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闫洪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56-557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强心、扩血管、利尿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加用进行,为期6个月,观察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44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率为63.6%。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实,恰当地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病死率。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已获得充分肯定。CHF治疗指南中已将其列为心功能稳定时CHF治疗的一线用药。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对提高ACEI及β-受体阻滞剂达标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生脉饮口服液,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达到目标剂量者ACEI为87.5%,β-受体阻滞剂为70%;对照组达到目标剂量者ACEI为70%,β-受体阻滞剂为50%。结论心衰治疗中加用生脉饮能够提高患者对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从而提高ACEI及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达到目标剂量的比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传统常规治疗即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疗法,已被以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为主的新的“标准治疗”所取代,其标准药物包括: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地高辛。临床最新推荐:有液体潴留的全部心衰患者应用利尿剂;ACE抑制剂适应于全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除非有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用于无液体潴留、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子。心力衰竭本身伴随着胰岛素抵抗和新发生糖尿病,与没有心力衰竭的冠心病相比,有中、重度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在8年的随访中糖尿病发生率增加1.7倍。尽管大量证据证实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有益,但在既往有心血管事件病史和心力衰竭的糖尿病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仍未得到充分应用。本试验选择在糖尿病心力衰竭人群应用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β-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病例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慢性心衰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选1 238例,门诊病例427例,住院病历811例。临床诊断依次是冠心病(43.8%)、高血压性心脏病(16.7%)、风湿性心脏病(14.7%)、肺心病(8.8%)、扩张型心肌病(6.8%)等。入选病例心功能以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治疗药物在应用硝酸酯类、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的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结论慢性心衰住院病例的治疗药物传统以利尿剂、硝酸酯制剂和洋地黄制剂等为主,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逐年增加,但仍未达到"指南"的要求,须不断更新治疗观念,使更多的心衰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美托洛尔治疗现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3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者的功能明显改善。结论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尚需进一步重视及加强。  相似文献   

8.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的一种重症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它的治疗随着对其发生机制的不断认识,尤其对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室重塑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的认识,心力衰竭的治疗概念也发生了大的转变,β受体阻滞剂由原来心力衰竭治疗的禁忌症转变为适应症,是药物治疗观念的一大突破,并被列入治疗指南。卡维地洛作为新型β受体阻滞剂,具有多种受体阻滞作用,并有良好的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使其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更多的优势。本研究主要观察了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耐药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对外周血浆肾素及利钠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心钠肽(ANP)及脑钠肽(NBN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利尿剂 地高辛)和卡维地洛组(常规治疗药物 卡维地洛),随访1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二组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PRA、ANP及N-BNP水平.同时使用核素心室显像测定心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患者外周血中PRA、ANP及N-BN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ANP及N-BNP水平在卡维地洛治疗前与LVEF负相关,在卡维地洛治疗后与LVEF密切相关,但PRA水平与LVEF无关.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外周血中PRA、ANP及N-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外周血中ANP及N-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仍可用于指导心衰患者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及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他为对照组(16例),美托洛尔组(19例)及卡维地洛组(17例),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口服,卡维地洛组加用卡维地洛口服,随访3个月,心功能改善二级以上为显效,改善一级为有效,无改善并恶化为无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美托洛尔组有效率89.4%,卡维他洛组有效率88.2%,美托洛尔及卡维地洛组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但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心衰预后,美托洛尔及卡维地洛疗效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11.
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表现出较一般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更有效的抗心力衰竭作用。此外,卡维地洛在治疗心肌梗死、高血压等方面均显示了独特的作用和疗效。本文综述了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裴立凯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47-1847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广泛应用,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所有资料均提示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改善心室重塑,并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3月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β受体阻滞剂在52例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病晚期常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因心衰恶化的住院率及死亡率仍然较高。众多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可以改善左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  相似文献   

14.
卡维地洛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在一些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卡维地洛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本文介绍卡维地洛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了肯定,是心力衰竭的标准药物分类治疗之一。我院收集了1999~2003年30例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了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的疗效,我科从1996—1999年对36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metoprolol)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治疗对象:36例患者(病例来自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均经充分抗心衰(包括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仍无效的严重CHF。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3岁,平均58岁;心衰病程1~5a。心功能(按NYHA分级)级7例;级29例。冠心病9例,高血…  相似文献   

17.
刘洋 《中国实用医药》2013,8(5):188-189
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人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故越来越多的医师遇到很大困惑:β受体阻滞剂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用药,可拮抗心衰时交感神经的兴奋,改善预后,但同时可导致支气管痉挛,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时该如何选用呢?我们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卡维地洛药理及其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维地洛是一种新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新型有多种药理活性的药物,具有β和α1,受体阻滞作用,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高浓度时有钙拮抗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有调节代谢紊乱、阻止平滑肌细胞增值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因此,卡维地洛不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还能够逆转心血管重构,有利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再狭窄等疾病的治疗。1991年美国FDA批准使用,取得满意效果,近年来对卡维地洛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现就其药理及在治疗慢性心衰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利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2):99-1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交感系统过度激活有关。近年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其中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能同时阻滞β1、β2及α-受体,而且无内源性高活性,疗效更加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β-AR)密度和β1-受体基因(β1-A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β-AR和β1-AR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非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35例)、美托洛尔治疗组(34例)和卡维地洛治疗组(35例),2个月后复测β-AR和β1-AR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心衰组β-AR密度和β1-AR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Ⅳ级患者下降更明显(P〈0.01)。冠心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美托洛尔治疗组β-AR密度和β1-A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卡维地洛治疗组和非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P〈0.01),卡维地洛治疗组与非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心衰时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密度和β1-AR mRNA表达水平下调、下调幅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与病因无关。应用美托洛尔能明显上调β-AR密度和β1-AR mRNA表达水平,卡维地洛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