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微波腔内热疗联合放射治疗鼻咽癌原发灶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微波腔内热疗联合放射治疗鼻咽癌原发灶的初步研究结果。48例T2~T4(其中T2、T3和T4分别有23、18和7例)的鼻咽癌患者在常规放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微波腔内加热治疗鼻咽部原发灶,每周1次,总共2次。每次热疗45 min,鼻咽腔内黏膜表面温度达43.3~45.5℃。全部患者均能耐受鼻咽腔内微波热疗,鼻咽腔内黏膜急性反应0、Ⅰ、Ⅱ、Ⅲ和Ⅳ度分别为0、64.6%、32.6%、2.7%和0。1年局部控制率CR 68.7%和PR 31.2%,同期单纯放疗配对45例的局控率为CR 57.7%和PR 42.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鼻咽腔内微波热疗联合放射治疗的结果显示可提高原发灶局部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内热疗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热增强比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腔内热疗联合放疗组35例(热放组)和单纯放疗组35例(单放组).热放组热疗采用915MHz微波热疗,肿瘤表面温度42℃~43℃,加热时间40分钟,每周1~2次,共4周.两组患者放疗方法相同.分别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计算热增强比.结果:热放组与单放组鼻咽癌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5.7%、31.4%,有效率分别为97.1%、77.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7.5%、81.8%,有效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鼻咽肿瘤消退1/2和全消退的热增强比分别为1.68、1.39.结论:腔内热疗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原发灶优于单纯放疗,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未见优势.  相似文献   

3.
Lin SJ  Pan JJ  Wu JX  Han L  Pan CZ 《癌症》2007,26(2):208-211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的后装治疗一般采用鼻咽腔内治疗的方法进行推量照射,适用于局部早期鼻咽癌.福建省肿瘤医院率先开展鼻咽旁插植技术,无颅底破坏的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后装治疗推量照射.本文分析腔内后装推量照射的远期疗效,探讨常规外照射的合适剂量配合后程超分割后装推量照射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年1月~2002年12月体外照射加腔内后装超分割推量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352例,体外常规放射治疗50~70 Gy后进行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推量照射,外照射后咽旁间隙肿瘤残留者配合咽旁区插植放疗.采用个体化鼻咽腔内施源器,超分割照射每次2.5~3.0 Gy,2次/天,间隔6 h,总剂量5~32 Gy,中位剂量17 Gy.结果:本组l、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91.3%、87.6%、84.7%.总体5年生存率Ⅰ、Ⅱ期88.2%,Ⅲ、Ⅳ期79.2%(log-rank检验,P=0.016);总体局控率Ⅰ、Ⅱ期94.1%,Ⅲ、Ⅳ期91.7%(log-rank检验,P>0.05).后组颅神经损伤32例(9.4%).结论:鼻咽腔内后装联合咽旁间隙捅植近距离放射治疗鼻咽癌取得良好的局控率和生存率,局部晚期鼻咽癌取得与早期鼻咽癌类似的局控率,咽旁间隙受累者咽旁插植增加颈动脉鞘区照射剂量,后组颅神经损伤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10%~18%患者在放疗结束后局部仍有残留,首次放疗后的局部复发率为10%~16%,因此减少局部复发、提高局部控制率是治疗鼻咽癌的关键。热疗与放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可增加放疗的敏感性提高局部控制率是目前大家所公认的,但如何能提高鼻咽腔局部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因目前尚缺少适合鼻咽腔结构的热疗辐射器而成为当前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笔者就课题组自行研制辐射器及动物模拟鼻咽腔热场分布的实验结果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PF方案治疗儿童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及疗效.[方法]27例儿童鼻咽癌患者先给予PF诱导化疗1周期,然后实行放射治疗DT55~60Gy,放疗后再给予PF方案辅助化疗2周期.[结果]有效率(CR PR)100%,CR 5例,PR22例,1、3、5年生存率为100%、74.1%、66.7%.[结论]放疗联合PF化疗方案治疗儿童鼻咽癌可降低放射治疗剂量,毒性低.  相似文献   

6.
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Ⅰ/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与急性放射反应.方法 42例鼻咽癌常规分割照射46~54Gy/23~27次后,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5~3.5Gy/次,4~5次/周,共8~12次完成.两阶段肿瘤总剂量为72~79 Gy.结果 42例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治疗耐受性良好,口腔黏膜反应(按RTOG标准)Ⅰ级26例、Ⅱ级15例、Ⅲ级Ⅰ例.放疗后6个月CR 83.3%(35/42),PR 16.7%(7/42),总有效率100%.1、2、3年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100%、95.2%、92.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4%、85.7%.结论 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耐受性良好,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1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热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根据病种不同,选用相应化疗方案治疗,同时采用NRL-001型内生场深部肿瘤热疗系统对病灶局部进行加温,加温至41℃~43℃,加温时间为60~90分钟,每例患者热疗5~20次,平均9次.[结果]158例中,CR9例(5.7%),PR77例(48.7%),SD 47例(29.7%),PD25例(15.8%),CR PR为54.4%.毒副反应主要为化疗所致的血象异常和消化道反应,热疗所致的反应少见.[结论]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有较好效果,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加同期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32例T3~4 N1~3M0鼻咽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定位方法和计划系统先进行左右对穿面颈联合野+中下颈、锁骨上区前后切线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剂量40 Gy/20次,4周;然后将面颈联合野后界前移避开脑干脊髓,其他边界不变,后上颈应用8~12 MeV电子线,中下颈、锁骨上区照射野不变,总量10 Gy/5次,1周;最后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进行肿瘤加量,4 Gy/次,3次/周,共5~8次.在放疗第1、22、43天接受顺铂每日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5-氟尿嘧啶每日50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同期化疗.结果 32例中,12例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NC),总有效率(CR+PR)为90.6%.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3.8%,84.4%,71.9%,4年局部控制率为97.9%.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加同期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能耐受.  相似文献   

9.
24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02年1月~9月,24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剂量60Gy/30次/6周.[结果]24例患者近期有效率(CR PR)83.3%(20/24),1、2年生存率为91.6%(22/24)、79.2%(9/24).放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头痛9例(占37.5%),发生脑水肿7例(占29.2%),经脱水治疗后好转.无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结论]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扩大的局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1、2年生存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60)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鼻咽癌长期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分析6 0 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鼻咽癌的长期疗效及晚期放射性并发症。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1年 6月至 1 988年 1 2月采用6 0 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鼻咽癌 64例。本组病例都随访 5年以上 ,失访者作死亡统计。结果 :本组病例 5年局部控制率为 82 .8% (5 3 /64)。 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75 .0 % (4 8/64)和 68.8% (4 4 /64)。鼻咽局部复发 6例 ,远处转移 8例、鼻腔骨肉瘤者 1例。晚期放射并发症 ,鼻腔死骨形成 1例 ,软硬腭骨穿孔 4例。结论 :后装腔内放射治疗适当减少鼻咽癌外照射剂量 ,增加鼻咽腔内加量照射。适应于鼻咽早期原发肿瘤和鼻咽癌外照射后鼻咽腔内残留病灶。为了减少鼻咽腔内晚期放射性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改进鼻咽施源器  相似文献   

11.
放疗同步H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顺铂 羟基喜树碱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9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以顺铂 羟基喜树碱化疗的同期放化疗组(CRT)和单纯放疗组(RT),两组均采用60Co-γ线或加速器照射,鼻咽部Dr68Gy~78Gy/7~8W,颈部DT50Gy~74Gy/5~8W,CRT组于放疗第1天起同时采用顺铂 羟基喜树碱化疗.[结果]放疗后颈部肿块残存率CRT组为14.9%,RT组为37.0%(P<0.05).CRT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57.4%;RT组分别为47.8%、3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鼻咽部3年复发率CRT组为8.5%,RT组为30.4%,颈部复发率CRT组为6.4%,RT组为26.1%.3年远处转移率CRT组为14.9%,而RT组为47.8%,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顺铂联合羟基喜树碱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毒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加热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放射治疗+热疗组(热放组)33例和单纯放射治疗组(单放组)33例.两组的放射治疗方法一样:全盆照射+盆腔四野照射+腔内后装放疗.热放组采用了射频深部热疗和微波腔内热疗,热疗每周1次至2次,直至放疗结束.每次热疗均在放疗后30分钟内开始.结果:热放组和单放组的局部控制率(CR)分别为84.8%和60.6%,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2年的生存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3年生存率分别为84.8%和63.6%,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治疗结合热疗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原发灶热疗对颈淋巴结转移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敬波  陈成钦 《中国肿瘤》2004,13(4):252-254
[目的]观察鼻咽癌原发灶局部热疗后对颈淋巴结转移灶的影响.[方法]9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年龄、性别、T、N、M共5个因素配对分为热放组与单放组.两组均常规放疗,热放组患者每周做1~2次鼻咽腔内微波热疗,两组中各28例治疗前后做了细胞免疫功能检查.[结果]热放组原发灶肿瘤完全消退率提高的同时,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消退率也较对照组高,分别为78.95%与55.26%,P<0.05.热放组治疗后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而单放组NK活性与淋巴细胞转换率却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原发灶进行腔内微波热疗能提高放疗时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消退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02—2006年收治的32例复发鼻咽癌进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3.0~3.5 Gy/次,隔日照射,总剂量48~56 Gy/15~18次。结果总有效率(CR PR)84.4%(27/32),其中完全消退(CR)53.1%(17/32),部分消退(PR)31.3%(10/32),肿瘤稳定(NC)15.6%(5/32)。结论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在临床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放射治疗 )是鼻咽癌外照射的补充手段。我们从 1996年2月~ 1999年 9月 ,对鼻咽癌患者外照射 (DT5 6~ 60Gy)后行CT复查 ,显示咽旁间隙有肿瘤残留的 10 2例患者 ,采用腔内后装和咽旁间隙插植联合放射治疗 ,提高了鼻咽癌患者咽旁间隙的照射剂量 ,弥补了咽旁间隙剂量低的缺点。本文着重介绍模拟定位技术在咽旁间隙插植中的应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我科从 1996年 2月~ 1999年 9月 ,共收治 10 2例鼻咽癌患者 ,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其中男性 64例 ,女性 3 8例 ,年龄 2 1~67岁 ,均…  相似文献   

16.
杨毅  李高峰  李文亮  李娅 《中国肿瘤》2005,14(10):696-697
[目的]探讨短程冲击放射疗法治疗肿瘤转移性脊髓压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肿瘤转移性脊髓压迫症患者(肺癌14例,乳腺癌10例,前列腺癌4例,鼻咽癌3例,食管癌1例).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6MV-X DT3Gy/次,1次/日,5次/周,总剂量DT36Gy~42Gy/12~14次/2.5~3周.[结果]疼痛缓解、运动功能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7.5%(28/32)和78.1%(25/32),截瘫者有效率0(0/3),持续导尿者有效率33.3%(2/6).[结论]短程冲击放射治疗转移性脊髓压迫症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和保留神经功能,但对神经损伤严重者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复发性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56例复发性鼻咽癌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部剂量50~70Gy/36~52d(中位64Gy/44d).结果 全组病例随访3年以上.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鼻咽部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8.2 %、44.6%和53.6%.复发间隔时间>2年和复发临床分期T2期者,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高(P<0.05);再程放疗剂量≥60Gy者,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优于<60Gy.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复发性鼻咽癌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复发间隔时间、复发临床分期和再程放疗剂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评价超分割外照射加立体定 向适形放射剂量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临床疗 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1999~2002年收治的 14例复发鼻咽癌进行超分割外照射(1.3Gy/次, 2次/d,总剂量42~60Gy)加立体定向适形放射 推量(4Gy/次,隔日照射,共10次,总量20Gy) 的临床研究。结果:总有效率(CR+PR)85.7% (12/14),其中完全消退(CR)64.3%(9/14),部分 消退(PR)21.4%,肿瘤稳定14.3%,2年总生存 率57.1%(8/14),无瘤生存率42.8%(6/14),靶 区肿瘤控制率为78.6%(11/14)。结论:超分割 外照射加立体定向适形放射剂量治疗局部复发 鼻咽癌在临床上是可行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SRT)加量照射对鼻咽癌局部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1 6例鼻咽癌初治患者 ,常规外照射 64~ 72 Gy后 ,给予 SRT鼻咽部加量照射 1 2~ 2 5 Gy/3~ 5次。结果 随访 6~ 2 4月 ,1例失访 ,1例 1 4月后死于鼻咽大出血 ,局部控制率为 1 4/1 5例。患者口干、口腔粘膜反应等放射反应较单纯外照射无明显增加。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鼻咽癌常规放疗后局部加量照射 ,能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 ,放疗并发症并无增加 ,是提高鼻咽癌疗效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试验采用诱导化疗,方案:DDP 100mg,第1天,采用水化,5-Fu 500mg/m2,1~5天,化疗2个疗程.放射治疗,鼻咽剂量:70-74Gy/35~37次,共7~8周,颈部淋巴结剂量60~70Gy/30~35次;颈部预防量46~50Gy.结果1995-1997年共有134例鼻咽癌进入研究,诱导化疗加放疗组(综合组)65例,单纯放疗组(单放组)69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60%和31.9%(P<0.01),鼻咽局部控制率和颈淋巴结转移控制率分别为69.2%和56.5%(P<0.05).综合组急性毒性反应较单放组重,但可以耐受.结论PF方案诱导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局部区域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