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颅内静脉窦血栓诊断治疗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静脉窦血栓引起的颅压高综合征临床并非多见 ,我院自 1988~ 1998年共收治良性颅压高 112例 ,其中仅 4例患者是由于静脉窦血栓引起 ,而且均表现为头痛及双眼底视乳头水肿 ,视力下降 ,视野缺损 ,既往有中耳炎和上颌窦炎病史 ,采用保守及导管溶栓治疗 ,症状缓解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女 3例 ,男 1例 ,平均年龄 33.7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双眼视力下降 ,视乳头水肿 ,视野缺损 ,3例保守治疗 ,1例行导管溶栓 ,效果满意。典型病例例 1 女 ,38岁。阵发性头痛 1a,恶心伴复视 0 .5 a,双眼视力下降 2周 ,既往有慢性…  相似文献   

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为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窦系统血管病。因病因和发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 ,临床表现有很大区别 ,且由于发病率较低 ,临床上诊断较困难 ,误诊率较高。本文对我院 1997~ 2 0 0 3- 0 2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1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12例。年龄 2 2~ 38岁 ,平均2 9岁± 7岁。于发病后 2 h~ 6 d入院。本组皆有明确诱因 :10例为产褥期发病 ,2例为腰麻术后发病 ,1例为肾病综合征急性期发病 ,1例为明显劳累后发病。1.2 临床表现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 ;伴呕吐 1…  相似文献   

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1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1995-04~2003-05经磁共振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4岁.诊断上矢窦血栓7例,横窦血栓3例和乙状窦血栓2例.病因为产褥期5例,高热、出汗、脱水2例,口服避孕药2例,慢性中耳炎2例,腹泻1例.本组均有头痛,恶心呕吐9例,视乳头水肿9例,视力下降7例,意识障碍5例,抽搐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5例,肢体瘫痪4例,耳鸣、听力下降1例,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12例,蛋白增高5例,细胞数增高4例.  相似文献   

4.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SSST)为少见的脑血管病 ,临床表现多变 ,无特异性 ,诊断较为困难 ,极易误诊。我院1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收治 2例 ,现结合近年文献报道的 4例[1~ 4 ] ,分析本病临床特点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中 ,男 1例 ,5 6岁 ;女 5例 ,年龄2 1~ 2 9岁 ,平均 2 6岁。女性中 1例有长期口服避孕药史 ;4例与妊娠有关 ,其中 1例妊娠早期发病 ,3例为产后 1~ 15天发病 ,均不伴妊娠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急性起病 4例 ,亚急性起病 2例。1 2 临床表现 头痛 6例 ,恶心、呕吐 4例 ,颈强直3例 ,发作性四肢抽搐 3例。…  相似文献   

5.
2004—12~2005—03我院周围血管科采用血栓摘除术选择性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13条肢体),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为重症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4例(4条肢体),女9例(9条肢体),年龄27~82(平均46.5)岁。左下肢11例,右下肢2例。中央型10例,混合型3例。病程1~7d,平均3.5d。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脑静脉窦血栓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16例被误漏诊后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的磁共振表现。病例均行MRI检查,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9例行MRV检查。结果:MRI漏诊5例急性期病变,2例慢性期病变;误诊为脑肿瘤2例,脑炎3例,脑梗死3例,脑出血1例。结论:急性期血栓常导致漏诊,脑实质的间接征象常导致误诊。临床病史、MRV、MRI及增强检查相结合,有助于避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CVST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结结果等。结果:(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或误诊。(2)常见症状头痛、呕吐和(或)神经功能障碍。(3)年轻患者及女性多发。结论:CVST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对可疑患者尽早CT、MRI及MRV检查。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颅内静脉窦血栓误诊3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女,30岁。主因停经2个月,头痛、恶心、呕吐4d于2006—06—08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4d前曾在当地医院以脑炎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入院查体:意识清,应答自如,右眼视力粗测稍低,双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下肢肌力4级,余肢体肌力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及夏朵克征阳性,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神经内科2001/2005年首诊误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7例,女9例,年龄37~78岁。发病情况:晨起安静状态下发病2例,活动中发病的8例,不典型用力后发病4例,发病时间不明确2例。首发症状,发作性眩晕伴呕吐3例,间断性头部跳痛6例,头晕伴血压升高2例,感冒样起病3例,急性呼吸困难伴意识障碍,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2例。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者7例,服阿司匹林3~5d以上者4例,有间断头痛病史者2例,3例无明显疾病史,从起病至就诊时间:2h内4例,3~24h内6例,2~3d3例,4d~1周者3例,初次头部CT报告:11例未见异常,5例CT诊断为SAH。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1990~2005年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误诊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12例,年龄22~56(平均42)岁,其中30岁以下2例,31~50岁10例,51~56岁3例,病程12~38d,平均18d,4例病前有明确劳累病史,2例病前有明确情绪波动,9例无明确病因。本组病例均排除因腰穿术后、休克、脱水、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2002—12/2006—12收治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86岁,平均75.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6例(53.3%),冠心病病史7例(23.3%),糖尿病病史5例(16.7%),中风史3例(10.0%)。入院时间为发病后30min-4d,平均为12.6h,均为初次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0例(男12例、女8例)CVST患者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CVST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早期表现为头痛;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脑脊液压力增高;应用抗凝、溶栓治疗。结论:对于急性发病的头痛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青壮年患者,应高度怀疑脑静脉窦血栓,及时行CT、MRI、MRA等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抗凝、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V ST)因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以及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易误诊,误诊率达50%[1]。现将我院诊治的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28岁。因头痛10 d,以头痛待诊收入院。6个月前正常分娩。纳差,多汗,活动少。查体:神志清,情绪低落。眼底视乳头水肿。余查体无阳性体征。脑CT未见异常。脑脊液检查:脑积液压力高,细胞数正常,生化正常。入院后6 h出现抽搐,意识模糊。M R示脑水肿,上矢状窦流空信号消失,合并顶、额叶、颞叶多发出血。于第2天12:30呼吸停止。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于3 d后无好转。家属放弃治疗。例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颅内静脉窦血栓在眼科的临床表现、误诊漏诊情况,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诊疗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4 a来由眼科接诊收治的1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结果经神经科给予溶栓、抗凝、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治疗后1例恶化,其余11例均有好转。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因症状特异性表现少,早期易误诊,对于视力下降、伴有头痛、视乳头水肿的患者应及时行头颅MRI与MRV,以便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2005—01/2006—09心源性脑栓塞21例胸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15~70(平均39)岁。均有心脏病史,12例有风心病病史,7例有冠心病史,2例有心脏杂音。临床症状均为突然发病,多数患者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模糊,并出现失语、偏瘫、单瘫等症状。超声诊断心内栓子后11例经心外科手术证实。两例经内科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方法对6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检查等客观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有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癫痫、偏瘫、视力障碍等症状。影像学既可表现为出血也可表现为缺血,49例(49/54)头颅MRV检查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7例患者头颅DSA检查均示一处或多处静脉窦狭窄、充盈缺损和显示不良。脑脊液多压力升高,脑电图可有轻度异常。予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头痛是其主要表现,影像学MRV及DSA检查有助于该病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脑静脉窦血栓(CVST)罕见,我院近期成功抢救1例,现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0岁。因停经37^+周、抽搐1h于2006—12—15T12:40入院。患者孕期经过顺利,既往健康,孕期及孕前均无高血压病史,于2006—12—15T08:00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腹泻,10:50开始出现反复多次抽搐,神志不清,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8.
腹型过敏性紫癜3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院1996-08~2006-08收治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过敏性紫癜36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8~65(平均32)岁。有诱因可查者15例(41.7%),其中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7例,有鱼虾等海产品饮食史3例,青霉索过敏3例,花粉过敏2例。本组均以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和突出表现,分别于起病后1~5d就诊,腹痛部位:脐周痛18例,全腹痛11例,下腹痛3例,上腹转为右下腹痛4例。腹痛性质:阵发性绞痛18例,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加重8例。  相似文献   

19.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误诊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院2004—01/2008—0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首诊被误诊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50~70岁,平均61.8岁。发病至我院就诊时间2h~2d,发病至确诊时间3~5d。表现为呼吸困难5例,咳嗽、咳痰3例,发热1例,发绀5例,两肺呼吸音均减弱5例,两肺哮鸣音5例。  相似文献   

20.
对颅内静脉窦血栓误诊1例分析如下。男,43岁。因“右下肢麻木无力1个月,头晕头痛1d”于2008—08—06入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坐位起立时自觉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以右下肢为重,无头痛及头晕,就诊于地方医院,疑为“脑血栓形成”,予改善循环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前1d晨起后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双手舞动,前胸部抓伤,伴头痛头晕及恶心,未呕吐,无发热。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