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鱼腥草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与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鱼腥草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鱼腥草注射液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气肿、小儿肺炎、病毒性肠炎、角膜炎、带状疱疹、湿疹、恶性肿瘤、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生殖器官炎症等均有较好疗效。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可作为一种抗病毒单味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液:危机欲来风满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月1日,SFDA发布了《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通告》,由于临床中出现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死亡的病例报告,鱼腥草系列注射液被绑上了公众和媒体的“审判台”。这一在业内引起强烈震动的“鱼腥草事件”,将众多企业推向风口浪尖的危机关头的同时,中药注射液产业似乎也“扩散性”地陷入一种危机公关的局势下。不良反应,成了一把高悬的达摩克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毁掉我国发展了几十年的中药注射剂,甚至危及到中药现代化的一系列成果。“跳出庐山看庐山”其实…  相似文献   

3.
鱼腥草注射液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鱼腥草是治疗痰热壅肺、肺痈吐脓之要药,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利尿、镇咳、解热等药理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注射剂疗效显著,被临床所常用。阐述鱼腥草注射液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湿疹中的应用,并通过对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检索《CNKI 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文章检索系统,收集了1994~2004年11月国内发表的鱼腥草注射液的有关报道,排除重复的病例,统计了111例不良反应情况,归纳其类型并结合临床给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临床引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类型及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1979~2010年),以“鱼腥草注射液”and“不良反应”or“治疗”or“病例报道”为检索式,下载全文.收录中国期刊文献全文97篇,包含54篇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和43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文献.结果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以皮肤损害、过敏反应、胃肠道损害最为常见,以速发型(30min)为主兼具迟发型,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结论 加强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完善药品说明书及规范临床的合理用药,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正确评价双黄连、清开灵、刺五加、茵栀黄和鱼腥草5种常用中药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1994~2008年国内文献报道的1 056例中药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归纳总结出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特征。结论:临床应加强对中药注射液的合理应用,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告:暂停使用和受理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类含鱼腥草或者新鱼腥草素钠的中药静脉推注剂。据监测,鱼腥草注射液等7类中药静脉推注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患者死者。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液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制剂,以及供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起效快,疗效确切。但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液品种越来越多,中药注射液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从“鱼腥草事件”到“刺五加事件”,再到最近的“茵栀黄事件”。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遭遇质疑,甚至有人认为应将之列为高风险药物。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中药注射液静滴引发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不良反应特点、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几方面,加以综述,旨在呼吁行业内合理规范的生产与使用中药注射液,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地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也会导致过敏?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像青霉素这样的西药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麻痹思想,才导致“鱼腥草注射液夺命事件”的发生(编者注: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在短短4个月中造成4名患者因过敏死亡)。除鱼腥草注射液之外,清开灵注射液也是基层医院使用较多的中药注射液,它的过敏问题同样值得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1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18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报道。了解其基本情况和文献研究趋势,为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安全警戒以及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国内文献检索到的18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报道进行分类调查。结果:18种中药注射剂涉及不良反应病例5816例。其中,刺五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最多,均超过900例(共占74.95%);双黄连、刺五加、鱼腥草和茵栀黄4种中药注射剂部分生产企业叫停,其ADR/ADE文献发表量与监管作用相辅相成。ADR/ADE多发生于>40岁年龄组,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30分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74.15%),死亡率0.17%(10例)。结论:临床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加强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和合理用药应是当前中药注射剂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文献、药典部颁资料,收集官方网站数据,综述了鱼腥草注射剂的原料、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的进展,分析了鱼腥草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的多方面原因,提出了鱼腥草注射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