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对颅脑手术中眼睛的保护措施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明胶海绵两块,6 cm x7 cm敷贴膜3块.方法:将明胶海绵放于眼睑上,用6 cm x7 cm敷贴膜覆盖眼睑及眼周,使敷贴膜与眼周皮肤紧密粘合,然后在双眼中间再加盖-个敷贴膜,使敷贴膜与皮肤粘合更牢固.  相似文献   

2.
暴露性角膜炎是角膜失去眼睑保护而暴露在空气中,引起干燥、上皮脱落进而继发感染的角膜炎症。全麻手术中麻醉插管系深度麻醉,因麻醉药品的肌松作用导致眼睑松弛,消除眼睑正常闭合作用,若手术时间较长,导致角膜外露,或手术中无意磨擦角膜可引发暴露性角膜炎。为此我们在术中使用眼药膏和输液贴膜对全麻患者的眼部进行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睑下垂的合理手术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5例手术治疗的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采取提上睑肌复合体手术,5例采取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或传统额肌悬吊术。结果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提上睑肌复合体手术40例:治愈35例、欠矫1例、过矫3例、复发1例,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或传统额肌悬吊术5例:治愈4例、欠娇1例。45例治愈率为86.7%。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原则上应及早矫治,早手术可防止儿童弱视和心理障碍。后天性上睑下垂病因多样,应根据不同病因先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3~6个月后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上睑下垂矫正根据受术者的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的术式,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的根本目是既要达到扩大视野,防止弱视的生理要求,叉要达到美容。本文从提上睑肌缩短、将眼睑与额肌相连悬吊、肌瓣移植、额肌瓣悬吊术等手术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为优化颅脑手术的麻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3组患者均在手术完成前15 min肌内注射右美托咪定,A组剂量为1.0μg/kg,B组为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额肌的力量,制作额肌组织瓣,使之直接与睑板固定缝合,通过额肌收缩上提上睑,达到矫正的目的 .方法 将额肌瓣自眉下切口拉出,从眶隔后引入重睑切口处,用3/0丝线将额肌瓣按内、中、外3点固定于睑板中下缘水平线.在固定过程中调整额肌张力.一般按正常上睑缘位置矫枉过正1~2 mm、切口按重睑成形术常规缝合.结果 本组共治疗32例、36只眼,术后双眼平视时,眉弓基本对称,无提眉现象,能正常睁眼和闭眼,手术结果 均较满意.结论 此手术方法 取消了中介物,免除了切取阔筋膜的手术步骤.手术过程中、护士紧张、熟练、有序的配合、围手术期科学、恰当、细致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2月6例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手术过程,其中2例行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2例行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另外2例为外伤性室间隔损伤,行修补手术.结果:6例患者均存活,其中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宣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残余分流,再次予以导管介入下室缺残余漏封堵术,1例外伤性室间隔撕裂修补术后再次撕裂,二次手术重新修补.结论: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是一类较为罕见的疾病,治疗方法首选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如必须行室缺修补术的患者,则尽量避免切开左心室,注意室缺的边缘及传导束的走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郭波  马可  刘绮 《华西医学》2010,(11):2043-2045
目的探讨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7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结膜恶性黑色素瘤48例,均为单眼。肿瘤范围:〈1/3眼睑长度及结膜14例,〉1/3眼睑长度,部分穹隆结膜受累19例,上下眼睑及内外眦大部分结膜受累者15例。采用单纯肿瘤切除术、单纯肿瘤切除联合液氮冷冻治疗、眼眶内容物剜除术3种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术后48例进行9个月~5年随访,15例眶内容物剜除术,3例死于肺及颅脑转移;14例单纯扩大肿瘤切除联合液氮冷冻治疗,2例死于肝转移;19例单纯扩大肿瘤切除术,6例分别死于肝、肺及颅脑转移。结论早期诊断并选择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联合液氮冷冻法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避免影响患者视觉质量和外观,是治疗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剖宫产手术在胎儿娩出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羊水、血液从宫腔向手术切口处涌出,如术中未及时吸引,官腔内的混合液就从切口处蔓延到切口外,将手术台上的无菌巾全部浸湿,术中需要加盖多层无菌巾,这样不但浪费了无菌巾、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切口的愈合。另外,官腔内大量的混合液涌出时,也浸湿了手术医生的手术衣、洗手衣裤,形成交叉感染。我科自2008年以来,将3L医用制品公司制作的眼科手术膜应用于1500例剖宫产手术中,无一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同时加强了手术医生的自身防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中医挂线疗法配合手术治疗因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综合征而引起的排便障碍,临床观察18例,结果术后排便障碍情况消失,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结果证明,挂线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中经带状肌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12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治疗组74例经颈前带状肌入路行甲状腺手术,对照组52例经颈白线入路手术,记录两组的肿物直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比、肿瘤大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肿物巨大病例(≥4cm)中,治疗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优于对照组(P〈0.05),而肿物较小时(〈4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甲状腺良性肿物采用经带状肌入路手术效果优于颈白线入路,肿物较小时两组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2.
马可  刘陇黔  李平惠 《华西医学》2009,(8):1934-1936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12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我们对126例患者进行了2月至5年的随访,其中治愈50(40.0%)例,改善60(47.6%)例,失败12(9.38%)例。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要按减弱直接拮抗剂或配偶肌,加强麻痹肌或间接拮抗肌的原则进行。手术的目的是消除垂直偏斜和代偿头位,避免成年后颜面、颈部和脊柱的畸形,建立双眼单视和恢复正常的眼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术前备皮方法结合使用不同的手术膜对降低颅脑择期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颅脑择期开颅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试验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备皮方法,普通洗发水及皂液清洁头部后剃光头,手术切口粘贴普通手术膜;试验组改良其备皮方法,术前2日采用普通洗发水及含1.8%~2.2%葡萄糖酸氯已定皮肤消毒液每日清洁头部1次,行发型设计后局部去发,手术切口粘贴抗菌手术膜。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颅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医生、护士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备皮方法结合抗菌手术膜的应用可明显降低颅脑择期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减少术后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护理质量且不增加住院费用,简单安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女 ,2 8岁。患者来我院就诊前 15 d出现双眼疼痛 ,眼睑红肿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给予静脉滴注2 0 %甘露醇、口服地塞米松后症状逐渐消退。停药后 1wk复又出现双眼疼痛 ,眼睑红肿 ,伴复视 ,遂来我院就诊 ,门诊拟青光眼待排收入院。入院检查 :双眼视力均为 0 .8,眼睑红肿明显 ,球结膜充血、水肿 ,以内直肌肌止点处球结膜充血水肿明显。角膜上皮轻度水肿 ,无角膜后沉着物 KP,前房深 ,Tyndall(- ) ,瞳孔圆 ,直径约 3mm,对光反射灵敏 ,晶状体、玻璃体透明 ,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双眼眼球轻微突出 ,向四周运动轻度…  相似文献   

15.
赵建勇  胡燕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2):1320-1320
本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分别对上肢骨科小手术应用异丙酚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应用异丙酚行上肢小手术较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更合理,是更具人性化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多发生于交通事故伤、坠落伤及打击伤,常合并有复合伤,四肢骨折是颅脑损伤合并伤中的常见类型.以往认为该类患者创伤严重、死亡率高,四肢骨折早期手术风险大,多主张保守治疗.近年来由于骨科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固定材料的改良,使合并伤四肢骨折能够得到早期的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往往是短时间内出现的意外伤害,致使颅内出血,出血达到一定量形成血肿压迫脑组织时必须行开颅术止血、清除血肿,或行去骨辧减压术,以减轻脑组织的受损程度.适时采取开颅手术对预后至关重要,而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护理的目的是提高颅脑手术的成功率,在挽救生命的同时,提高生存质量.2009年我院收治1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开颅手术,同时加强了护理.现将术后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洁  张蕊  李平  韩灵芝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51-752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肌张力障碍(DT)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总结了对86例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时的术中护理配合,重点为指导患者在术中根据不同毁损靶点的要求配合手术;在静脉麻醉期间做好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在停用静脉麻醉剂期间及时调整体位,根据患者姿势适当约束四肢.本组术中未发生意外,配合良好,症状改善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显微颅脑手术是一项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手术室护士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近年来,我院先后引进了蔡司手术显微镜、脑室镜、脑电监测仪、神经外科手术工作站等一些先进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和设备,使许多疑难手术成为可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对护士的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999年5月-2009年8月我院共行显微颅脑手术1 613例,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回顾2008年4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30例,表现为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以及鼓腮。26例患者面神经去神经化为90%以上,21例患者在受创伤后立即出现面神经瘫痪,22例患者出现听力缺陷,患者入院后给予速尿以及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术前确定面神经损伤部位,经面部创口或耳屏切口入路,采取面神经端吻合或耳大神经移植修复治疗,术后常规用抗生素抗感染。结果术后随访,经过手术治疗后,痊愈18例(60.00%),Ⅱ级恢复7例(23.33%),Ⅲ级恢复4例(13.33%),Ⅳ级恢复1例(3.33%),患者面神经恢复结果较好。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在积极治疗颅脑创伤的同时,对患者颌面部及时给予HRCT、MR等实验室检查,确定损伤部位以及损伤程度,及早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