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全面观察分析尘肺的病变,尤其是X 线和病理形态的对照,采用肺大切片是必须的。我们通过肺大切片的制做,总结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肺大切片的制做,主要是明胶浸泡、包埋、切片、染色、及用滤纸(或绘图纸、聚酯薄膜、玻璃)进行贴片。1.冲洗:肺脏经气管内灌注10%福尔  相似文献   

2.
王洪云  陈姿 《临床荟萃》1997,12(10):449-450
胸膜间皮瘤,因起病隐匿,临床及X线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肺及胸膜其它疾病,确诊需组织学检查,为能早期诊断,现将我院26例(胸膜活检18例,肺及胸膜手术标本8例)经病理证实为胸膜间皮瘤的病理所见及X线表现与常用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并结合文献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肺部的侧支通气早有研究。本文报道肺段支气管以上的肺癌177例,经手术、病理、X线对照,探讨侧支通气与肺癌X线表现的关系,目的是进一步认识肺癌的X线表现,提高肺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倒钩钢丝置入引导切取活检术(stereotacticmammographyneedlelocalizedbiopsy,SNLB)对乳腺隐匿病灶(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行SNLB活检病例,所有病例均为临床触诊阴性,X线片上发现可疑改变但不能定性的病灶,将活检标本病理结果与X线表现进行对照。结果乳腺X线片上表现为细沙样簇状钙化18例;孤立的结节8例:局限性致密或结构紊乱7例;放射状毛刺影4例。SNLB活检组织标本病理结果中良性病变26例、恶性病变11例,其中包括导管原位癌4例。结论SNLB可准确诊断NPBL的性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X线非典型肺曲菌病纤支镜下所见与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纤支镜检查对以X线非典型肺曲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X线非典型肺曲菌病的纤支镜下所见及病理结果作对照观察与分析。结果:29例患者以咳嗽、发热、反复咳血痰及不等量咯血临床症状为主。X线表现以支气管及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不张多见,无明显曲菌球X线影象特征。纤支镜所见,病变气管内壁呈炎性息肉样突起,官腔呈裂隙状狭窄及阻塞,所有病例纤支镜活检及刷检物进行病理及细胞学检查,均为侵性炎性肉芽组织及大量曲菌丝体、抱子和坏死组织。结论:X线非典型肺曲菌病,起病隐匿,X线表现复杂多样互无特异性,极易误诊。此病经胸部X线及CT扫描结合纤支镜与病理细胞学的联合检查对继发此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围型小肺癌:瘤—肺界面的HRCT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32例的瘤-肺界面进行了HRCT与病理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术前有HRCT扫描,术后标本充气后HRCT扫描,然后行Heisman法固定48-72小时,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对照观察术前,术后标本HRCT及组织学切片,结果表明HRCT精确反映瘤-肺界面的大体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肺外转移的机智,与典型的X线及CT表现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对50例经X线、CT诊断为肺癌肺外转移的病例进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分析。结果: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均符合肺癌肺外转移的病理机制。结论:掌握肺癌肺外转移的病理学机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给正确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带来了方便,对指导肺癌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查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肺部曲首球病多维发于肺空洞性疾患[1],因其临床及X线表现不典型,痰曲尽自检出率较低,而易误诊。为探讨其误诊因素,现将我院经手术后病理所见与X线对照观察的20例,并结合文献作一分析。1临床资科1.1性别年龄男12例,女8例,年龄16~67岁,平均42岁。1.2主要临床表现及误  相似文献   

9.
王文阁  关心 《临床医学》2003,23(1):50-50
本组25例患者胸片或胸部CT显示肺周边型病变,经采用X线电视透视下的引导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肺活检(TBLB),取得了满意的病理标本,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矽肺兔模型,探讨经胸肺超声评价矽肺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非暴露法经气管注入二氧化硅粉尘(实验组),同样的方法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造模2个月后,行经胸肺部超声检查,根据肺超声声像图表现(B线、胸膜线表面情况、胸膜线厚度、胸膜下改变)进行评分,2 d内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随后取兔肺组织进行病理标本制作,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肺超声评分与胸部X线平片分级呈正相关(P0.005)。结论经胸肺超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矽肺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发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颈椎病病理机制问题的讨论已有大量报道,近年来CT及磁共振的临床应用,扩大和丰富了颈椎病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100例X线平面,斜位片,过伸,过屈片对照分析,较为深入的了解颈椎病的发病及其X线征象的病理基础,为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下面我们将颈椎各部分的正常解剖与病理改变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肝硬化伴肝肺综合征X线表现意义。材料与方法:分析经临床诊断为肝肺综合征,有完整资料的31例X线胸片。结果:肝肺综合征病理改变和X线征象形成关系密切。肝肺综合征X线表现与肝硬化所致心肺X线改变往往同时出现。部分X线表现如两下肺间质性改变、斑点影与粟粒点影对肝肺综合征有相对特异性。结论:及时、准确认识肝硬化与肝肺综合征X线表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03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肺错构瘤病例的X线征象分析,讨论了肺错构瘤的X线征象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各种K线检查方法在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CT导引弹簧式活检针经皮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线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大大提高了对肺周围型肿块的病理诊断率。过去多采用针吸活检,但针吸活检因获取的标本小,有无法弥补的不足。我们于2000∽2004年在CT导引下选用弹簧式活检针经皮肺穿刺针对156例病人进行了活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与X线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实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年开展的经皮肺穿刺活检资料,采用列表方式及图片对照,分析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别在CT、普通X线导向下操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结果:53例患者中,45例使用CT导向,8例使用普通X线导向。CT组的诊断符合率95.35%,普通X线组的诊断符合率83.33%,无一例气胸发生。结论: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较普通X线导向更安全,病人几乎无痛苦,能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肺胀各证胸部平片X线征像及与血气分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胀各证候胸部X 线平片征像的规律性及与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法,将107 例肺胀患者和28 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肺胀患者的膈肌动度、肺容积差、胸廓前后径与横径之比、右下肺动脉、肺纹理及胸肺疾病等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肺胀是以肺气虚为发病基础,继而累及脾肾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均有以上各指标的不同程度的改变;各型肺胀患者有不同的X 线征像,且反映出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并将此结果与血气分析各指标对比研究,X 线征像所反映的病理改变被血气分析所反映的病生理改变所印证。结论:本研究为中医对肺胀各型辨证提供了胸部X 线平片征像的客观依据,并指导肺胀的临床诊治。将肺胀的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的病理相结合,沟通中西医的理论,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推动中医发展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病理及X线表现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74例乳腺癌,将X线所见按肿块、钙化、结构紊乱、局限性或弥漫性密度增高以及相关征象进行描述。结果:乳腺癌X线表现为肿块者126例(72.4%),钙化110例(63.2%),结构紊乱88例(50.6%),局限性或弥漫性致密影者33例(18.9%),血管增粗、增多者51例(29.3%)。结论:乳腺癌X线特征与病理基础密切相关。通过病理与X线特征对照分析,可准确判断X线特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肺良性肿瘤。已往国内文献常将其归类于肺炎性假瘤的一个类型。而近年国内外作者通过对该病变的组织学、免疫及电镜观察等临床病理研究,进一步证实它是真性肺内良性肿瘤。现就我院自1980~1995年以来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的X线胸片及CT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标本制作方法:在制作全肺病理大切片的同时,先将明胶包埋冰冻或石腊包埋的肺切块(1~1.5厘米厚)略行修理,使切面大体平整,然后切取厚500微米左右(视上肺病变程度而定)的大切片1~2块即可,余下肺块作常规大切片用。将所切取的大切片置于30~40℃左右的温热水中溶去明胶或石腊,清水漂洗干净,取佳者或平整面向上,展贴在略大于标本的X线废胶片(去除药膜的无底色者)或薄有  相似文献   

20.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疾病,现将我院B超与X线检查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及病理活检等证实的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报告如下.患者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0~78岁,有石棉接触史者3例.超声检查采用TOSHIBASAL-22型及ATL-Apogee 800型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3.5MHz,X线检查采用岛津200mA X光机.B超及X线检查结果与病理分类对照见附表.B超诊断及X线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0%(9/15)、53.3%(8/15).B超与X线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3%(1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