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口腔细菌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口腔细菌进行分析及临床护理。方法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分别进行口腔咽拭子细菌培养 ,同时观察组予以口腔护理。结果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口腔携带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比正常老年人高 (P<0 0 1) ,且口腔内条件致病菌的携带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 (P <0 0 1) ,而常居菌却显著低于正常老年人 (P <0 0 1)。结论 :认真做好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口腔护理工作 ,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洗必泰涂料对正畸儿童口腔中致龋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探讨洗必泰涂料对正畸儿童牙面菌斑中细菌总数和变形链球菌数的影响,以及唾液pH值的 改变。方法 选择40例正畸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涂布40%洗必泰涂料,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于戴用矫 治器前及戴入后1月采集上颌牙唇颊面菌斑,测定菌斑中细菌总数及变形链球菌数,同时测定唾液pH值。结果  对照组戴用后1月,细菌总数及变形链球菌数较戴用前明显增加(P<0.01),唾液pH值较戴用前降低(P<0.01)。 试验组与对照组戴用后1月相比,试验组细菌总数及变形链球菌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唾液pH值高于对 照组(P<0.01)。结论 戴用固定矫治器后,牙面菌斑内细菌总数及变形链球菌数较戴用前增加,唾液pH值较戴 用前降低,应用洗必泰涂料可明显抑制正畸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数,减少龋坏发生。  相似文献   

3.
碘伏用于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丽远 《吉林医学》2010,(26):4524-4524
目的:观察用0.25%碘伏与0.9%NaCl溶液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用0.25%碘伏和0.9%NaCl溶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d,第8天比较护理效果。结果:0.25%碘伏口腔护理在去除口臭、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优于0.9%NaCl溶液。结论:危重患者应用0.25%碘伏进行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臭、口腔溃疡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颌面外科的手术多在口腔内进行 ,或贯通口腔 ,如果不能在术前做好口腔清洁和消毒 ,则易发生术后感染。有效和可靠的术前消毒是保证手术成功 ,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碘伏是一种刺激小、高效广谱的消毒剂。近年来 ,对碘伏的临床研究很多 ,已逐渐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和术者手的消毒 ,为解决碘伏用于口腔内消毒的浓度和效果 ,以及唾液对碘伏杀菌作用有无影响等问题 ,本文在临床实验之前作了 3个预实验 ,即口腔细菌种类分类试验 ,硫代硫酸钠中和碘伏的试验 ,碘伏作用唾液试验 ,以了解口腔肿瘤患者口腔菌株情况 ,确定碘伏在口腔内的消毒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活动局部义齿对基牙牙体、牙周组织及口腔状况影响的机制及特点。方法在7个不同时期,分别检测指定基牙的各临床牙周指数,基牙龈下菌斑细菌相对分布变化;患者唾液流率及pH值;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数。结果患者戴用活动局部义齿后,①短期内基牙PLI、Gl、GBI均明显升高(P<0.01);②牙菌斑细菌中球菌比例减小,而梭状杆菌和螺旋体的比例升高(P(0.01);③唾液流率有所降低,唾液pH值有所升高(P(0.01),但随着戴用时间延长,它们又恢复正常;④患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数量增加(P(0.01)。结论戴用活动局部义齿,会引起牙周指数升高及牙菌斑细菌中的致病细菌如螺旋体、梭状杆菌比例增加,同时可导致患者唾液分泌减少,酸碱平衡改变及变形链球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蓉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1026-1026
目的 观察、比较2种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 把126例我院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0.05%碘伏冲洗后加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d,试验组以0.05%碘伏冲洗后加用生理盐水棉球按照口腔护理常规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口臭和口腔感染的病例数。结果 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40.32%,口腔炎症发生率为30,65%;试验组口臭发生率为4.69%,口腔炎症发生率为7.8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0.05%碘伏冲洗后加用生理盐水棉球按照口腔护理常规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臭和口腔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液对经口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为预防患者口腔感染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ICU接受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0.5%碘伏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口腔异味、牙垢、口腔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氯己定漱口液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0.5%碘伏液,能较好地消除口腔异味,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成人正畸治疗中龋活性敏感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30名正畸成人患者与30名非正畸成人对照组之间的龋活性差异,以了解成人正畸矫治与龋活性的关系.方法:检测方法包括变形链球菌菌落数的测定、乳酸杆菌计数、细菌产酸能力的测定和唾液缓冲能力试验,采取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成人组口腔内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数目明显少于正畸成人组,只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唾液pH值和唾液缓冲能力两组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提示正畸治疗对成人龋病的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唾液PH值与龋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研究唾液PH值对龋病发生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54名,对其唾液PH值进行检测,并记录口腔龋齿数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唾液PH值越高者其龋齿数越低,反之,PH值在酸性范围者龋齿则高。结论 龋齿做为一种多因素疾病,除keyes提出的细菌、宿主、饮食三联因素外,唾液这一环境因素更为一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0.5%聚维酮碘溶液口腔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脑外伤昏迷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6)使用0.5%聚维酮碘溶液口腔护理,对照组(n=36)使用0.05%碘伏口腔护理液护理;比较治疗3 d和6 d后的临床疗效、溃疡大小、充血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3 d和6 d后临床疗效和充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聚维酮碘溶液口腔护理治疗脑外伤昏迷患者口腔溃疡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期卧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选择150例长期卧床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对其痰液标本中的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并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136株菌株,菌株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62.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以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细菌耐药检测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大都>50%,但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十分严重;革兰阳性球菌耐药也较严重,但对四代头孢、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仍较敏感。结论:长期卧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检测结果显示该类患者耐药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最适合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双氧水浓度。方法将ICU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三组,采用0.3%、1%、3%三种不同浓度双氧水进行口腔护理。通过观察口腔pH值、口腔细菌数、口腔炎及口臭发生率、病人舒适度、医院肺炎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种不同浓度双氧水均可预防口腔炎及口臭的发生,0.3%、1%双氧水对口腔pH值影响小,但病人感觉舒适。3%双氧水对口腔pH值影响大,由于产生的泡沫多,病人的舒适感差。经三种不同浓度双氧水进行口腔护理后口腔细菌数及医院肺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危重病人的口腔pH值多偏酸性,要根据口腔pH值选用合适浓度的双氧水。当口腔pH值呈碱性时选用酸性护理液,pH值呈酸性时选用碱性护理液。当pH值〉7.2时选用3%的双氧水,pH值在6.4以下要选用碱性溶液。当pH值在6.4-7.2之间可选用0.3%或1%的双氧水,由于0.3%双氧水药效不变,且价格低廉,更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聚壳聚糖喷雾与碘伏联合应用对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潍坊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意外且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共6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0.5%碘伏消毒液棉球进行尿道外口及其周围皮肤常规消毒,试验组将低聚壳聚糖喷雾与0.5%碘伏联合应用在上述部位的护理中。比较两组留置导尿管第3、7、14天中段尿的尿常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尿道外口样本细菌定植量。结果: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第3、7天中段尿的尿常规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第14天中段尿的尿常规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置导尿管第3、7天尿道外口细菌定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置导尿管第14天尿道外口细菌定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聚壳聚糖喷雾与碘伏联合进行会阴护理的方法,能降低需长期(不少于14 d)留置导尿管患者中段尿的尿常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尿道外口细菌定植量,从而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RIA法测定了2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唾液CEA值,并与8例口腔良性疾患及20例健康人作比较.发现: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唾液CEA值明显高于口腔良性疾患者(p<0.05)和健康人(p<0.01),异常的阳性率为54.5%.②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值无明显升高,均在正常值范围内.③在口腔恶性肿瘤中,以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唾液CEA值增高更为显著(p<0.001),异常的阳性率为7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真菌感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方法:对31例疑似口腔真菌感染患者黏膜标本检测法和唾液标本检测法。黏膜标本检测法:用一次性无菌拭子取病发或病损部位黏膜,用10%KOH方法处理,以镜下检见孢子或菌丝为阳性;标本同时进行培养,以检出真菌为阳性随之鉴定到菌种。唾液标本检测法:用一次性无菌针管采集患者唾液,唾液标本用革兰染色法,镜下检见孢子或菌丝为阳性;唾液标本同时进行真菌培养与鉴定,以检出真菌为阳性随之鉴定到菌种。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黏膜标本涂片镜检阳性检出率为9.67%;唾液标本涂片镜检阳性检出率为16.12%;黏膜及唾液标本真菌培养与鉴定阳性率分别为32.25%、70.96%。结论:患者唾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与鉴定的阳性检出率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尽可能使用唾液标本作为口腔感染真菌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pH值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感染与口腔pH值的关系,并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8月1日~2006年7月30日对22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口腔感染与口腔pH值的观察。结果口腔pH值异常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不用pH纠正液含漱,2组比较,治愈率和平均治愈天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与口腔pH值异常密切相关,在严重疾病的基础上,二者互为因果,可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加用pH纠正液含漱比单纯常规口腔护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口腔并发症患者口腔pH值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内科住院口腔pH值异常患者84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加用pH纠正液含漱,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2周后的口腔pH值变化情况及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口腔pH值相比较院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口腔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口腔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较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同口腔pH值异常关系较密切,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加入pH纠正液含濑,对预防口腔并发症发生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0.5%碘伏和75%酒精用于清醒病员气管切开切口换药时的刺激性及病员满意度。方法将100例清醒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气管切开切口外周皮肤消毒剂用0.5%碘伏,对照组用75%酒精,通过数字疼痛评分尺(NRS)结合评分脸谱图来判断消毒剂对切口皮肤引起的疼痛程度,进而比较刺激性大小及病员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消毒剂对气管切开切口周边皮肤的刺激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醒患者气管切口外周皮肤消毒用0.5%碘伏其刺激性小于75%酒精,病员满意度高于75%酒精,使用0.5%碘伏为清醒气管切开患者切口消毒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别明江 《西部医学》2017,29(1):17-21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通过口腔唾液的特异、灵敏测定幽门螺杆菌核酸DNA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比对评价,为快速、准确、无创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新方法。方法 以高度保守的幽门螺杆菌16s rRNA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引物,经Blast软件对相似序列比对后,筛选出一对最优并与常见胃肠道细菌无交叉反应的引物;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对引物的退火温度及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反应条件;用已知菌落数(CFU/ml)的幽门螺杆菌菌悬液与唾液混合,梯度稀释扩增测试后进行灵敏度分析,建立幽门螺杆菌菌落数(CFU/ml)和荧光定量PCR循环数(Ct)关系的标准曲线;用乳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奈瑟氏菌、小齿类杆菌和唾液链球菌的基因进行特异性分析;利用此方法对150例来自临床胃镜中心的已完成尿素酶(URT)测定,并自愿参加研究者的口腔唾液标本进行收集检测,结果与同一病人的14C呼气实验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计算阳性率、阴性率和符合率。结果 本检测方法的引物退火温度是62℃,反应体系10μl;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敏感度为102CFU/ml;本检查与乳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奈瑟氏菌、小齿类杆菌和唾液链球菌无交叉反应;本方法与14C呼气实验检测结果比较灵敏度7412%,特异度8615%,符合率7933%,Kappa值为059。结论 建立了口腔唾液幽门螺杆菌基因检测的分子诊断方法;该方法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临床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提供了一个无创、方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肺炎则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发生率为40%~60%,直接影响病情和预后[1].患者长期卧床,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机体抵抗力低下,进食、进水减少,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不仅引起口腔的局部炎症、溃疡等并发症,而且可致口臭,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甚至导致全身的严重感染[2].而口腔护理是预防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并下行而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重症脑卒中患者需常规进行口腔护理.我科对口腔护理与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关系作初步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