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东丁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关东丁香(Syringa veutinaKom)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等常压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关东丁香叶中分得7个化合物,并鉴定为丁香苷(1)、Lirodendrin(2)、(+)-Medioresinol di-O-β-D-glucopyran oside(3)、芦丁(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D-甘露醇(7)。结论: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4、5、6和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丁香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丁香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反相硅胶柱色谱、反相制备薄层色谱、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丁香干燥花蕾的水提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2),槲皮素-3-O-葡萄糖苷(3),丁香酚-β-芸香糖苷(4),杨梅酮(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小叶丁香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小叶丁香的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Toyopearl HW-40C,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叶丁香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层分离得到8个糖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苦苷(oleuropein,1),(8Z)-ligstroside(2),10-hrdroxyoleosidedimethyl ester(3),grandifloroside(4),松果菊苷(echinacoside,5),类叶升麻苷(verbascoside,6),异类叶升麻苷(isoverbascoside,7),连翘酯苷B(forsythoside B,8)。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中小叶丁香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3~4为首次从丁香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小叶丁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文报道从小叶丁香 Syringa pubescens Turcz中首次分离得到的 3个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和一个芳醇类化合物 [1] ,本文报道从小叶丁香中首次分离鉴定的两个黄酮苷类化合物 :山柰苷( kaempferol- 3,7-α- L- dirhamnoside, )和山柰酚 -3-β- D-葡萄糖 - 7-α- L-鼠李糖苷 ( kaempferol- 3-β- D-glucoside- 7- α- L- rhamnoside, )。据文献报道 , 具有抗炎作用、同化作用和平滑肌作用 [2 ]。1 仪器和试剂IR:PF- 5 80 B;1HNMR、 13 CNMR和 2 DNMR:Bruker AV 5 0 0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用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小叶丁香采… 相似文献
5.
小叶丁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对小叶丁香Syringa pubescen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首次从小叶丁香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4个化合物,并鉴定为橄榄苦苷(oleuropein,I),10-羟基橄榄苦苷(10-hydroxyoleuropein,Ⅱ),oleoside-11-methyl ester,Ⅲ及2-(3,4-二羟基苯基)乙醇[2-(3,4-dihydroxyphenyl)ethanol,Ⅳ]。结论 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的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7.
8.
丁香普通粉及超微粉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丁香普通粉及超微粉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普通粉及超微粉中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丁香普通粉中分离出23个峰,从丁香超微粉中分离出27个峰.结论 报道了丁香普通粉及超微粉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超微粉碎在含挥发油类中药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公丁香与母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公丁香(丁香花蕾)和母丁香(丁香果实)挥发油的分离、鉴定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及相时含量,并比较公丁香与母丁香挥发油成分在结构和含量上的异同。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联合定性、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定量。结果 公丁香出油率为16.2%,远高于母丁香的出油率2.4%,其挥发油分别为无色和淡黄色。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从公丁香和母丁香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9种和33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8.42%和93.22%。结论 二者在出油率、挥发油颜色、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丁香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的历史,是药食同源植物,其药理活性丰富,在食品、药品、香精香料等行业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是中医、蒙医常用的药材。目前已有丁香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报道,但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较少。该文拟对丁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通过查阅文献,介绍丁香在中医、蒙医本草中的记载情况;结合计算机软件整理丁香在传统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以及药对配伍;并从丁香的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蒙医学对丁香的使用情况,为后续对丁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丁香属河南小叶丁香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木樨科丁香属小叶丁香SyringapubescensTutcz为灌木植物,又名毛叶丁香,巧玲花,产自河南、河北、陕西等省[1],特产于河南省伏牛山和太行山。其花早开味芬芳为丁香植物之冠。亦各处栽培者极多,生长颇盛[2],河南西南部民间常用于消炎、镇咳、感冒喉痛、治疗肝炎等,故作为“药茶”广泛流传。药理研究亦表明此挥发油为有效部位,具有显著抗炎作用。然而,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有文献报道。为挖掘开发我国中草药资源,我们选自我国这一传统的药材植物,根据药理、药效学筛选提供的该植物药用价值,利用现代化学、植化分析手段,对该植物的… 相似文献
15.
丁香贴片中丁香苦苷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香苦苷是丁香叶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分别以氮酮-丙二醇,桉叶油-丙二醇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对以丁香苦苷为主要成分的贴片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药时数据,用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丁香苦苷经皮给药后为双室模型一级吸收,其中氮酮-丙二醇组Tmax为5h,Cmax为2.800μg/mL,t1/2Ka为0.393h,t1/2α为1.021h,t1/2β为2.137h,桉叶油-丙二醇组Tmax为7h,Cmax为1.230μg/mL,t1/2Ka为0.482h,t1/2α为2.258h,t1/2β为2.764h。二者与灌胃组比较,体现了经皮给药缓释、长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丁香对多种不同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通过酵母、内毒素和2,4-二硝基苯酚对大鼠进行发热造模,观察丁香水提液和醇提液的解热效果。结果:丁香水提物30g/kg、丁香醇提物5g/kg对内毒素所致发热大鼠有良好的解热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丁香醇提物5g/kg对酵母、2,4-二硝基苯酚也都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结论:丁香水提物于30g/kg对内毒素所致发热有明显的解热效果,丁香醇提物5g/kg对大鼠三个模型均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水提物的解热作用提示由于其本身无丁香酚存在,可能还有别的解热物质。 相似文献
17.
18.
丁香罗勒见于维吾尔药学古籍《药物之园》,是罗勒属的一种传统药食两用植物,丁香罗勒油是其重要活性成分,于药典中有收录。现代研究表明丁香罗勒油化学成分多样,但主要成分类别较为单一,主要为醇酚类和萜烯类成分。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丁香罗勒油具有抑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炎、镇痛、杀虫驱虫和松弛肠道平滑肌等药理活性,在消化系统和皮肤系统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丁香罗勒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丁香罗勒油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