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体输血即便采用严格的筛选检查也不能完全避免同种输血合并症的发生,还存在着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故全面推行自身输血工作,以解决困扰医疗用血中的血源性疾病传播与血源短缺现象,尤其是稀有血型,日益为临床和输血科医生所重视.笔者对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对颅脑外科101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储存式自身输血,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异体输血即便采用严格的筛选检查也不能完全避免同种输血合并症的发生,还存在着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故全面推行自身输血工作,以解决困扰医疗用血中的血源性疾病传播与血源短缺现象,尤其是稀有血型,日益为临床和输血科医生所重视.笔者对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对颅脑外科101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储存式自身输血,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3例疑难交叉配血和输血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珊 《当代医学》2010,16(4):83-84
含温自身抗体的血样本血清学检测复杂,给交叉配血带来困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判别是自身抗体还是同种抗体,尤其是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同时存在时,要排除自身抗体对同种抗体的掩盖而检出同种抗体。因为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给输血带来的风险意义不同,同种抗体的存在给输血带来致命的风险,而自身抗体未必引起急性输血反应。严重贫血的患者血样,常使应用患者自身细胞吸收自身抗体而暴露同时存在的同种抗体的经典方法难以在实践中操作。在此情况下应综合分析患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输血史做出判断。本文就3例疑难配血问题的解决及输血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预期输血患者血清中有无意外同种抗体,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914例患者血清(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同种免疫性抗体占1.75%,多为Rh血型免疫性抗体( 包括2例Rh抗D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抗体(包括冷自身抗体、温自身抗体及IgM+IgG自身免疫性抗体)占5.5%,患者均有多次输血史或妊娠史.结论 对有妊娠史、输血史患者输血前应常规筛查不规则抗体,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贮存式自身输血65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输血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输血,避免输血传染疾病和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对稀有血型输血也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2000年8月~2003年5月,我们在择期手术的65例患者中开展贮存式自身输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于存在自身抗体,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常出现疑问.如果存在自身抗体掩蔽下的同种抗体,输血治疗常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我们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清中检出自身抗体抗I和同种抗体抗E并存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于存在自身抗体 ,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常出现疑问。如果存在自身抗体掩蔽下的同种抗体 ,输血治疗常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我们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清中检出自身抗体抗I和同种抗体抗E并存 1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2岁 ,原因不明贫血近 3年。此次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咳嗽、发热、头晕、乏力入院治疗。血常规WBC 10 6× 10 9/L ,Hb 5 0 g/L ,X线检查 :双肺可见高密度片状阴影 ,有输血史。医嘱抗炎治疗同时建议输血以纠正贫血。交叉配血中出现凝集 ,建议进一步做血清学鉴定…  相似文献   

8.
自身输血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输血是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而且可以避免输血传染疾病和同种异体输血所致的免疫性输血反应,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法。自身输血可分为以下几种。1 稀释式自身输血在患者麻醉后,临手术前经静脉采集一定量的自身血液短暂贮存,同时输注晶体及胶体液来补充血容量。患者在血容量正常的血液稀释状态下施行手术,在手术需要时或术后将血回输给患者自身。研究表明,在血容量正常、氧饱合度充足和心脏功能正常的条件下,患者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9.
<正> 本病征是在输血后7~10天左右发生的血小板急剧减少,且出现紫癜和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输血而产生了抗血小板抗体,并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破坏了同种或自身血小板的结果。shulman氏等认为输入的血小板中含有Pl~(AI)抗原,一旦输入到受体的血浆中便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送检疑难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及进行输血指导.方法 回顾172例临床输血科送到本站的交叉配血不合病例,分析产生配血不合原因并对临床医师进行输血指导.结果 172例送检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中,同种抗体27例,占15.70%;自身抗体17例,占9.88%;同种抗体+自身抗体108例,占62.79%;冷自身抗体3例,占1.74%;ABO亚型2例,占1.16%;蛋白凝集6例,占3.49%,其他不明原因9例,占5.23%.结论 交叉配血试验是受血者输血前至关重要的一步,引起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很多,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认真分析,并给临床医师合理科学的输血指导,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含有自身抗体的患者红细胞在体内已被致敏,而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在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干扰检测结果,甚至导致血型误定[1]。因此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院总结出一套简易检测血型及配血方法,输血效  相似文献   

12.
抗I抗E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于存在自身抗体,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中常常出现疑问。如果存在自身抗体掩蔽下的同种抗体输血治疗,常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我们从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血清中检出自身抗体抗I和同种抗体抗E并存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 患者,男,22岁。原因不明贫血近3a。因受冷后出现畏寒、咳嗽、发热、头晕、乏力入院治疗。血常规WBC 10.6×109/L、Hb 50g/L,X线检查:双肺可见高密度片状阴影,有输血史。医嘱抗炎治疗同时  相似文献   

13.
贮存式自身输血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贮存式自身输血在外科大型手术治疗中较常应用,骨髓移植治疗采用贮存式自身输血的方法为患者输血,迄今未见报道。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开展自体骨髓移植(ABMT)26例,采用此种方法为患者输血,避免了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多种不良反应,收到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对心胸外科病人血液学的影响。方法 自体输血病人术前采集自体血,并于术后回输;对照组病人术后输库存血,观察采血前后及输血前后血液学参数变化。结果 预存式自体输血病人术前采血前后血液学参数有显著差异,术后输自体血与输异体血后血液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预存式自体输血未使组织灌注及摄氧受到影响,并没有减弱病人对手术耐受力;自体输血还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所致的合并症,减少血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探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的临床意义,以促进临床治疗质量的提高.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在该市中心医院接受预输血的患者10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对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筛查,计算检测阳性率,分析患者的性别、输血史及妊娠史与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 之间的关系,在我市中心血站对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 10000例患者中共有44例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阳性率为0.44%.其中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有输血或妊娠史的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输血或妊娠史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阳性的患者中,特异性同种抗体、非特异自身抗体分别占65.91%(29/44)、27.27%(12/44),而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同时阳性的患者占6.82%(3/44),以特异性同种抗体为主,特异性同种抗体中又以抗-D所占比例最高,为50.00%(22/44).结论 输血前对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和筛选,不仅有利于血液制品的合理选择,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甚至避免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质量,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06例疑难配血病例的原因分析及输血处理,探讨解决疑难配血的应对策略。方法对本院2009年12月—2013年4月106例疑难配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及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是引起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其中同种抗体42例,占39.62%。自身抗体30例,占28.3%。自身+同种抗体9例,占8.49%。结论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临床疑难配血的最主要原因,根据疑难配血情况,有所侧重地选择交叉配血方法及合适的血液制品,及时解决临床输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输血在医疗和抢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安全输血它包括避免同种免疫所致的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防止不合理用血所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佟宏峰 《中国医刊》2000,35(6):9-10
手术野积血的再利用是将血液从手术野中吸出,经处理后在手术期间或手术完成后,将血液经过滤后回输给病人。手术野积血再利用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各种手术,如心血管手术、神经外科手术、产科手术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预期术中会大量出血时,可使用这一技术,当大量出血时马上可获得大量可使用的血液。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输血的疾病传播,避免血细胞、血小板以及蛋白质抗原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可以避免由于免疫反应而导致的溶血、发热、过敏或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可以避免发生输同种异体血的差错事故。手术中回收的积血可能发生溶血、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9.
崔领来 《中外医疗》2010,29(32):181-181
在手术前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进行采集,经处理后会输给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法。自体输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节约血源、弥补血源不足,同时可以避免同种免疫以及输血疾病的传播、更能够减少患者的医疗经费开支。自体输血将以一种较为理想的输血方式成为今后输血工作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患者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特性的分析,使临床能够及时、有效的安全输血。方法将患者血清标本在室温、4℃、37℃用盐水、抗人球、聚凝胺等方法进行抗体鉴定以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强冷自身抗体在室温、4℃凝集所有红细胞,经过温浴后,可以检测到被掩盖的同种抗体的存在。结论对有多次输血史或妊娠史的病人应予以高度重视,要用聚凝胺法、抗人球法或微柱凝胶法等做交叉配血实验,应排除自身抗体后,再进行抗体鉴定,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