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α-TCP(磷酸三钙)/TTCP(磷酸四钙)复合骨水泥作为骨修复材料治疗根尖周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骨组织修复情况.方法:对66例(89个牙)根尖周病变经常规牙根管预备后,用α-TCP/TTCP复合骨水泥 碘仿调拌成糊状进行根管充填,完成根管治疗后,通过外科手术,清除根尖周病变组织,将骨水泥植入骨缺损区,术后根据X线片和临床观察,评价其治疗效果和骨组织修复情况.结果:66例用复合骨水泥充填根尖周骨缺损病例中,65例治愈,有效率98.48%.术后半年的X线片显示根尖周骨缺损区有新骨形成,部分骨水泥降解,1年后骨水泥降解,并逐渐被新生骨取代,达到骨性愈合.结论:用α-TCP/TTCP生物骨水泥修复根尖周骨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国产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磷酸钙骨水泥引导骨再生的方式,为将来磷酸钙骨水泥能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40只日本大耳白兔,在白兔右侧股骨大转子区植入BLB种植体(Φ=3.3 mm,L=8.0 mm),同时种植体冠部制造宽度为2.0 mm、深度为4.0 mm的环行骨缺损,骨缺损区充填CPC进行修复。实验组术后1、2、4、6个月随机处死大白兔10只,对骨缺损区X线骨密度分析,带种植体的硬组织磨片的组织学观察新骨的生成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磷酸钙骨水泥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发生降解,新生骨组织沿降解裂隙长入,与种植体发生直接的接触,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月内的新骨量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表明磷酸钙骨水泥在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展示了较好的引导骨再生性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合α-TCP透磷灰石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为该复合骨水泥的临床应用提供动物组织学实验依据。方法:在β-TCP+MCPM骨水泥的基础上添加α-TCP,得到一种改进型透磷灰石骨水泥。以传统的透磷灰石骨水泥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体外溶血试验、热源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皮肤过敏试验、肌内植入试验。结果:α-TCP透磷灰石骨水泥的溶血率<5%,无热源性、无毒性、无皮肤过敏,植入肌肉后无明显炎症反应。结论:α-TCP的透磷灰石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可作为体内骨替换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与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修复即刻种植牙骨缺损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于种植牙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兔股骨大转子上模拟即刻种植模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植入CPC/rhBMP-2及CPC进行修复,通过X线片,骨密度测量及组织学检查,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和材料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及新骨与种植体的关系。结果:CPC/-rhBMP-2复合物可以有效地修复即刻种植牙骨缺损,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新骨与种植体表面更早地结合。结论:CPC/rhBMP-2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5.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修复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分析两种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成骨特性。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股骨髁部钻取直径4mm深6mm的骨缺损,实验侧注入材料A(α-磷酸三钙骨水泥)或材料B(β-磷酸三钙骨水泥),术后3天摄X线片观察骨水泥充填情况。术后2、4、8周取实验侧α-磷酸三钙骨水泥植入处和空白对照侧标本,每组4只,共12只。术后8、16、24周取实验侧β-磷酸三钙骨水泥和对照侧α-磷酸三钙骨水泥植入处标本,每组4只,共12只。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骨水泥在骨内的降解及新骨生成情况。扫描电镜观察骨-骨水泥界面超微结构。结果4周时α-磷酸三钙骨水泥周围骨小梁增粗,8周时可见新生骨小梁,但材料降解缓慢。β-磷酸三钙骨水泥在体内8周时已降解,16周降解吸收显著,24周降解反应大部分完成,降解同时有大量新骨生成。结论两种磷酸钙骨水泥可操作性强,生物相容性好,具有骨传导作用。β-磷酸三钙骨水泥在降解性和成骨特性上表现更优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β-TCP(β-磷酸三钙)/P-15(P-15多肽)复合材料修复兔下颌骨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将β-TCP完全浸入到P-15多肽溶液中,制备出β-TCP/P-15多孔复合材料。在日本大耳白兔的下颌骨体部制备出骨缺损区,随机植入β-TCP/P-15(TP组)、β-TCP(T组)及空白对照组,在术后第4周、8周和12周分别处死动物,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观察及成骨量(新生骨面积)的测定。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三组骨缺损区的成骨量均增加,同一时间的不同组之间,以及同一组的不同时间段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TP组成骨量增加最快;各时间点TP组的成骨量均大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0.001)。结论本实验中所用的β-TCP/P-15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成骨性能,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颅骨缺损实验模型,比较β-TCP和Bio-oss在骨组织内的成骨能力及生物降解性,为后续实验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将两种材料植入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术后4周和8周分批处死动物,硬组织切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象分析系统定量测量新生骨百分率和材料降解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io-oss组的新生骨百分率高于同期的β-TCP组,而β-TCP组材料降解率高于同期的Bio-Oss组.结论:Bio-Oss的成骨能力相对较强,而β-TCP在体内降解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生物活性多肽处理的碳磷酸钙骨水泥 (carbonatedcalciumphosphatebonecement,CCPBC)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可能性与效果。方法  4只健康家犬牙周用手术方法去骨 ,缺损约1cm× 1cm ,每只犬分别用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HA)、倍骼生、CCPBC以及用多肽处理的CCPBC直接修复缺损 ,术后 1~ 3个月进行X线片检查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实验条件下 ,HA组和倍骼生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材料丢失 ,HA组缺损处为软组织修复 ,倍骼生组牙槽骨侧残余材料周围有少量新生骨组织 ;CCPBC组能有效维持牙周骨缺损间隙 ;CCPBC经多肽处理组 ,材料周围有较多的新骨形成 ,修复效果优于其他组。结论 CCPBC经过生物活性多肽修饰后具有一定的成骨活性 ,其在牙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骨形成蛋白一多孔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牛骨形成蛋白(bBMP)与多孔羟基磷灰石(HA)结合制成 bBMP-HA 复合人工骨,植入狗股骨缺损区,植入后2,4,8,16,24周,采用组织学、扫描电子显微镜及~(43) Ca 同位素示踪综合考查其骨修复过程,并以单纯 HA 作为对照。结果发现,各实验程期 bBMP-HA 材料内新骨形成量均明显多于单纯 HA 对照组,bBMP-HA 植入后早期诱导骨形成较活跃,实验证明 bBMP-HA 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并能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负载万古霉素纳米微球缓释系统的β-TCP材料预防感染及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良的乳液聚合法制得万古霉素纳米微球并将其与β-TCP材料复合,将此复合材料置于接种有金葡菌的培养基中,检测其体外及模拟体内缓释特性及抗菌活性;将其植入金葡菌污染的兔颅骨缺损区,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检查评价其骨缺损修复能力及抗感染能力。结果:载药β-TCP人工骨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下持续释放高浓度抗菌素长达22天;植入金葡菌污染的骨缺损后可有效预防骨感染并修复骨缺损。结论:负载缓释万古霉素纳米微球的β-TCP人工骨是伴有污染或感染骨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引导骨再生膜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组织学研究及临床追踪观察已证实了引导再再生膜在促进骨缺损修复,牙周组织再生、种植体周骨整合中的作用,随着膜制备工艺的进步,不吸收性及降解吸性两类膜材料的应用,从单一向复合,并携带生物活性因子,走与骨替代材料或自体骨移植的联应用,使骨缺损区获得功能和形态恢复。本文综述膜材料及其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含锶磷酸钙骨水泥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新型含锶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溶血试验、短期肌肉植入试验、骨内植入试验等生物相容性试验。结果:这种含锶磷酸钙骨水泥材料无毒,无热原性,植入兔肌肉和骨内后逐渐发生降解。结论:含锶磷酸钙骨水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新型骨替代材料,综合性能优于其他骨替代材料,且操作简便,与其他材料复合后性能进一步提高,较适合于颌面部骨修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重建效果依赖于骨缺损形态特征,本文就种植体周炎骨缺损的形态分类及治疗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文献回顾表明,种植体周炎骨缺损形态分类包括临床分类和影像学分类,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是Renvert分类,根据骨壁数目分为四壁骨袋、三壁骨袋、二壁骨袋、一壁骨袋及骨开裂,对种植体周炎的治疗计划具有指导意义。种植体周炎的治疗需根据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轻度骨缺损的种植体周炎采用非手术治疗;重度骨缺损的种植体周炎建议拔除种植体;而中度骨缺损的种植体周炎,根据骨缺损形态进一步判断:对于四壁骨袋、三壁骨袋及骨开裂,多采用骨再生性手术治疗,对于浅的二壁骨袋、一壁骨袋以及水平骨吸收,多采用骨切除性手术。但是大部分种植体周炎同时存在多种骨缺损形态,需联合应用骨再生性手术和骨切除性手术。  相似文献   

15.
生物活性玻璃作为一类骨缺损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兼具极高的骨诱导及骨引导潜能,是医学界研究的热门材料.但其难以实现降解与新骨形成相对平衡的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限.为了改善生物活性玻璃的降解性能,满足临床多变的骨缺损修复的需求,相关学者在改变材料的尺寸、制作工艺、掺加改性剂等方面对其降解性能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将它们对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支架的降解性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玻璃作为一类骨缺损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兼具极高的骨诱导及骨引导潜能,是医学界研究的热门材料.但其难以实现降解与新骨形成相对平衡的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限.为了改善生物活性玻璃的降解性能,满足临床多变的骨缺损修复的需求,相关学者在改变材料的尺寸、制作工艺、掺加改性剂等方面对其降解性能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将它们对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支架的降解性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新型骨替代材料,综合性能优于其他骨替代材料,且操作简便,与其他材料复合后性能进一步提高,较适合于颌面部骨修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颗粒状β-磷酸三钙(β-TCP)修复牙槽嵴裂,观察其临床效果,探寻一种理想的可代替自体骨修复牙槽嵴裂的人工材料。方法将24例先天性牙槽嵴裂患者分成A、B两组,A组(10例)用自体骼骨松质骨修复牙槽嵴裂骨缺损,B组(14例)用颗粒状β-TCP修复牙槽嵴裂隙。术后7天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并于术前、术后4~6个月,采用锥形束CT(CBCT)及三维重建的方法观察牙槽嵴裂骨缺损新骨形成的情况,比较两种植骨材料的植骨效果。结果术后1周,A组1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裂开及排异反应。术后4~6个月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显示两种材料植入后均可形成新骨,与原裂隙两侧骨组织部分或完全连续。两种材料修复牙槽嵴裂骨缺损的临床成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颗粒状人工材料β-TCP的成骨效果与自体骼骨骨松质无显著差异,可以代替自体骨修复牙槽嵴裂。  相似文献   

19.
羟基磷灰石、脱矿骨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是近百年来的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脱矿骨和羟基磷灰石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且已应用于临床,但两种材料存在各自的性缺陷,使其应用的广泛性受到限制。本文对于这两种材料的近期研究进展加以汇总,以期有助于理想植骨材料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颗粒状β-磷酸三钙(β-TCP)修复牙槽嵴裂,观察其临床效果,探寻一种理想的可代替自体骨修复牙槽嵴裂的人工材料.方法 将24例先天性牙槽嵴裂患者分成A、B两组,A组 (10例)用自体骼骨松质骨修复牙槽嵴裂骨缺损,B组 (14例)用颗粒状β-TCP修复牙槽嵴裂隙.术后7天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并于术前、术后4~6个月,采用锥形束CT(CBCT)及三维重建的方法观察牙槽嵴裂骨缺损新骨形成的情况,比较两种植骨材料的植骨效果.结果 术后1周,A组1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裂开及排异反应.术后4~6个月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显示两种材料植入后均可形成新骨,与原裂隙两侧骨组织部分或完全连续.两种材料修复牙槽嵴裂骨缺损的临床成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颗粒状人工材料β-TCP的成骨效果与自体骼骨骨松质无显著差异,可以代替自体骨修复牙槽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