56%,对照组阳性率为5%,两组外周血CK19 mRNA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周血CK19 mRNA阳性率与病理类型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率分别为66%(21/32)和18%(2/11),二者差异显著(x2=6.65,P<0.05).随TNM分期上升,CK19mRNA阳性率增加(x2=18.03,P<0.01).结论:CK19 mRNA可作为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该方法敏感性高,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血行转移,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EGFR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统计EGFR与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中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EGFR mRNA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EGFR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鳞癌中EGFR阳性率为38.5%(10/26),明显低于腺癌中EGFR阳性率76.5% (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7,P=0.002 9;且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EGFR的阳性率为73.7%(28/38),而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EGFR的阳性率为45.5%(1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P=0.028.30例有癌旁组织的标本中,11例患者肿瘤组织EGFR的表达高于其癌旁组织;12例标本中存在肿瘤组织EG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EGFR mRNA表达呈负调节关系.结论:EGFR的表达与NSCLC的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部分NSCLC患者中存在EG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EGFR基因mRNA表达呈负调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