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江苏省大丰市1999~2004年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大丰市居民近年来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的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大丰市1999~2004年4种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死亡资料进行年龄、性别、时间趋势上的分析.[结果]6年来大丰市居民肿瘤发病死亡居于前4位的仍是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肺癌.男性发病死亡率位居首位的分别是胃癌和肝癌,女性为食管癌,且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各种肿瘤平均发病死亡年龄男性均小于女性.除肺癌外,其余3种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男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男女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下降趋势最快.[结论]继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开展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降低大丰市的主要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较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1年仙居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仙居县肿瘤登记处2011年登记的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等指标.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1年仙居县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552例,死亡946例;肿瘤发病率为312.45/10万,中标率为216.03/10万,肿瘤死亡率为190.45/10万,中标率为126.20/10万.男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45岁以后快速上升.男性肿瘤发病前5位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发病前5位为胃癌、食管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男性肿瘤死亡前5位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死亡前5位为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宫颈癌.[结论]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肺癌和宫颈癌是威胁仙居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西藏自治区2004~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抽取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西藏自治区1市4县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覆盖总人年数为388 626人年,其中男性188 269人年,女性200 357人年.按性别和地区分别计算粗死亡率、肿瘤死因构成比、年龄别构成比、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和肿瘤死因顺位.并与第1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1973~1975年)资料比较.[结果] 2004~2005年共调查西藏自治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250例,粗死亡率为64.33/10万,中标率为50.94/10万,世标率为63.7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男性合计粗死亡率为77.55/10万,女性为51.91/10万.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7位合计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94.52%;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胃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和乳腺癌,前8位合计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93.27%.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死亡癌谱有较大差异,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前3位为胃癌、肝癌和肺癌,农村地区死亡前3位为胃癌、肝癌和食管癌.与70年代相比,城市和农村的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水平呈下降趋势,肝癌和肺癌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西藏自治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胃癌和肝癌仍然是影响西藏人口最主要的肿瘤死因.  相似文献   

4.
彭慧  张一英  黄芳  邵月琴  张玉龙 《中国肿瘤》2011,20(12):893-896
[目的]探讨上海市嘉定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特征,为该区恶性肿瘤流行趋势评价和肿瘤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嘉定区1996~2006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996~2006年嘉定区共登记报告新发恶性肿瘤病例15 563例,粗发病率为285.23/10万,世界标化发病率为176.25/10万,死亡病例10 469例,粗死亡率为191.87/10万,世界标化死亡率为112.97/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大幅上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前5位均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为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和肝癌,死亡前5位为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结论]嘉定区1996~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则相对稳定,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是威胁人群的主要肿瘤,扩大防癌健康教育,做好高危人群的早诊早治是嘉定区今后肿瘤防控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疆省新源县居民2011年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及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为新源县肿瘤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新源县居民2011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因肿瘤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LL)、因肿瘤伤残所致寿命损失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评价新源县居民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结果]新源县2011年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24.71/10万,中国与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71.62/10万、147.54/10万,死亡率为98.40/10万,中国与世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8.37/10万和120.10/10万;居发病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胃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宫颈癌、肺癌,死亡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新源县居民2011年恶性肿瘤DALY为3748.00个健康寿命年,其中男性2313.30个健康寿命年,女性1434.70个健康寿命年;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居民,其中60~64岁居民疾病负担最高.[结论]新源县居民恶性肿瘤中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泰州市201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对人群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死因监测系统收集泰州市居民2010年死亡资料.对2010年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10年泰州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45.5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4.05/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的38.10%.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77∶1,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病前5位依次为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恶性肿瘤死亡造成居民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57 989人年,减寿率为11.74‰,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5.47年,其中肝癌的潜在减寿年数最高.[结论]泰州市恶性肿瘤呈高发状态,其中食管癌、肝癌、胃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县严重危害当地居民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应作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7.
2002~2005年上海市松江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楠  计凤妹 《中国肿瘤》2008,17(7):557-559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2002~2005年居民新发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布特征。[方法]对2002~2005年松江区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5年发病率与死亡率男性均大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前五位的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食管癌,死亡率位于前六位的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前五位的为乳腺癌、大肠癌、肺癌、胃癌、肝癌,死亡率前六位的为大肠癌、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男性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是最高.而乳腺癌50~70岁年龄段妇女高发,而胰腺癌死亡率升高明显已跃居男、女性死亡前六位。[结论]松江区恶性肿瘤防治重点应该为40岁以上人群,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应成为肿瘤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 2014~2018 年成都市双流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对居民寿命的影响,为该区恶性肿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 2014~2018 年成都市双流区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14~2018 年双流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世标死亡率分别为 173.84/10 万、123.30/10 万、121.62/10 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死亡前五位癌种分别是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和胃癌。2014~2018 年间恶性肿瘤所致的潜在减寿年数为 48259 人年(男 32 020.5 人年,女 16 238.5 人年),PYLLR为 17.20‰(男 22.20‰,女 11.90‰)。男性恶性肿瘤 PYLL 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15.000,P < 0.05)。潜在减寿年数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胃癌。2014~2018 年间该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0.02 岁,男性 77.12 岁,女性 81.91 岁。去除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值为 3.74 岁。结论:双流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对居民期望寿命影响严重。应重点防治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9.
乔冬菊  王良友  谢文军 《中国肿瘤》2017,26(10):774-780
[目的]分析2015年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台州市2015年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分地区(城市和农村)、性别以及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进行标化.[结果]2015年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86.32/10万,标化发病率为338.06/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恶性肿瘤发病0~34岁处于较低水平,35岁开始上升,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80~岁年龄组最高.发病前5位为肺癌、肠癌、胃癌、肝癌和甲状腺癌,占恶性肿瘤发病的58.53%.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8.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0.44/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和农村死亡率无差别.恶性肿瘤死亡30岁以下处于低水平,30岁以上死亡率明显上升,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上升明显,80~岁年龄组死亡率最高.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和食管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74.36%.[结论]肺癌是台州市居民高发的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之首,是对居民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要恶性肿瘤对山东省居民寿命的危害。方法 :利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分析指标对山东省 1990~ 1992年全死因调查中的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恶性肿瘤减寿年数(PYLL)及减寿率男性最高依次为肝癌、胃癌、肺癌 ;女性依次为胃癌、白血病和肝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肺癌男性寿命损失量明显高于女性。肺癌和食管癌PYLL及减寿率城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癌、肺癌及胃癌是我省需要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江苏省恶性肿瘤低发地区主要肿瘤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江苏省恶性肿瘤低发的赣榆地区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条件Logisf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食管癌和胃癌的共同危险因素为进食快(OR食管=1.95,OR胃=1.46)、热烫饮食(OR食管=2.72,OR胃=2.21)、癌症家族史(OR食管=2.02,OR胃=2.29);对于肺癌而言,吸烟越早(OR=3.63)、烟龄越长(OR=4.13)、吸进部位越深(OR=2.79)均能增加患病概率;饮茶是食管癌(OR=0.73)、胃癌(OR=0.37)、肺癌(OR=0.60)和肝癌(OR=0.27)的共同保护因素。而生吃大蒜对食管癌(OR=0.68)和胃癌(OR=0.64)的保护作用比较确切。[结论]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江苏省肿瘤低发及高发地区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目的]利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收集的各登记处肿瘤登记资料,分析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覆盖地区癌症的发病与死亡水平。[方法]通过对全国56个登记处上报的2008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全面审核与评价,选取其中41个登记处的数据进行合并,按地级以上城市和县(县级市)划分城市和农村,分别计算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构成比、累积发病(死亡)率。[结果]2008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的41个登记处合计覆盖登记人口66 138 784人(城市52 158 495人,农村13 980 289人),共报告新发病例197 833例,死亡病例122 136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9.33%,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2.23%,死亡/发病比为0.62。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99.12/10万(男性330.16/10万,女性267.56/10万),中标发病率148.75/10万,世标发病率194.99/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2.27%。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07.04/10万,中标发病率148.64/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69.57/10万,中标发病率151.02/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4.67/10万(男性228.14/10万,女性140.48/10万),中标死亡率84.36/10万,世标死亡率114.32/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2.89%。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1.54/10万,中标死亡率79.21/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6.34/10万,中标死亡率106.05/10万。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恶性肿瘤发病占前几位的主要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脑瘤、淋巴瘤、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5%左右。恶性肿瘤死亡前几位的主要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左右。农村地区发病、死亡是以食管癌、胃癌为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较高,其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而城市地区发病、死亡以肺癌位居第一位,女性以乳腺癌位居女性发病第一位,其次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较高。[结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为我国今后恶性肿瘤的防控重点,同时,肿瘤的防控工作还应考虑癌谱在地区和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部分市县2003年恶性肿瘤死亡年度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分析中国各肿瘤登记处2003年人群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33个肿瘤登记处2003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登记数据资料,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及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原则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整理、审核和分析.[结果]全国33个登记处2003年死亡登记覆盖人口合计49 401 800人,约占全国2003年末人口总数的3.82%.2003年新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合计76 846例,其中男性47 285例,女性29 561例.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在54.2/10万~303.0/10万之间.在县级以上城市登记地区中,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市219.8/10万,最低的为深圳市54.2/10万.在县及县级市登记地区中,最高的是扬中市303.0/10万,最低的为赣榆县74.0/10万.各地区居死亡第1位的恶性肿瘤有肺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结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是我国登记地区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根据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其发病率、死亡率、发病死亡顺位和构成比等指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结果 2018年白银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2.67/10万,中标率178.33/10万,世标率为172.91/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18.93%;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是胃癌,其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前10位占新发恶性肿瘤的74.73%。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6.55/10万,中标率86.39/10万,世标率为84.57/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9.29%;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是胃癌,其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前10位占全部死亡恶性肿瘤的84.34%。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白银市各区县发病率中标和死亡率中标最高的分别为平川区和景泰县,最低的为白银区。结论 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需要重点防控的恶性肿瘤;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排在女性发病率、死亡率的前五位,应作为女性重点防控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014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全省1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特点,同时与全国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新发恶性肿瘤11703例(男性6559例,女性5144例),发病率为221.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3.91/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3.25/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47.02/10万、171.35/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205.98/10万、159.03/10万。男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以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为主,女性以乳腺癌、子宫颈癌、肺癌、食管癌、胃癌为主。恶性肿瘤死亡病例7283例(男性4548例,女性2735例),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7.66/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99.67/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100.11/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1.03/10万、92.84/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35.68/10万、103.69/10万。男性常见恶性肿瘤死亡以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为主,女性以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子宫颈癌为主。结论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均以肺癌、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和女性子宫颈癌为主,胃癌、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癌症发病情况与死亡率, 并将中国的癌症现状与之比较, 明确我国面临的主要癌症负担类型。  方法  各国家常见肿瘤的发病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世界标化发病率等数据均来源于GLOBOCAN 2008。  结果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均是肺癌, 其次发达国家为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发展中国家的胃癌、乳腺癌和肝癌; 发达国家死亡率最高的分别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发展中国家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1位, 胃癌、肝癌发病及死亡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乳腺癌的死亡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亦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预计到2020年, 中国新增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是肺癌、胃癌和肝癌。  结论  不同国家的癌谱不同, 中国癌谱具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征。肺癌、胃癌及肝癌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并且未来十几年其增长速度较快, 是我国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their impact factors and changing trends of malignant tumors in 2010 in the residents of Hai’an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Methods: Using the information of incidence, death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database and population data of malignant tumors in 2010 in the residents of Hai’an county, the incidence, mortality, accumulation incidence rates, and truncated incidence rate of malignant tumor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crude incidence, China standardized and world 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s of malignant tumors in 2010 in Hai’an county were 281.53 per 100000 persons, 174.96 per 100 000 persons, and 175.14 per 100000 persons, respectively.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 from aged 0 to 64 years,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 from aged 0 to 74 years and the truncated incidence rate from aged 35 to 64 years were 6.85%, 15.39%, and 193.26 per 100000 persons, respectively. The rough mortality rate, China standardized and world 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s were 234.11 per 100000 persons, 145.30 per 100000 persons, and 144.77 per 100000 persons, respectively. The top five cancers in the spectrum of cancer incidence were respectively esophageal cancer, lung cancer, stomach cancer, liver cancer, and colorectal cancer. The top four cancers in the spectrum of cancer deat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spectrum of cancer incidence. The 5th cancer in the spectrum of cancer death was pancreatic cancer.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various age groups were at a low level before 35-year-old ag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female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But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from the age group of 50 showed "suddenly" upward trend with ag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ma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female. The ratios of male to female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ere 1.52:1 and 1.67: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Residents over the age of 50, especially males, are high-risk groups who are exposed to certain risk factors. They should be the key object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6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方法 对2016年广西31个肿瘤登记处的肿瘤登记数据进行分析,按城乡、性别、年龄别对数据进行分层,分别计算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粗率、标化率、累积率(0~74岁)和前10位恶性肿瘤构成。人口标准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 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 结果 纳入分析的31个登记处共覆盖人口11 628 368人(其中城市6 698 487人,农村4 929 881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8 140例,发病粗率、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率(0~74岁)分别为241.99/10万、196.89/10万、192.26/10万、21.90%;无论是中标率还是世标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均高于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在40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0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胃癌、鼻咽癌、前列腺癌、子宫肿瘤和脑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5.65%。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7 647例,死亡粗率、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率(0~74岁)分别为151.76/10万、119.05/10万、117.31/10万、13.27%;无论中标率还是世标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均低于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在40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5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和白血病,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1.74%。结论  2016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略高于2015年,肝癌、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鼻咽癌是重点防控的癌种。  相似文献   

19.
2003~2007年中国癌症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3~2007年癌症死亡流行特征。[方法]对2003~2007年中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描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死亡特点,并与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的死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003~2007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癌症死亡率为171.84/10万(男性210.94/10万,女性131.79/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86.66/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116.91/10万。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不论城市和农村,5年间癌症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城市地区常见癌症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农村地区前4位为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占全部癌症死亡的77.06%。中国癌症死亡率和世标率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结论]癌症危害形势日趋严重,癌症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城市和农村地区重点防控的癌症不同,城市地区应以肺癌为主,而农村地区则以上消化道癌症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