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新华社今年6月14日报道,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6月13日委派代表,向广东省中医院捐资500万元港币。纳入“邓铁涛中医药人才培养基金”中,专门用于支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广东省中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其门诊量连续10年名列全国同行之首,2005年门诊量即达370多万人次。“中医泰斗”邓铁涛先生从事中医凡70年,对继承、弘扬中医药瑰宝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为使中医药发展后继有人,邓老不仅大力倡导中医的“集体带徒”新模式,致力于培养一大批“铁杆中医”,而且不惜拿出大笔个人积蓄,在广东省中医院设立“邓铁涛中医药人才培养基金”,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由此可见一斑。霍英东先生今年5月获悉此事后也深表支持,遂决定为“邓铁涛中医药人才培养基金”投入巨资。邓铁涛先生和霍英东先生热心支持中医药事业之举,感动国人之甚,亦为中医药振兴发展之幸事。邓铁涛先生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同时也担任本刊的名誉顾问。本刊特此转栽《医药经济报》2005年7月22日曾发表的记汪言安、陈爱军专访邓铁涛先生的一篇章如下(题为编重拟,对原中些许字、词作了妊要的订正处理),谨表对邓老的敬佩和感谢,也寄托我们对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后继有人的无限期盼。[编按]  相似文献   

2.
真是相约不如偶遇。近年来我几次出国路经香港,意欲采访香港著名实业家庄永竞先生,皆因他“满天飞”而未如愿。想不到记者近日在一洲公司广州办事处联系宣传业务时,巧遇庄老板。当天下午6时,庄先生要经广州飞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我见缝插针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新人口论奠基人、原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先生,活了100岁.他之所以如此长寿,除了其他养生保健措施之外,也得益于他长年坚持的血管操锻炼.  相似文献   

4.
1月7日清晨,香港影视界的传奇人物,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创办人,TVB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著名的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相似文献   

5.
(一)初到北里 喜闻大村先生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衷心祝贺.往日与先生6年的朝夕相处、研究室里的日日夜夜、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与先生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84年,在沈阳药科大学(原沈阳药学院、简称‘沈药’)的教室,聆听先生的讲座.当时先生为北里研究所副所长,率领着北里大学及北里研究所代表团访问沈药,那次演讲有两件事记忆犹新,一个是先生非常高兴地说这是他第一次在日本国外用日语讲学(这是在先生的大讲演之后,又为我们日语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个小范围的特别讲演);另一个是木桶理论,也就是演讲的主题--科学研究的哲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对先生所从事的微生物制药(抗生素)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中国处方药》2006,(10):4-5
纵观历史的长河,一生中曾患过抑郁症的名人还真不少,音乐大师贝多芬、美国前总统林肯、悲情画家梵高、大文豪川端康成、英格兰玫瑰戴安娜王妃、著名笑星憨豆先生、香港影星张国荣……以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小说中写道“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小说中老人的内心独白,也是海明威一生的写照。抑郁,就像一张挣脱不了的网,将这位文学巨匠紧紧地缠绕;而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则直接向民众坦言自己“心中的抑郁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他以亲身经历告诫人们:“要是‘黑狗…  相似文献   

7.
信息广角     
《中国药房》2006,17(8)
我国著名药剂学家、药学教育家刘国杰先生逝世本刊讯我国著名的药剂学家和药学教育家,中国药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归国华侨、九三学社社员刘国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3月21日10时5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刘国杰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药学事业。他的逝世,是我国药学界的巨大损失。刘国杰先生虽然和我们永别了,但他那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那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那勇于创新,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敬业精神;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风…  相似文献   

8.
家住北京的陈先生最近显得异常轻松,因为他不用戒烟了. "我刚做过基因检测,对肺癌没有易感基因."陈先生近年来一直为戒烟的事情苦恼不已,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他曾几次下决心戒烟,可每一次都半途而废.不久前,陈先生经朋友介绍花8000元做了一套基因检测,证明自己没有肺癌的易感基因.用他的话说,这叫"命中注定"不会得肺癌,因此也就放弃了戒烟.  相似文献   

9.
小明星有小明星的烦恼,大明星有大明星的不幸。有些烦恼和不幸与生活方式无关,有些则紧密系之。比如,许多大明星一生荣华富贵,但却为不孕不育抱憾终身。今年,香港娱乐圈最大的新闻来自生育。年逾五旬的著名影帝、香港杰青、号称"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先生,终于圆了为父之梦。他的妻子朱丽倩曾在08年的时候小产,但去年奇迹般怀孕,似乎是用命在拼。结婚生子,向来是中国人眼中的头等大事。古人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繁衍后代亦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但在现时代,许多人却视生育为包袱,在年轻时陶醉于单身或两人世界,尽情挥霍无牵无挂的青春和激情。越来越多的人到了三十  相似文献   

10.
今年 6月 4日是著名药理学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原药理室主任、本刊第 1~ 8届编委会编委潘咸新先生逝世 1周年纪念日。潘咸新先生生于 1915年 4月 5日 ,上海宝山人 ,研究员。 1937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 194 8年赴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毅然回到祖国 ,195 2年参加华东军事科学院主持细菌部工作 ,195 6年调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工作 ,历任生化研究室主任、药理研究室主任等职。195 6年潘咸新先生主持筹建生化研究室 ,带领科研人员开展生化药物药效检测方法的研究 ,标化了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标准品相当的…  相似文献   

11.
睡眠是人类每天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睡眠时间长短、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寿命长短息息相关.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寿达百龄.很多养生学者在研究他的养生之道时发现,张学良的睡眠很好,无论是他担任东北三军统帅时,还是被蒋介石软禁时,都能够睡得舒坦.  相似文献   

12.
正黄炎培先生,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也是新中国的建国元老之一,是新中国开国首任四位副总理之一。黄炎培先生从25岁开始办学生涯,创办了赫赫有名的"浦东中学",与南开中学有"北南开、南浦东"之称。黄炎培的学生中,有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革命家张闻天、数学家华罗庚、历史学家范文澜、电影艺术家谢晋及秦怡。越南开国主席胡志明、缅甸开国总理吴努都称黄炎培为"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2,(42):4018-4018
2012年10月9—10日,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出席了在香港举办的香港控烟3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黄洁夫会见了香港郑裕彤基金会、国际扶轮社港澳区总监,考察了解了香港控烟工作,并礼节性拜会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  相似文献   

14.
杨锋 《家庭医药》2010,(1):49-49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新人口论奠基人、原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先生,活了100岁。他之所以如此长寿,除了其他养生保健措施之外,也得益于他长年坚持的血管操锻炼。  相似文献   

15.
<正> 受卫生部药政局的派遣,应香港布政司署禁毒处的邀请,我于1993年8月10日-18日赴香港进行为期9d的考察学习。目的在于,学习香港布政司署禁毒处“药物滥用的资料中央档案室”的资料收集、管理和统计分析方法,了解香港目前禁毒工作概况,借鉴他们监测、控制药物滥用的有益经验,在卫生部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完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药物滥用监测网。 1.考查学习活动安排 在香港布政司署禁毒处的安排下,我拜访了香港禁毒专员洗嘉诺先生;访问了香港  相似文献   

16.
6年前,卢先生患了肺炎,到医院看病,治疗了十多天后,肺炎好了.但出院后,卢先生发现手脚皮肤变黄,脸上也有些发黄,赶紧又回到医院检查,肝功能没有异常,其他也没有什么异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卢先生到处求医,5年过去了,他的手脚仍然发黄,也仍然没有找到病因.  相似文献   

17.
题记 他不是一个演员,但是却主演过不止一场拯救大戏,从香港葛兰素开始,他曾先后到香港强生、西安杨森、香港威廉、上海施贵宝、中美史克等公司任职,几乎每次都是在公司危难之际走马上任,幸运的是他每次都与当时的团队同心协力,成功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他致力于将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及企业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为中国制药行业经营理念创新、培养专业人才、拓展医药市场、开发新产品等诸多方面开创先河。  相似文献   

18.
侍茹 《家庭用药》2011,(1):28-29
既有歧黄仁术,又兼丹青高手;既是上海市首批名中医,同时怀有深厚扎实的西医功底;60年来医、教、研兼修,融会贯通,每每创出新意,救无数病家于膏肓——他就是著名中医呼吸病学专家邵长荣先生。  相似文献   

19.
<正> “台商”陆先生来上海做生意已经十年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事业兴旺发达,可是陆先生的生活上并不开心为什么呢? 原来,陆先生已经53岁了,虽然妻子比他年轻20岁,可是岁月不饶人,眼看他就奔60岁的人了,可是还未能孕育一儿半女万一没儿没女,亿万家产留传给谁呢?每每想到这里,陆先生便感到难以排解惆怅。陆先生和妻子的感情很好,结婚8年来,为了治疗不育症,他们先后到美国、东南亚、香港、广州、上海四处求医,但是一直未结珠胎。经过检查,夫妇两个人的生理上都有些毛病:陆先生精子数少、精子活动率低;妻子的输卵管有  相似文献   

20.
彭煜 《家庭医药》2014,(12):22-23
孙先生最近几天来,一直觉得夜尿很多,常常起夜,而且小便往往淋漓不尽,稍过一会,就会“又有感觉”.为此,孙先生觉得很苦恼,毕竟大冬天的晚上,一次一次跑厕所,谁都受不了,频繁起夜不仅折腾得他睡不好觉,他还因此染上了风寒感冒.孙先生很纳闷,前几个月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得尿频起来,再仔细一回想,似乎每年的冬春两季都会反复,可一到夏天,症情就会趋于缓和.到医院诊治时发现,原来是前列腺不够健康惹的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