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医用过程中委婉语的运用。医用委婉语是医护者在一定条件下违背合作原则所选择的交际方式,只有从背离合作原则这一角度出发才能识别说写者的真实意图,医护人员适当的使用委婉语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委婉语因与民族文化、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密切联系,其翻译一直是英译研究中的难点。以关联-顺应模式为指导,对认可度高、有权威性的两译本中的具体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内经》中委婉语的翻译对策:注重中医文化特色时可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为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可在概念上对等转化、合理意译;委婉语含义与西医术语对应时宜简单直译,旨在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丰富和完善中医英译。  相似文献   

3.
除石女外,凡女子一生中都要有月经,因而月经系常用语;月经往往与性事相关,因而又多委婉词。有关月经的名称因之而多。  相似文献   

4.
<正> 在《内经》中,岐伯回答黄帝之问时,由于受到君臣关系的影响,常常采用委婉的修辞手段.对黄帝提的问题中的错误,往往不直接指出,而是含蓄地、委婉曲折地把正确的观点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学习时,要从歧伯所答的字里行间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切勿拘泥于黄帝的某一句话. 如《素问·痿论》:“黄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如果我们不认真地分析岐伯的全部答案,就会以“治痿独取阳明”为宗旨,这样恰恰丢掉了《内经》的本意.试看岐伯是如何回答的,“岐伯  相似文献   

5.
沈艺 《中医教育》2013,(6):30-32
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2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在日常用语和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并不鲜见。正确认知、理解和应用语码转换对于我们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码转换的实例分析,强调正确认识和使用语码转换能起到补救、强调、委婉、活跃气氛、幽默等积极作用;指出教师要善于运用语码转换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讨论及学习的兴趣;最后提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发挥语码转换促学促教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居住有140万侗族,主要分布州内的黎平、从江、天柱、三穗、剑河等县。侗族民间有不少人从事侗医药,各村寨里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草药医。他们治病,有用复方治病者,有用单方治病者,有单味药治疗多种常见病症,而且效果都比较好。现将我们收集到的侗医用单味药治多病症的经验简介如下。1蒲公英侗语名:骂萨姑,别名:黄花地丁、降落伞。来源:蒲公英味菊科多开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全草。  相似文献   

7.
试谈<伤寒论>谵语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谵语是急性热病中病邪累及心神出现的一个症状.谵语者,语言狂妄也.如颠倒错乱,语出无伦,妄有所见,神志失常,谓呢喃而语也.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言差谬. 1 谵语病因病理 谵语之因,皆各有异,分而论之:有被火劫谵语者,有误汗谵语者,有下利谵语者,有下血谵语者,有燥屎在胃谵语者,有三阳合病谵语者,有过经谵语者,有邪伏少阳谵语者,有肝木乘脾谵语者,有亡阳谵语者…….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本质在于信息的跨文化传播。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反馈角度讨论可以检验翻译效果的好坏及标准的可行性。从语内反馈和语际反馈角度讨论,Chinese medicine(CM)应该成为"中医药"的英译标准,其保持了源语言文化的最大信息,遵循文化自信原则,语内传播和语际传播均能达到最佳效果,应当予以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9.
就修辞方式而言,《内经》中所运用多矣。诸如譬喻、代称、引用、井提、互文、夸饰、倒置、委婉、省略等,比比皆是。本文仅举《內经》运用修辞手法中易致误解处,探赜索隐,彰其本义。委婉在《內经》中,歧伯回答黄帝之问时,由于受君臣关系的影响,常采用委婉这一修辞手法。对黄帝提的问题中的错误,往往不直接指出,而是含蓄地,委婉曲折地把正确的观点表达出来。如《素问·痿论》:“黄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如果  相似文献   

10.
深厚的哲学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中医博大精深的"模糊"思维,中医典籍中普遍存在的模糊语正是中医"模糊"思维的外在表现。本文以李照国版《黄帝内经》英译本中模糊语为研究对象,在翻译适应选择论视阈下,从中医一词多义的模糊性、中医语言隐喻的模糊性、中医委婉语的模糊性以及中医虚指数词的模糊性4个方面,分析在充分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适应与之相对应的翻译生态环境,并选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在目标语世界中实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乃至多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以期为中医模糊语的英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联语与养生     
自古以来,我国文人中有不少人都是养生有道者,他们往往把自己在养生实践中的体会、乐趣和经验写进对联中,从这些联语中我们可以学到、找到他们的养生诀窍,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选取十例供朋友们欣赏、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整体观念、辫证语治为原则,采用健脾疏肝,固本涵木等治疗原则,用自拟降糖饮治疗糖尿病患者96例,总有效率达84%,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正> 1.治求其属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原文说:“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歧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目前把这句话作为一般的辩证论治原则运用,认为“治”就是论治,即确定治疗原则。“求”,寻求,推究之意,“其”指证候。认为“属是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北京中医研究院:《中医名词术语解释》第204页),“治求其属”就是说辨别疾病的一系列症状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射频针刀结合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8例,采用射频针刀结合医用臭氧治疗,参考《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临床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临床控制7例,好转2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7%.结论:射频针刀结合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医用化学是医学中职院校一门十分重要基础课,是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采用自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综合练习和定期考核等方法,对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医用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1.阴干暴干,采治时月,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度的采收加工原则。2.有毒宜制的炮制原则。3.治热以寒药、治寒以热药的原则。4.药物的七情合和,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的配伍原则。5.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6.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等,并随药性,不得违越的剂型选择原则。7.用药剂量,先起用量如高粱子,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的毒性药物之用量原则。8.根据病情确定服药时间(时间药疗学)原则。  相似文献   

1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造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 ZT医用胶技术复制 TA O动物模型 ,并与采用 ZT医用胶者进行效果比较。实验动物采用大白鼠 ,设立假手术组、ZT医用胶对照组及非 ZT医用胶手术组。术后取患肢标本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的检查 ,并对造模成功例数、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例数等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造模成功例数 ,ZT组及非 ZT组均与假手术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 .0 0 1 ) ,但前两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切口感染延期愈合例数 ,假手术组及 ZT组均与非 ZT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 .0 5) ,但前两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光镜及电镜检查显示非 ZT组的组织损伤小。非 ZT组造模方法成功率高 ,负效应少而轻 ,其科学性、实用性优于 ZT组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语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也."  相似文献   

19.
于恒 《吉林中医药》2008,28(7):540-541
人们出于畏惧或嫌恶的心理,对疾病、死亡、不洁事物等不直接表述,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词语来代替,称为讳饰.在中医药古籍中有大量"病"的讳饰词,这些词语由于是对病的委婉表达,往往造成阅读上的障碍,笔者对此进行探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其实者散而泻之”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宋俊生天津中医学院(天津300190)“其实者,散而泻之”一语,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为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原则,然对此经文注释虽多,但因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后学困惑难明之处仍多。笔者结合《伤寒论》有关条文,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