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多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海马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0mW/cm^2的微波辐射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安多霖预防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分别于辐射前或辐射后给予12g/(kg·d)的安多霖,每天1次,连续14d。利用大鼠寡聚核苷酸芯片检测30mW/cm^2微波辐射后14d辐射组和安多霖组的大鼠海马差异基因,并进行功能分类;通过RT-PCR方法验证部分基因表达;分析相关基因在微波辐射损伤中的作用。结果30mW/cm^2微波辐射后14d,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差异基因19个(上调12个,下调7个);预防性给予安多霖,差异表达基因4个(上调1个,下调3个);治疗性给予安多霖,差异表达基因10个(上调6个,下调4个)。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差异表达基因涉及能量代谢、递质运输等,安多霖药物组中促恢复的基因表达增强。结论30mW/cm^2微波辐射使大鼠海马中Grid2、Alas2等基因差异表达,安多霖可通过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促进微波辐射脑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安多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安多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30 mW/cm2的微波辐射110只雄性W istar大鼠,一周内辐射3次,10m in/次,并于照前一周至照后一周每天灌胃给予6和12 g/kg/d安多霖,连续给药3周。于辐射后6 h,停药后6 h,3 d,7 d,14 d和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30 mW/cm2微波辐射后4 d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脑组织见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并呈进行性加重;6 g/kg/d安多霖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病理变化与微波辐射组相似;12 g/kg/d安多霖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30 mW/cm2微波辐射可引起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和脑组织结构损伤,12 g/kg/d安多霖对微波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多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安多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30 mW/cm^2的微波辐射102只雄性SD大鼠,并于辐射前后给予12 g/kg/d的安多霖每日1次,连续7 d或14 d。在停药后3 d、4 d、5 d、6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于辐射后3 d、7 d、14 d和21 d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对突触间隙宽度、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厚度和致密物长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30 mW/cm^2微波辐射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长期药物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30 mW/cm^2微波辐射后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损伤,表现为神经元固缩,核染色质浓缩、边集,血管周组织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空化,突触间隙不清,穿孔,后膜致密物增厚。药物预防组大鼠脑组织损伤较辐射组为轻,而药物治疗组脑组织损伤明显较辐射组轻。结论30 mW/cm^2微波辐射后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结构,给予12 g/kg/d安多霖对微波辐射所致的上述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治疗性给药保护效果优于预防性给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多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生殖远后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及有效剂量。方法二级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1.5g安多霖组、3.0g安多霖组,采用30mW/cm^2微波辐射大鼠,于辐射前14d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d,安多霖组给药量(给药浓度)为1.5g/(kg·d)和3g/(kg·d);正常对照组和辐射对照组给予等比体积的蒸馏水。各组大鼠分别于辐射(停药)后1m、3m用1%戊巴比妥钠(30mg/kg)经腹腔注射麻醉处死大鼠,利用精子动态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动度,HE染色观测并计数精子畸形率,光镜和电镜观察睾丸形态结构。结果(1)30mW/cm。微波辐射后1m,精子活动度明显减少,D级精子比例增加,睾丸组织生精上皮疏松,偶见变性和坏死的脱落细胞,生精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退行性病变,线粒体肿胀空化。(2)停药后1m,与辐射对照组相比,1.5g安多霖预防组,C级精子比例增加(P〈0.01);3g安多霖组精子A级、A+B级精子比例增加、C级和D级精子比例减小(P〈0.01),活力参数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平均速度(VAP)、平均振幅(ALH)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睾丸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结论30mW/cm^2微波辐射可致大鼠生殖功能和结构远后损伤,表现为精子的活动度下降;睾丸组织生精上皮疏松、精原细胞染色质分布不均,退行性病变。预防应用1.5g和3g/(kg·d)对上述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5g/(kg·d)为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辐灵对微波辐射后大鼠血清中心肌酶和Ca^2+的影响。方法 120只二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辐射对照组(R)、阳性药对照组(A)、抗辐灵0.75g/(kg/d)组(L)、抗辐灵1.5 g/(kg/d)组(M)、抗辐灵3 g/(kg/d)组(H)。抗辐灵药物组给予抗辐灵溶液,A组给予1.5 g/(kg/d)安多霖,C组和R组均给予等比体积的蒸馏水。采用30 mW/cm2微波辐射大鼠1次,辐射时间为15 min。辐射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4 d。于给药7 d(辐射后7 d)、停药后6 h(辐射后14 d)、停药后7 d(辐射后21 d),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及Ca2+含量。结果 (1)R、A、L、M及H组与C组相比较:辐射后7 d,R组大鼠血清中CK-MB、LDH、AST活性及Ca^2+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辐射后14 d,R组大鼠血清中CK-MB活性和Ca^2+含量仍明显增高(P〈0.05);辐射后21 d,各组间CK-MB、LDH、AST活性及Ca2+含量均无明显改变(P〉0.05)。(2)A、L、M及H组与R组相比较:给药7 d(辐射后7 d),大鼠血清中CK-MB、LDH、AST活性及Ca^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停药后6 h(辐射后14 d),A、M及H组CK-MB活性和A、L、M及H组Ca^2+含量仍有明显降低(P〈0.05);停药后7 d(辐射后21 d),CK-MB、LDH、AST活性及Ca2+含量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L、M及H组与A组相比较:大鼠血清中CK-MB、LDH、AST活性及Ca^2+含量各时间点各组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血清中心肌酶及Ca^2+异常升高;抗辐灵和安多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血清中心肌酶及Ca^2+升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5 g/(kg/d)为抗辐灵最佳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精子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10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1 g/(kg.d)抗辐灵组、2 g/(kg.d)抗辐灵组和4 g/(kg.d)抗辐灵组,30 mW/cm2微波全身辐射10 min,于辐射前7 d灌胃给予1、2和4 g/(kg.d)抗辐灵水溶液,每天1次,连续14 d。分别于停药后6 h(辐射后7 d)、7 d(辐射后14 d)、14 d(辐射后21 d)处死大鼠,SCA精子动态分析系统检测大鼠精子活力参数,HE染色观测精子畸形率。结果 30mW/cm2微波辐射后7 d,大鼠精子畸形率升高(P<0.05);停药后6 h各剂量药物组精子畸形率较辐射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30 mW/cm2微波辐射后14 d大鼠精子活动率(AR)和A+B级精子比例明显减少(P<0.05),D级精子比例明显增加(P<0.05),精子畸形率增加(P<0.05)。停药后7 d;2和4 g/(kg.d)抗辐灵组精子活动率(AR)和A+B级精子比例较辐射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D级精子比例降低(P<0.05),精子畸形率降低(P<0.05)。结论 30 mW/cm2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精子损伤,表现为精子活动率减少和精子畸形率增加,抗辐灵具有明显防治微波辐射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 mW/cm2微波辐射100只雄性Wistar大鼠10 min,并于辐射前后7 d分别给予1 g×kg-1×d-1、2 g×kg-1×d-1和4 g×kg-1×d-1的抗辐灵,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HPLC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光镜及电镜观察海马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并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对海马组织中固缩神经元的数密度、突触间隙宽度、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和致密物长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30 mW/cm2微波辐射后7 d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升高;停药后1、2、3 d,各给药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辐射对照组;30 mW/cm2微波辐射后7 d,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下降,而2 g×kg-1×d-1和4 g×kg-1×d-1给药组Gly、GABA含量明显上升;30 mW/cm2微波辐射后7 d大鼠海马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损伤,表现为固缩神经元增多,线粒体肿胀空化,突触间隙不清、突触后致密物增厚。2 g×kg-1×d-1和4 g×kg-1×d-1给药组损伤明显较辐射组轻。结论 30 mW/cm2微波辐射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结构,造成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给予2 g×kg-1×d-1、4 g×kg-1×d-1抗辐灵对微波辐射所致的上述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00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辐射对照组(R)、抗辐灵1 g/(kg/d)组(S)、2 g/(kg/d)组(M)及4 g/(kg/d)组(L)。抗辐灵药物组每日1次灌胃给予抗辐灵溶液,连续给药14 d,给药后7d采用30 mW/cm2微波辐射大鼠1次,辐射时间为10 min。于给药7 d(辐射后6 h)、停药后6 h(辐射后7 d)、停药后7 d(辐射后14 d)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给药7 d(辐射后6 h),R组血清中AST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轻度水肿;与R组相比,S、M及L组大鼠血清中LDH和AST活性、心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均未见明显差异。(2)停药后6 h(辐射后7 d),R组大鼠血清中LDH和AST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纤维呈波浪状排列,线粒体肿胀,形态异常,血管内皮细胞胞饮小泡增加;S组上述指标与R组相似;M与L组大鼠血清中LDH和AST活性与R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清晰,血管内皮细胞胞饮小泡明显减少。结论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心肌酶异常和组织结构损伤;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 g/(kg/d)抗辐灵可能为防治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功率雷达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及防护。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微波辐照组、物理防护组、安多霖(低剂量)组、安多霖(高剂量)组、参力胶囊(低剂量)组和参力胶囊(高剂量)组,每组10只。辐照后1d,左心室穿刺取血,检测血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辐照组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 P〈0.05),各防护组无显著变化;安多霖(低剂量)、安多霖(高剂量)以及参力胶囊(低剂量)组的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P〈0.05),而辐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高功率雷达微波辐照能够对机体的血液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数计数、红细胞数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下降,安多霖胶囊、参力胶囊以及防电磁波辐射面料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护效果。此外,安多霖胶囊和参力胶囊还表现出一定的升高血小板计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梭织面料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辐射组、单纯辐射组、不锈钢纤维面料防护组和新型梭织面料防护组。采用30mW/cm。微波辐射15min,于辐射后6h-28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及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光镜观察大鼠脑组织结构改变;电镜观察大鼠脑超微结构改变。结果30mW/cm。微波辐射后2d、3d和14d,单纯辐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新型梭织面料防护组与假辐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锈钢纤维面料防护组与单纯辐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0mW/cm。微波辐射后7d,单纯辐射组大鼠海马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紊乱,新型梭织面料防护组与假辐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锈钢纤维面料防护组与单纯辐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0mW/cm。微波辐射后7d,单纯辐射组大脑海马神经元固缩深染,血管周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空化,内质网扩张,突触结构模糊,部分囊泡减少。新型梭织面料防护组大鼠脑组织损伤明显较辐射组轻,不锈铜纤维面料防护组大鼠脑组织损伤比单纯辐射组稍轻。结论30mW/cm。微波辐射可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结构,引起大脑海马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新型梭织面料对微波辐射所致的上述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其防护效果优于不锈铜纤维面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波辐射后大鼠窦房结组织结构的改变及其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0、5、10、50 mW/cm2的微波辐射120只二级Wistar雄性大鼠,辐射时间为6 min,分别于辐射后1 d、7 d、14 d、28 d、3 m、6 m活杀,取窦房结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光镜HE、Masson染色和图象分析技术,观察窦房结组织结构和胶原含量的改变。结果 (1)5 mW/cm2组大鼠窦房结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10和50 mW/cm2组于辐射后1 d,大鼠窦房结内见P、T细胞水肿;之后损伤逐渐加重,于辐射后14 d,窦房结内P、T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胞浆凝聚甚至核固缩;辐射后28 d至6 m,损伤呈逐渐恢复趋势,但6 m仍未恢复正常。(2)50 mW/cm2组于辐射后3 mP<0.05)和6 m(P<0.01)窦房结内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上述改变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10mW/cm2~50 mW/cm2的微波辐射可造成大鼠窦房结组织结构的损伤,且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