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略论中医古典医案的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振廉 《陕西中医》2009,30(10):1409-1410
中医医案之最早者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的仓公“诊籍”,其文虽在医家传记中,却是医家本人亲撰,与陈寿《三国志》及范哗《后汉书》所载华佗医案出于史家手笔不同。魏晋以后医家医案多在史传中。至唐代,医书中开始出现医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载有孙思邈经治医案,虽附于相应的医方中。《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均记载了晋代医家张苗用桃叶蒸法治愈伤寒无汗的医案。宋元以后,医案之学日趋发展。许叔微撰《伤寒九十论》,载经治医案90则,并加讨论,为最早医案专著。明代江璀集《名医类案》,为重要的医案类书。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医家医案专集如《石山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  相似文献   

2.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集中反映叶天士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本文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总结、归纳出叶天士治肝的主要方法有苦辛泄降法、辛甘化风法、苦寒泄热法等,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耀晨 《新中医》2023,55(15):205-209
《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汗证的医案论述,卷三有汗门专篇,余各卷各门中多有散见,所涉病因病 机广泛,通过整理叶氏典型医案,结合汗证的阴阳虚实辨证,着重从营卫、气血、阴阳、脏腑、外感、产后等 角度分类辨析叶氏汗证相关医案。总结出叶氏在汗证治疗中善用经方,辨析阴阳,强调血汗同源,重视心肾、 脾胃,以及温热暑湿致汗和产后汗出等方面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萧琢如是民国时期著名医家,《遯园医案》载有萧氏30年所治之疑难验案150余则。萧氏治疗,一重温补,充分体现"中医火神派"的风格;二注意顾护脾胃,强调后天之本;三尊崇仲景学说,善用经方,又提倡变通。学习和研究《遯园医案》,对于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未刻本叶氏医案》暑病证治浅析宋康(浙江省中医院310006)关键词《未刻本叶氏医案》,暑病证治《未刻本叶氏医案》(简弥《叶案》)为叶天士临诊所录,内容未经选择修饰,浑朴可珍,其中记载暑病案文70余条。本文对部分案文进行归纳分析,籍以探讨叶氏暑病治疗...  相似文献   

6.
《临证指南医案·凡例》对于学习本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以凡例为指导,从"内伤致痹""因痹致痿"和"宣通治痹"三个方面解析《临证指南医案·痹》的特色,并附应用案例以说明。通过解析医案,分析了饮食失节致痹、烦劳太过致痹和营虚或血虚络涩等内伤致痹医案,从而强调内伤在痹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黄帝内经》等经典理论,凝练提出"因痹致痿"病机,并提出通痹治痿法,以上述认识为指导,解析《临证指南医案·痹》记载的痹痿同治医案,将医案体现的治法总结为温养通补和清热通补两法,将本篇提出治疗痹的宣通法细分为温阳利湿、清热利湿和甘寒和阳三法。  相似文献   

7.
“脾胃为升降之枢”虽早已熟记,但在临证中对其真谛尚未领悟.笔者近期研读《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特别是《临证指南医案》后,方知前贤立“脾胃为升降之枢”之论,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决非臆创.叶天士等历代中医名家师宗经典,对其阐发和运用更是达到出神入化境地,实乃吾辈“读经典、做临床”之典范.现就研读《临症指南医案》胸痹案后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芸  张晓军 《光明中医》2022,(8):1466-1469
汪机为新安著名医家,开温补培元派之先河,笔者通过对汪机《石山医案》中所载医案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并探讨了其辨治脾胃病的特色.汪机基于丹溪,效法东垣,从营卫论出发,揭示了脾胃病之病因多为脾胃气虚;诊断脾胃病时,亦重视脉诊的应用,多以脉辨证;首倡温补培元的治疗大法,临床用药,重用参芪,以达到益胃气、补营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传  顾培华 《河南中医》2003,23(4):19-20
清末名医费伯雄 (184 0 - 1919)擅治杂病 ,尤善用调肝和营法以治诸病。秦伯未先生云 :“《医醇剩义》里有不少肝病处方 ,配伍严密 ,值得探讨。”[1 ] 《医醇剩义》中 ,费氏创制多首脍炙人口的治肝良方 ,如“调营敛肝汤”、“抑木和中汤”等 ,为后世所纳用。《孟河费氏医案》载费伯雄 10 3例临诊案例中 ,仅明确述及肝木者即见 5 0例 ,占 4 8.5 % ,其治肝法运用广泛 ,遍及全书内外妇儿各科病证 2 0门。笔者谨据《医醇剩义》[2 ] 及《孟河费氏医案》[3] 两书所载费氏亲拟或自制治肝方及其医案 ,对费氏治肝法的特点及其用药规律探析如次。1 肝…  相似文献   

10.
介绍周之干的生平及其著作,概述《周慎斋医案稿》的版本及内容情况,并探析了《周慎斋医案稿》中周之干的治疗经验与用药特色。总结《周慎斋医案稿》的学术思想,包括学有渊源,治有法度;整体观念,辨证施治;重视脾胃,善治内伤;变化心裁,不执死方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自立主任医师一向重视调治脾胃,注意顾护胃气,从"人以胃气为本;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未病"3个方面简要介绍和探讨王自立主任医师"调中焦,护脾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黄元御认为咳喘之发病责之肺胃,肺胃不降是其病机关键,扶中气、降肺气是治疗咳喘的最基本方法。黄元御重视以温阳补土为大法,"泻水补火,抑阴扶阳,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力倡温中补土,多用温阳燥湿,忌用清凉滋润。对于内伤杂病,立法重在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疏肝理气,用药多选茯苓、甘草、半夏、芍药、桂枝、人参、附子、干姜等,通过调整脾胃,维持人体阴阳平和。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温中法应用于虚寒证,可分为温中涩肠法、温中止呕法、温中止血法和温中补虚法4法;而应用于实寒证,可分为温中化饮法、温中止痛法、温中通便法3法。《金匮要略》指出:"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因此,温中法的运用,应遵循脾胃的生理特性,根据其虚实、"所得"予以遣方用药,促使疾病痊愈。此外,《金匮要略》在心、肝、肺、肾诸脏寒证的治疗中,均与温中法相联系,突出了后天脾胃在疾病证治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张仲景"调中州,安五脏"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张安玲 《河南中医》2003,23(2):47-49
在脾胃病的证治过程中,风药的应用相当普遍,这是由于脾胃病机的复杂性所决定的。风药适用于脾胃受寒、湿浊、湿热困阻中焦、实热壅滞、中焦气滞、胃络滞窒、脾胃气、中气下陷、中阳不振所致的多种病证。由于风药多辛燥,故胃阴不足证非其所宜。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6,(6):498-500
以温病学的三焦辨证理论为基础,探讨三焦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关系,并从上、中、下焦相关脏腑角度辨证论治CTD-ILD:以上焦心、肺症状为主的CTD-ILD可归属于心肺气虚血瘀型,治疗以补益心肺为重点;伴有中焦脾、胃、大肠相关症状的CTD-ILD,在治疗肺系疾患的基础上,应兼顾健脾益气、益胃和中、润肠导滞;出现下焦肾系症状的CTD-ILD,调补肺肾治法应贯穿病程始终。  相似文献   

16.
童凤翔  徐艺 《天津中医药》2021,38(4):438-441
单兆伟教授从医50年,临床诊疗经验丰富,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单教授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归纳为脾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治疗上以健脾益气、清热活血为大法,着重健运中焦,调理脾胃升降,清热活血养阴,以平为期。根据疾病轻重不同,分别予以清幽养胃胶囊、仁术健胃颗粒、二参三草汤、参夏莲草汤等方,配合饮食、情志调摄,临床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生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其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毒的功效。临床除可单用外,方剂配伍也较为广泛。通过与其他药物的巧妙配伍,生姜可发挥诸如调和营卫(阴阳)、调和脾胃、解表散寒宣肺、温中降逆止呕、宣散水气等多种作用。以高等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中与生姜相关的方剂为例,将其在代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进行总结并阐述,应可有助于对该药功效的理解及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胡宝书为绍兴伤寒学派的临床实践家,致力于时病,尤其对伤寒、温病的研究,治外感病颇具特色,诊断注重望诊与切诊。主张以太阳病开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纵向排列,次第相传,则为循经。上焦病不治,传中焦脾与胃;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始上焦,终下焦的传变规律。故有"竖读伤寒、横看温病"之说。治湿重气化保阴津,并注重热病后期阴津亏乏的调养。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湿热、疫毒、痰浊、瘀血等互结,病位在肝、与脾、肾关系密切,治应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脾胃为后天之本,肝纤维化的治疗当以顾护中焦脾胃为主,脾胃健旺,则肝脏安和。肝纤维化的治疗主要以恢复肝脏的生理特性为主,治疗宜疏肝解郁、行气导滞。血瘀证贯穿肝纤维化始终,且血瘀的程度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治疗除疏肝理气外,还应采用活血化瘀通络之法,以改善肝内气滞血瘀的状态。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肝病日久可累及肾脏,导致肝肾阴津亏虚,肝肾同病,故治疗应肝肾同治,滋水以涵木。  相似文献   

20.
脾胃(中州)的盛衰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而"顾护脾胃"则是小建中汤的立方之旨。小建中汤可以使中焦建运,脾胃功能恢复,而气血充盈,营卫有所根,营气内守而卫外能固,如此才可使外邪不干。如果中州不得建,可能导致营卫之气的虚弱,如此则无力抵抗外邪。这种通过补益脾胃来提升人体与外邪相抗能力的治疗方法,即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防止以中焦虚弱为主因的疾病发生和传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