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出现不良反应的成因。方法:将3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辨证用药和非辨证用药两组。辨证用药组兼热象者10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5例,给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非辨证用药组兼热象者9例,给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6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观察中医证候学变化,并综合评价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辨证用药组由(12.53±2.36)分降至(4.53±1.06)分;非辨证用药组由(12.33±2.35)分降至(5.00±1.46)分(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辨证用药组在神经功能好转的同时中医证候一并好转;非辨证用药组虽然神经功能好转,但却出现了神经系统以外的不适,个别患者还出现了新的症状。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除了药物本身的质量问题外,不辨证用药很可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辨证与非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辨证用药组(45例)和非辨证用药组(40例)。辨证用药组兼热象者29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16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非辨证用药组随机抽签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疗程为2周,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并分析比较。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BI)及中医证候学综合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当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MMSE、MBI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辨证用药组患者在神经功能好转的同时中医证候一并好转,而非辨证用药组虽然神经功能好转,但出现不良反应者较多。结论辨证与非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虽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无显著差异,但辨证用药对中医证候改善具有良性趋势,提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笔者临床多年,通过自拟四子三仁桔草汤随症加减治疗小儿咳嗽,临床获得满意疗效,同时体会到小儿虽在生理病理上与成人不同,辨证施治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确也可望有桴鼓之效。现将临床治疗之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结合中医临床的实际,解决治疗策略和联合用药的问题,完善高血压的中医临床处理方案,非常必要。联合用药,除了降压中药、西药的联合使用之外,在辨证处方的基础上应重视选择不同类别的降压中药。现将高血压中医治疗的思路与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痉、扩血管、调节神经等西药联合中医辨证之方药治疗寰椎后桥畸形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西药解痉、扩血管、调节神经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治疗,分别给予不同方药。观察2组平均用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定期TCD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77.0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用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解痉、扩血管、调节神经等西药联合按中医辨证之方药治疗寰椎后桥畸形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辨证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活血化瘀方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子宫动脉血流RI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辨证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显著缓解病情,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中医辨证用药,8周后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SCr、BUN、IgA、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IgA肾病能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施今墨在继承、活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研究、临床总结,对八纲辨证作了发挥和补充,指出应将阴阳作为总纲,补充气血辨证的内容,而成“十纲”辨证,以指导对杂证的分析、治疗;对于外感病应根据病人的病证特点,“详查表里比重”而用药。施氏的发挥,无论是在对传统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上,还是拓宽临床辨证方法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学"鼓胀""黄疸""癥瘕""积聚"等范畴,病情顽固,治疗棘手,预后较差,属于中医难治病证之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辨证求因,审因用药,获得较好的疗效.此不揣浅陋,粗谈辨证及用药体会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月经病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总结张小萍教授治疗月经病的治疗思路、选方用药规律,总结经验。方法:跟师出诊学习,分析临床用方、用药规律;治疗月经病的临床经验、辨证思路。结果:张小萍教授以协调肝脾肾、补养气血为主要指导思想治疗月经病。结论:协调肝脾肾、补养气血治疗月经病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