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主动脉及其大血管分支解剖变异不仅在外科领域中极为重要,而且可以解释某些病例的临床症状,如变异的锁骨下动脉造成的食管受压症状等。 作者5年来共做了819例动脉造影术,仔细观察了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解剖位置,尤其是头臂动脉,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起源。 结果:705例中有629例(89.2%)显示了正常的解剖位置,即从右向左为头臀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分别起源于主动脉弓,76例(10.8%)有解剖异常,概括为7种不同类型的变异,其中最常见的是52例占68.4%为大臂动脉与左颈总动脉共干分出;其次18例占23.7%为左颈总动脉由头臂动脉分出。其他的变异是2例双头臂动脉;1例异常的右锁骨下动脉起于左颈总动脉的内侧面;1例左椎动脉在头臂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起于主动脉弓;1例头臂动脉与左颈总动脉共干分出,伴有左椎动脉在头臂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起于主动脉弓;1例左右锁骨下动脉共干分出,伴有右颈总动脉在左颈总动脉远侧起于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介入中的血管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贾晓军  陈阳  张猛  杨珩  周华东 《解剖与临床》2008,13(4):227-230,236
目的:通过血管介入法,观察脑动脉及其相关血管的变异类型,为临床神经介入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090例脑血管病患者,常规行全脑四血管造影检查,分析总结常见血管解剖变异。结果:1090例患者中,发现主动脉弓上分支血管变异353处(32.39%);其中头臂干迂曲常见,占65.72%(232/353),其次为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共干发出16.43%(58/353)和左颈总动脉自头臂干发出11.05%(39/353)。后交通动脉自颈内动脉发出处呈“漏斗”样扩张占23.32%(128/549)和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低下或缺如占27.68%(152/549)。小脑后下动脉发自枕大孔下方(椎动脉颅外段)占35.33%(124/351)。结论:主动脉弓上分支、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存在着多种血管解剖变异。本研究对提高脑血管介入手术成功率和诊疗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对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女性,53岁)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脑血管造影时,偶然发现双侧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以及迷走的右锁骨下动脉变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此种变异十分罕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资料,报道如下。DSA主动脉弓造影未见头臂干,右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后内侧壁;右椎动脉在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远心端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左椎动脉在右锁骨下动脉和右椎动脉之间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患者后期行胸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CTA)检查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血管变异,自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诊断能力及其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500例接受MSCT胸部及头颈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动脉期三维重建,结合横断面、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主动脉弓分支变异情况。结果:84.4%(422例)为正常型,即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从右向左分别起自于主动脉弓,15.6%(78例)为变异型。本组共发现8种不同类型的变异,包括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共干分出9.4%(47例),左侧椎动脉于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起源于主动脉弓3.6%(18例),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共干分出伴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1.0%(5例),左右颈总动脉共干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0.6%(3例),左右颈总动脉分别从主动脉弓发出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0.4%(2例),左侧椎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从主动脉弓共干分出0.2%(1例),右位主动脉弓伴相关结构变异0.4%(2例)。结论:主动脉弓分支的解剖变异较为复杂,CTA三维成像能予以较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罕见主动脉弓分支异常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动脉弓是位于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之间的一段弓状血管,其分支常存在各种类型.作者于2012年10月收治1名主动脉弓分支类型异常患者,报道如下.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头紧箍痛4年余,加重20d入院.入院后行主动脉弓造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发现主动脉弓分支变异,无头臂干.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以及胸主动脉血管管壁分层,为丰富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常规开胸解剖纵膈,在分离主动脉及分支时发现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以及胸主动脉管壁有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一具老年男性尸体,年龄不详,在其解剖过程中,发现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及腹主动脉直径异常。其主动脉弓直径达3.50 cm,主动脉凸侧没有发出3个分支,而是2个分支,头臂干和左颈总动脉共干组成第一分支,共干长度1.20 cm,头臂干直径为1.80 cm,左颈总动脉直径为1.20 cm。第2支为左锁骨下动脉直径达1.30 cm。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该标本  相似文献   

8.
正主动脉弓从右至左的三大分支分别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在胸锁关节后方发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作者在行一成年男性标本颈部解剖时发现,右锁骨下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上缘的最左侧,其出现率为:1.48±0.56%[1],变异名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为积累国人资料,现将该变异报道如下。成年男尸,50岁左右,尸长165 cm,测量工具为世达牌数显游标卡尺(型号91512)。该标本主动脉弓上缘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头颈部血管起源变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相关病例作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起源变异血管的分布情况.结果:头臂干缺如,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右侧椎动脉起源于右侧颈总动脉.结论:右侧椎动脉起源位置变异可能与诱发短暂脑缺血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以及胸主动脉血管管壁分层,为丰富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常规开胸解剖纵膈,在分离主动脉及分支时发现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以及胸主动脉管壁有分层现象。升主动脉至左心室起始处即开始分层,头臂干分层一直延续到右颈总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处,左颈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