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使用两种不同引流装置发生颅内感染的原因。[方法]对照组438例,使用硅胶引流管外接一次性引流袋;实验组375例,使用山东威海村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分析比较两种引流装置发生颅内感染的比例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颅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5.25%,治愈率73.9%,好转率13.0%;实验组发生颅内感染3例,感染率为0.80%,均好转。实验组发生颅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实验组使用的引流装置更能有效地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病人使用两种不同引流装置发生颅内感染的几率。方法:对照组使用硅胶引流管外接一次性引流袋;实验组使用山东威海村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制造的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比较2种引流装置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选择从2006年1月~2008年5月行颅脑手术放置引流患者438例,发生颅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5.25%;实验组选择从2008年6月~2010年8月行颅脑手术放置引流管的患者375例,发生颅内感染3例,感染率为0.80%。结论:实验组发生颅内感染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3.
魏景燕 《全科护理》2011,9(31):2871-2871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效果。[方法]79例实验组病人给予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7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加压包扎加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出血、皮下积液、皮瓣血运不良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皮瓣血运不良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引流中采用持续中心负压吸引优于加压包扎的一次性负压吸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输氧装置(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是否优于传统的氧气湿化方法。[方法]将150例吸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一次性使用氧气连接湿化瓶,对照组应用蒸馏水湿化法,对正在使用的两种湿化液样本,分别在使用24 h、72 h7、d进行细菌菌落数检测,并询问两组病人对湿化噪声的主观感受。[结果]实验组使用7 d内总合格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传统湿化装置的病人,48.0%病人明显感受到湿化噪声,而使用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的病人,无一例感受到湿化噪声(P〈0.05)。[结论]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比传统的湿化法更实用、更快捷,实现了无菌、无噪声、舒适安全吸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后诱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资料。[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颅内感染病人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制调查量表对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手术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术后脑脊液漏等情况展开统计学分析,总结颅内感染发生因素。[结果]GCS评分、手术治疗部位、损伤类型、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后引流、机械通气、切口脑脊液漏是导致颅内感染发生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口脑脊液漏、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损伤类型是导致颅内感染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诱发因素多,需要对病人实施综合考虑,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使感染率降低,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两种脑室外引流器应用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脑室外引流器在脑室外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0月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31例为对照组,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35例为观察组,采取两种不同的脑室外引流器进行脑室外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管道堵塞情况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采用传统的脑室外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发生管道堵塞6例,占19.35%,颅内感染5例,占16.13%。采用新型一次性脑室外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未发生管道堵塞情况及颅内感染。结论:采用新型一次性脑室外引流装置进行引流,解决了传统的脑室外引流装置的不足,缩短了放置引流管的时间,减少可能引起的颅内感染,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术后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可以缩短引流时间,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早期良好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准确计量的无菌引流装置并探讨其使用效果。方法选择Ⅱ类切口腹腔手术患者126例,采用双盲抽签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腹盆腔引流液使用一次性引流袋收集,目测引流袋刻度计量;实验组采用改良的计量方法进行计量。观察两组引流液计量的准确度,并对两组引流液做细菌培养。结果实验组的计量误差为(3.3±1.8)mL,对照组为(56.0±5.8)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93,P<0.01)。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15.9%)与对照组(1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05)。结论改良的准确计量无菌引流装置在临床实践中方便护士操作,减轻护士工作量,减少污染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术后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可以缩短引流时间,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早期良好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输氧装置(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是否优于传统的氧气湿化方法.[方法]将150例吸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一次性使用氧气连接湿化瓶,对照组应用蒸馏水湿化法,对正在使用的两种湿化液样本,分别在使用24 h、72 h、7 d进行细菌菌落数检测,并询问两组病人对湿化噪声的主观感受.[结果]实验组使用7 d内总合格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传统湿化装置的病人,48.0%病人明显感受到湿化噪声,而使用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的病人,无一例感受到湿化噪声(P<0.05).[结论]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比传统的湿化法更实用、更快捷,实现了无菌、无噪声、舒适安全吸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