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后世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无不滥觞于此,故《本经》一直被奉为药学的经典著作。然原书已佚,其内容辗转保存于历代本草著作之中。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本经》各种版本,均为后人从历代本草著作中所引用的《本经》内容而辑成的,所以称为《本经》辑本。自南宋以后,开始了有《本经》的辑佚本[’j。最早辑《本经》者为宋代的王炎(1138~1218)L‘,《本草正经》为《本经》最早的辑本,然该辑本亦散失了。现存的辑本,孙氏[‘:介绍了三类15种刊本,尚氏“’介绍了9家26种版本。这些…  相似文献   

2.
论古医籍辑佚(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清代官方辑佚之外,明、清至今,辑录或补辑古医书者不下数十家。兹以所辑医书为目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神农本草经》原书早已失传,但是它的内容,通过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苏敬《新修本草》、马志等《开宝本草》、掌禹锡《嘉祐本草》等被保存在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最早辑《神农本草经》的是宋代王炎,惜该辑本没有传下来,仅有一序留存于王氏《双溪文集》中.现存的辑本有九家(共26种版本),兹列举如下:一、卢复《神农本草经》(简称《卢本》),不分卷,成书于1616年,1种抄本,2种刊本.二、孙星衍、孙冯翼合辑《神农本草经》(简称《孙本》)3卷,成书于1799年,1种抄本,7种刊本.三、顾观光《神农本草经》(简称《顾本》)4种刊本.四、王闿运《神农本草经》(简称《王本》)3卷,附本说1卷,成书于1885年,1种刊本.五、姜国伊《神农本草经》(简称《姜本》)1  相似文献   

4.
清代康熙年间医家、戏曲作家过孟起,业儒擅医、兼通戏曲,属"苏州派"昆剧作家群成员,曾与朱素臣、盛国琦合撰传奇剧《定蟾宫》。过氏对于医药学贡献更著,编撰《吴中医案》,重刻《仙传痘疹奇书》,尤其辑佚的3卷本《本草经》是清代《神农本草经》之最早辑本。过孟起的相关研究至今不多,尝试对其生平及所涉领域进行探讨,以冀为学界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田艳霞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772-1773
《医林一致》是清代骆登高辑著的一本综合性医书,刊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骆登高,江苏暨阳人,清代医家,他广集各家学说,结合数十年临证心得编撰成此书,共五卷,47种病症。每种病症之后皆附有医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当时即被人誉谓"得此书如得一医",曹寅所藏医书中即有此书。目前全国留存下来的刻本、抄本只有七本,无现代校注本出版。  相似文献   

6.
三、古医篇辑佚的方法与步骤清代学者辑佚古书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学习、分析、总结他们的辑佚经验,可作为古医书辑佚的借鉴。根据前人的实践经验和已有的辑佚古医书成果,将古医书辑佚的方法、步骤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辑佚对象要辑佚古医书,首先要确定被辑者是否为佚书,以免所辑者尚有传本,白费功夫。确定佚书的方法,一是检阅书目,二是访求实物。一般古书,历代公私书目多有著录,若发现前代书目已收,而后代书目未著者,则有可能为佚书。仅据书目本著,尚不能断定某书为佚,还须访求其实物。前人访书范围甚广,南宋·郑樵…  相似文献   

7.
三、古医籍辑佚概况(沿革及现状)南宋学者郑樵《通志·校雕略》中有一篇《书有名亡实不亡论》,为古书辑佚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还以已佚古医书为例,提示了古医书辑佚的线索,其略云:“书有亡者,有虽亡而不亡者。……(名医别录)虽亡,陶隐居已收入(本草);(李氏本草)虽亡,唐慎微已收入(证类)。……(李氏本草拾遗)、删繁本草)、(徐之才药对)、(南海药谱)、(药林)、(药论》、(药忌)之书,(证类本草)收之矣;(肘后方)、(鬼遗方)、(独行方)、(一致方)及诸古方之书,价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中尽收之矣。…  相似文献   

8.
<正> 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其辑文主要来自《证类本草》(以下简称《证类》)白字本草经文。孙氏在他的辑本《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华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吴普修订的《神农本草经》。就是孙氏所辑的《神农本草经》,因此孙氏在其书名下,题署吴普等述。笔者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兹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官方组织修订的大型本草著作,其内容丰富,对后世本草著作影响深远,历代本草著作多收录其条文。其原书自宋以来已亡佚,历代亦未见其完整辑本传世,但原文散见于后世本草著作之中,敦煌出土文献中幸得残本,为成功辑佚该书提供了可靠的素材。今对尚志钧先生辑本唐·《新修本草》进行剖析,以期能初步探究尚辑本的学术成就,为本草辑佚学术研究以及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太平御览》引用了《神农本草经》大量佚文,孙辑本《神农本草经》可谓运用《御览》辑佚《本经》的范例。孙氏将《御览》作为重要材料,对底本文字进行了详细的考校,在《本经》辑佚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如考订药名用字、考证《本经》经文、补充或考校《吴普本草》佚文、重视《本经》及《吴普本草》相关佚文的收录。孙辑本为类书用于辑佚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绝好的样板,是古医籍整理的宝贵经验。孙辑本的成就证明,《御览》对于辑佚具有重要价值,有待于更进一步地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十八反”平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十八反”平反朱良春述(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南通226001)何绍奇整理2(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开发区北京100093)药有相反,其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序例》(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所辑出者)。五代时韩保升《蜀本草》指出:“相反者十八种”,...  相似文献   

12.
一、书名《本草图经》,是指药图与说明文合一而言.《本草纲目》卷一序例“历代诸家本草”,所列本草书名有42种,其中第23种,即是本书.李时珍题作《图经本草》.但《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卷一序例上收载本书序,题作《本草图经序》;卷十狼把草条,有掌禹锡谨按云:“书于《本草图经》外类篇首云”;卷末收载宋代民间药,亦题《本草图经》本经外草类七十五种,《本草图经》本经外木蔓类二十五种.据此可知,苏颂当初编纂此书时,用的书名是《本草图经》,而不是《图经本草》.由于《大观》、《政和》流传远不及《本草纲目》广泛,因此一般文献引用此书皆题《图经本草》.为着恢复苏颂编著此书原始用名.笔者辑校本仍采用《本草图经》为正名. 二、特点 1.内容特点该书内容广泛而充实,科学性强,合辨药与用药于一书,“叙物真滥,使人易知;原诊  相似文献   

13.
一、李景荣先生等在卷一第一《本草》下校释④说:“《本草》,即《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不确。根据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包括语言文字),都有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开始撰辑于战国时代,历经秦汉诸医家的补充,最后冠以“神农”,成为今天我们还能见到的《本经》。其成书至迟不会晚于东汉。全书共一万余言,计分四卷(一说三卷)。首卷为序例,概括“本草学”的基本理论。以下三卷,分上中下三品,叙述药物三百六十五种,详记各药名称、性味、主治等项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吴普本草》(简称《吴普》)是魏时吴普撰,原著早佚。至今此书已有三种辑本,最早是清时焦循所辑,仅有手稿本存世。焦辑本有较多失误和不足,如将《甄氏本草》的内容作《吴普》内容收录等。尚志钧先生辑复的初稿本已于1983年油印在内部交流,后与其他学者合辑本于198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下称“尚本”)。王叔民先生辑本收入《华佗遗书》中由华夏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下称“王本”)。  相似文献   

16.
<正>1汉代本草概况汉代本草,见存者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1.1综合性本草类《药论》,西汉·公乘阳庆传,见《史记·仓公列传》。《神农本草经》3卷,见《隋志》,张华《博物志》。《神农本草经》4卷,见陶弘景《集注序》。《神农本草经》4卷,《雷公集注》,见《隋志》。  相似文献   

17.
缪希雍(1546一1627年),明医学家,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寓居浙江长兴,后迁居江苏金坛。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现存三部,即《神农本草经经疏》30卷、《本草单方}19卷、《先醒斋医学广笔记》4卷。  相似文献   

18.
陈修园(公元1753—1823),名念祖,福建长乐人,为清代名医。陈修园热爱祖国医学,以继承、发扬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己任,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终身。他善于继承整理古典医籍,功力深厚,涉猎广泛,并搏取众长,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因而自成一家。著述颇多,但业经肯定者仅《南雅堂医书全集》(即《陈修园医书十六种》170万字左右),包括《灵素节要浅注》十二卷,《金匮要略浅注》十卷,《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  相似文献   

19.
张晓丽 《江苏中医药》2009,41(11):59-60
《医学薪传》是清代名医凌奂所著的医学专科目录。凌奂(1822—1893年),清代名医,原名维正。字晓五,晚号折肱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为人治病,不言劳,不责酬,贫病者,免费施以药,而临证慎思明辨.用药一丝不苟.足为后学师法。凌氏书斋名“饲鹤亭”,藏书万卷。凌奂著有《医学薪传》一卷、《饲鹤亭集方》二卷(1892年)、《外科方外奇方》四卷(1893年)、《凌临灵方》等。凌奂在行医之余,广搜汉唐以来的名医书方,穷究其理,藏书万余卷.晚年讲课授徒,  相似文献   

20.
《本草经》体例考──辑复《神农本草经》研究之五成都中医学院王家葵(524001)在《本草经》各家辑本中,关于《本草经》的体例问题,如卷数,药物在每卷中的排列次第,是否按玉石、.草木、虫兽分类,以及各论中药功效的叙述顺序等,各辑本分歧很大,分别讨论如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