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HPLC测定贝诺酯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贝诺酯片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6:44,磷酸调pH3.5),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 贝诺酯进样量0.52~6.24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进样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1%.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简便,可有效地控制贝诺酯片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小儿复方贝诺酯片中贝诺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小儿复方贝诺酯片中贝诺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 :Kromasil C1 8柱 (2 0 0 mm× 4.6mm,5 μm) ;流动相 :甲醇 -水 (75∶ 2 5 ) ;检测波长 :2 40 nm〔1〕,进样量 10μl;流速 :1.0 ml· min- 1 ;柱温 :室温。结果  贝诺酯进样量在 10~ 40 0μg· ml- 1 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 99.83 % ,RSD=0 .2 % (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可用于小儿复方贝诺酯片中贝诺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顾秋琴 《中国药师》2007,10(6):534-535
目的:建立测定贝诺酯片中贝诺酯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_(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贝诺酯在20~1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RSD=1.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贝诺酯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贝诺酯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贝诺酯片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水-甲醇(20∶8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贝诺酯在15~15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贝诺酯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RP-HPLC法测定贝诺酯及其有关物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晁若冰  陈涛  丁世致 《药学学报》1999,34(10):782-785
目的:为分离并检查贝诺酯及其制剂中的多种微量有机杂质并测定贝诺酯含量。方法:在ODS柱上,以甲醇—水(56∶44 ,pH3-5) 为流动相,UV240 nm 检测。结果:贝诺酯与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水杨酸和萨罗酚等5 种有关物质均可完全分离,检查了国产贝诺酯及其制剂中的有关物质并测定了贝诺酯的含量。结论:本法可对以上杂质进行检查并测定贝诺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小儿复方贝诺酯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方法-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小儿复方贝诺酯颗粒中维生素B1的含量。结果 HPLC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回收率98.3%,RSD0.20%。结论 HPLC法测定维生素B1含量的方法,具有专属、可靠、灵敏度高、干扰小的特点,可以作为小儿复方贝诺酯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贝诺酯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贝诺酯片快速、专属的鉴别方法.方法:以甲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溴化钾压片)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贝诺醅片与贝诺酯对照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完全一致,并与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药品红外光谱集>中的贝诺醅光谱图一致.结论:本法专属性强、快速、简便,可作为贝诺酯片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复方贝诺酯片中维生素B1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复方贝诺酯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辛烷基磺酸钠离子对体系作为流动相、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 本法具有专属、可靠、灵敏度高、干扰小等特点。结论 本法可作为小儿复方贝诺酯片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贝诺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用Analytical Technology AT·OV-1301毛细管柱(30m×0.32mm×1.00μm)为色谱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载气:氮气;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2:1;流速1.0mL,/min;柱温100℃。进样方式:顶空进样,平衡温度85℃,平衡时间20min。以N,N-二基乙酰胺为溶剂,外标法测定。结果被测物完全分离,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贝诺酯残留溶剂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对芬太尼诱发咳嗽(fentanyl-induced cough,FIC)的抑制效果。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实验组),2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5 m L·kg-1和20%脂肪乳0.2 m L·kg-1;实验组注射布托啡诺15μg·kg-1和依托咪酯0.2 mg·kg-1,均采用左侧肘正中静脉注射;2组均于1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1,注射时间2 s。记录2组患者咳嗽发生的次数和出现时间,并根据咳嗽发生次数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在注射生理盐水和脂肪乳或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时、注射芬太尼时及注射后1,2 min分别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实验组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P<0.05);实验组芬太尼诱发中度和重度咳嗽患者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5.6%(20/36)(P<0.05);2组患者咳嗽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和依托咪酯能有效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11.
顾秋琴 《中国药师》2010,13(4):517-5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贝诺酯维生素B,颗粒中贝诺酯和维生素B。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05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50:50)(用磷酸调节pH至3.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60am,柱温30℃。结果:贝诺酯在18.052~162.468m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2%(n=6);维生素B1在5.956~53.604m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3%,RSD:2.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  相似文献   

12.
贝诺酯合成的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贝诺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方法:在合成乙酰水杨酰氧时以DMF为催化剂,然后用聚乙二醇(PEG)为相转移催化剂酯化而得贝诺酯。结果:合成了贝诺酯,总收率为95%。结论:此方法缩短了时间,提高了产率,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地佐辛、布托啡诺、舒芬太尼、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布托啡诺联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0例行择期手术,ASA分级Ⅰ~Ⅲ级,年龄18~65岁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地佐辛组(D组)、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组 (DF组)、布托啡诺(B组)、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BF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各80例.术后行PCIA,地佐辛组(D组):负荷量地佐辛5 mg,镇痛泵为地佐辛1.0 mg/k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组(DF组):负荷量地佐辛2.5 mg+氟比洛芬酯25 mg,镇痛泵为地佐辛0.8 mg/kg+氟比洛芬酯1 mg/k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布托啡诺(B组):负荷量为布托啡诺1 mg,镇痛泵为布托啡诺0.4 mg/k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组(BF组):负荷量为布托啡诺1 mg+氟比洛芬酯25 mg,镇痛泵为布托啡诺0.3 mg/kg+氟比洛芬酯1 mg/k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舒芬太尼组(S组):负荷量舒芬太尼0.1 μg /kg,镇痛泵为芬太尼2 μg /k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镇痛泵容量均为100 ml.镇痛泵参数设定均为持续输注量2 ml/h,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sy镇静评级评估患者48 h内的疼痛程度和镇静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术后4、12、24、48 h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5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各组在同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同时点的Ramsy镇静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同时点的血浆皮质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存在不良反应,但舒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组和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联合用于术后PCIA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是可行、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治疗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施行剖宫产术患者3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给予对照组静脉滴注1mg的布托啡诺5μg·kg-1·h-1,给予实验组静脉滴注1mg布托啡诺5μg·kg-1·h-1的同时,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每8小时一次,共2次。治疗期间,对两组术后6、12、24以及36小时切口疼痛进行评分(VAS),密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6、12、24小时切口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治疗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好,见效快,值得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贝诺酯片溶出度与人体内血药浓度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贝诺酯片溶出度与人体内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建立溶出度测定法。方法:用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溶剂,桨法测定,45min时取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贝诺酯片溶出度;贝诺酯片人体内血药浓度是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内标,用HPLC法分别测定血浆中扑热息痛与水杨酸的含量,数理统计贝诺酯片溶出度与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贝诺酯片溶出度与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_(max)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8与0.985(n=5),查表r_(0.01,3)=0.959]。结论:建立的贝诺酯片溶出度测定法可有效地控制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非诺贝特缓释片中非诺贝特。方法采用Dikma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90∶10);检测波长:288 nm;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非诺贝特在2.0~12.0μg/mL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30 ng/mL;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值为0.72%(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非诺贝特缓释片中非诺贝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杨元十  岑国栋 《中国药业》2011,20(22):35-37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以高脂乳液灌胃制备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酯组和阳性对照(易善复)组,预防治疗8周后行血清、肝组织生化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非诺贝特酯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组织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结论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19,(6):868-87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同时测定桔贝合剂中甘草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μL。结果甘草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9~21.74μg·m L-1(r=0.9998),11.99~239.89μg·m L-1(r=0.9995),2.95~58.90μg·m L-1(r=0.9997),0.52~10.30μg·m L-1(r=0.9998),0.57~11.32μg·m L-1(r=0.999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RSD=1.2%),99.4%(RSD=0.94%),100.4%(RSD=0.77%),98.4(RSD=1.4%),97.4%(RSD=1.4%)。结论该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为提高桔贝合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分别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布舒芬太尼组(S组)和托啡诺组(B组)各30例,S组:舒芬太尼0.1μg/kg,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2~0.3mg/kg,B组:布托啡诺1mg,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2~0.3mg/kg。分别记录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的用量,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的追加情况以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中并发症情况、苏醒时间、术后发生眩晕、恶性、呕吐的情况和留观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术中S组需追加依托咪酯的例数与B组相当(P>0.05),苏醒时间相当,但术后不良反应如眩晕、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较S组高,留观时间明显长于S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脂肪注射液用于无痛胃镜的安全性与布托啡诺相似,苏醒时间相当,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留观时间短,更适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红古豆醇酯栓中的红古豆醇酯。方法采用Xterr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三氟醋酸(含30 mmol.L-1醋酸铵)(40:6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红古豆醇酯峰与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进样量50~300μg.m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方法回收率为98.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作为测定红古豆醇酯栓中红古豆醇酯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