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73例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病例组)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对照组)空腹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体温、头部MRI、CT,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发热例数、血管狭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压偏低、血管狭窄、血糖异常、高纤维蛋白原、高脂血症、体温增高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发病1周内入院治疗的8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的血压、血糖、血常规、血脂、颅内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脑血管彩超(TCD)、颈部动脉彩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收缩压过高或过低、血糖高、白细胞计数、内中膜增厚、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动脉狭窄均为进展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脑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如果出现血压、血液流变学改变以及炎症反应,可能是脑梗死早期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入院的60例新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8h入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60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颈部及血管彩超、血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与同期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60例)比较。结果进展性卒中组既往有糖尿病史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例数及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5或P〈0.01),收缩压水平低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1)。结论血压水平下降,高血糖,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进展性脑卒中(SIP)是指发病1周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现出阶梯式加重,特别是发病后72h内的早期进展,它是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状态,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高。斯堪的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rokeScale,SSS)是目前用于评估急性脑梗死进展的主要量表,本研究采用SSS评估1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对导致急性脑梗死进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合并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血脂指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04-70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方法:对本院2006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8例以及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3例对其病史以及实验室和辅佐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史、主动脉斑块、白细胞增多、发热、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血糖、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热、糖尿病史、收缩压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部血管出现狭窄程度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患者早期出现收缩压降低、糖尿病史、发热等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展密切相关,应把期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进展性卒中(SIP)是一种难治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对SIP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文章从血浊角度探讨了SIP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阐述了血浊成痰生瘀是导致卒中进展的关键病理环节。提出早期运用化痰祛瘀泄浊法清除血中浊气,可防止血浊向痰瘀等其他病理因素转化,能有效控制卒中的病情进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李维庆 《中医药研究》2010,(8):1020-1020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卒中的原发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进行治疗过程中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h至1周,病情逐渐进展,神经功能逐渐恶化,往往造成患者瘫痪、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是一类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疾病,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临床中患者病情恶化,家属难以接受,极易产生医疗纠纷。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较多。笔者通过临床治疗中出现的20多例进展性脑梗死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总结,从治疗的角度概括出进展性脑梗死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急性期,血压变化对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中风科收治的发病24 h内脑梗死患者97例,根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所有入选病例均于入院后72 h内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并分析其与病情变化的关系。结果进展性脑梗死30例,发生率为30.9%。进展组伴高血压的比例高于非进展组;进展组入院16 h-72 h的收缩压值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占86.7%,非进展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59.7%(P〈0.05)。结论高血压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入院后16 h-72 h的收缩压升高、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异常是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探讨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危险因素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展组、非进展组各60例,对其体温、血压、血糖、TCD等项结果分析。结果进展组在体温升高、收缩压下降、颅内外大血管狭窄、血糖升高等,与非进展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人院时高血糖、高血压、近期感染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混合性卒中与血糖值、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23例急性脑梗死(其中混合性卒中38例)血糖含量及评估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各分三组,并分别将各组不同的混合性卒中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7.0-11.1mmol/L组混合性卒中的发生率高于血糖〈7.0mmol/L组(P〈0.05);血糖〉11.1mmol/L组混合卒中发生率高于血糖7.0-11.1mmol/L组(P〈0.05)。小面积脑梗死中混合卒中发生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中混合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01)。中型组神经功能缺损混合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组(P〈0.01);重型组神经功能缺损中混合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型组(P〈0.01)。结论:梗死面积愈大、血糖愈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愈严重的患者易发生混合性卒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循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入院的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进展性卒中组和非进展性卒中组,记录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史(P0.01)、入院72 h后及1周后SSS评分(P0.01)、入院时体温增高、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P0.05)、椎动脉颅内颅外段狭窄/闭塞、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程度(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hs-CRP、纤维蛋白原、椎动脉狭窄/闭塞、基底动脉狭窄/闭塞是后循环进展性卒中的独立危险预测指标。结论后循环梗死患者48 h内的纤维蛋白原及hs-CRP水平、糖尿病史可能是后循环进展性卒中的有效预测指标。由3.0T MRA显示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程度能有效预测后循环进展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国内常指发病后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1],它是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状态。其致死率和远期致残率较高,故提高认识,早期预测及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致死率,降低医患纠纷。我们就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5月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360例,其中男215例,女145例。入选标准为: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2)发病后24h内入院。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完全性卒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疾病本身及医疗手段的不恰当等相关因素。结果高血压及降压不当仍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成因。结论高血压、降压不当、血管狭窄、糖尿病、高血脂等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忧虑、精神紧张等也是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混合性卒中与血糖值、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23例急性脑梗死(其中混合性卒中38例)血糖含量及评估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各分三组.并分别将各组不同的混合性卒中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7.0-11.1mmol/L组混舍性卒中的发生率高于血糖<7.0mmol/L组(P<0.05);血糖>11.1mmol/L组混合卒中发生率高于血糖7.0-11.1mmol/L组(P<0.05).小面积脑梗死中混合卒中发生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中混合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01).中型组神经功能缺损混合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组(P<0.01);重型组神经功能缺损中混合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型组(P<0.01).结论:梗死面积愈大、血糖愈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愈严重的患者易发生混合性卒中.  相似文献   

16.
火树华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指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成份含量的异常增高。高脂血症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及猝死)、脑梗死以及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些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病情进展凶险,其病死率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半数左右,是目前人类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17.
进展性卒中(PS)是一种包括多种原因(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深部小梗死、脑出血等)、多种病理机制参与的复杂状态。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尚未明了。该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25%,因其在起病6h以后病情仍逐渐加重,使  相似文献   

18.
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是指无卒中病史,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由影像学或尸检发现的梗死灶,包括2种情况:一是无卒中史人群中存在的脑梗死灶;是卒中患者中存在的不能解释其症状体征的梗死灶[1].SBI可演变为症状性卒中,或发展至血管性痴呆(VD),故防治SBI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德启 《河南中医》2004,24(11):57-58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病6h后,因本身血管疾病的直接结果使血栓进展,而非由于伴有的脑水肿或其他疾病,致使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神经功能逐渐恶化。进展性脑梗死占脑梗死的26%~43%,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然而国内脑梗死患者6h内就诊率仅15%,85%病人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溶栓)时机。现阶段有关本病的治疗多集中在低分子肝素及降纤酶治疗研究,但尚无一致结论。中药治疗中风病有较好的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是研究的方向之一。笔者于2002年6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严格控制血糖对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则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措施,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静脉泵入胰岛索,并多次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适水平,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的改善及脑梗死进展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天、15天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梗死进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糖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