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辽宁省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辽宁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现状。方法 根据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规律 ,在全省重点地区进行饮用水水砷含量及砷中毒情况调查。结果 辽宁省重点地区饮用水水砷含量均 <0 .0 5mg/L ,未发现砷中毒患者。结论 辽宁省未发现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和砷中毒患者 ,但仍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2009年山西省地方性砷中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地方性砷中毒的病情分布,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根据《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在已确定的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周围选择10个县的37个村进行水砷含量和病情调查;水砷含量检测采用原子荧光法,砷中毒病情诊断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进行诊断。结果 37个村中,未改水村12个、已改水村25个,未改水村水砷超标现象比较严重,最高的达到了0.498 0 mg/L,已改水村中,水砷含量最高的为0.043 2 mg/L,最低的为0.000 1 mg/L,符合国家饮用水水砷卫生标准(〈0.05 mg/L);未改水村共调查了13 332人,查出砷中毒患者155人,患病率1.16%(155/13 332),其中轻度患者104人,占0.78%(104/13 332),中度患者51人,占0.38%(51/13 332),无重度患者;根据病区判定标准,这12个村均为新发现的砷中毒病区。已改水村共调查19 603人,查出砷中毒患者260人,患病率1.33%(260/19 603),其中轻度患者223人,占1.14%(223/19 603),中度患者36人,占0.18%(36/19 603),重度患者1人,占0.005%(1/19 603)。本次调查的37个村病情较轻。结论在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周围仍然有新病区出现,今后应注重在病区邻近地区进行水砷和病情的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山西省的地方性砷中毒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摸清浙江省地方性砷中毒分布状况,以便科学的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全省水质资料及线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对1994年桐乡市水砷含量在0.05~0.07 mg/L的洲泉(原青石)等8个乡镇的人群病情调查,发现轻度患者1例,可疑患者2例,水砷含量<0.01 mg/L的石门乡人群调查尚末发现可疑患者,1998-2002年全省检测饮用水样200份,水砷含量均在<0.05 mg/L.结论调查表明浙江省居民饮用水源均未发现水砷含量>0.05 mg/L的区域.历史高砷水源的青石乡发现个别散在性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存在,需作进一步远期效应的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郑州市居民饮水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方法根据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规律,在全市重点地区选择调查点进行饮水砷测定及砷中毒情况调查。结果全市6个县(市)34个乡(镇)286个自然村共采集测定水样622份,水砷在0—0.1860mg/L之间。首次在位于郑州市东部平原地区的中牟县检测出高砷水井6眼,水砷最高为0.1860mg/L,最低为0.056mg/L,高砷水埋深26—40m。其他县(市)水砷均在0.05mg/L以下,全部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在对水砷超标的重点乡走访调查中,未发现砷中毒病人。结论郑州市存在高砷地区,但是尚未发现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配合"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关于关于减轻砷/氟中毒合作项目",摸清全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情况及我省是否存在有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等.方法在历史上有水砷超标或有疑似砷中毒病人的地区,采用UNICEF提供的水砷检测试剂盒(半定量)调查生活饮用水砷含量情况,并对可疑病人进一步核实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冕宁县水砷不高,也未发现砷中毒病人,病区尚待进一步确定.结论对泸定县5处水砷超标的地区应列入改水范围,彻底杜绝砷中毒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云南省水源性高砷重点地区地方性砷中毒病情,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云南省弥渡县2个高砷重点村和1个对照村所有水源,检测水砷含量;对高砷村和对照村村民临床体检,检测疑似砷中毒患者和对照村村民尿砷含量;根据高砷水源饮用史、临床体检结果和尿砷水平确诊砷中毒病例,并按《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判定病区。结果检测2个高砷村水源107个,两村共用的温泉水源和13口自家水井砷含量超标(0.05 mg/L);温泉水源砷含量均值高达0.519 mg/L,是两村最主要的高砷水源,覆盖人口2 000余人;检测对照村水源20个,砷含量均合格;临床筛检两高砷村村民404人、对照村38人,高砷村检出疑似病例61例;检测高砷村人群尿样115份,高芹村尿砷中位数0.24 mg/L,高孟营村尿砷中位数0.07 mg/L;检测对照村村民尿样38份,尿砷中位数0.02 mg/L;确诊地方性砷中毒病例32例,砷中毒可疑病例5例,总检出率9.16%。结论云南省弥渡县两高砷村均被确认为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轻病区,是云南省首次确认的地方性砷中毒病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动态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下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和《201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选择5个病区县、14个病区村作为监测点,调查监测村的改水及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测定水砷含量,同时对监测村常住人口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并测定尿砷含量;水砷、尿砷含量测定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GB/T5750.6-2006),砷中毒诊断采用《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结果 14个监测村已全部改水,改水率100.00%,改水工程全部正常运行,且水砷含量全部合格;砷中毒患者检出率为1.57%,患者以轻度为主,新发患者15例;尿砷含量测定396人,范围在0.000 2~0.380 0 mg/L,几何均值为0.005 2 mg/L。结论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总体上已减轻,但仍有新发患者,防治监测工作仍然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掌握丹东地区是否存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快速砷检测试剂盒法检测居民饮水砷含量.结果所调查地区居民的饮用水砷含量均<0.05 mg/L.结论现阶段丹东地区无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居民饮用水质暂未受砷异常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西省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分布状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9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结合既往调查资料,对8个县(市)45个村居民的饮水砷含量和暴露人群发病情况进行了拉网式调查。结果 45个村中,未改水村21个,共采水样90份,超标46份,超标率为51.11%,水砷超标现象比较严重,最高达到0.870 0 mg/L;已改水村24个,共采水样192份,超标32份,超标率为16.67%,水砷含量最高为0.186 0 mg/L,最低为0.000 5 mg/L;调查未改水村村民38 232人,查出砷中毒患者400人,患病率为1.05%(400/38 232),调查改水村村民32 729人,查出砷中毒患者101人,患病率为0.31%(101/32 729),根据国家砷中毒病区划分标准,21个未改水村中16个村为轻病区,其余5个村为潜在病区;24个已改水村中14个村为轻病区,其余10个村为潜在病区;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男女患病性别差异明显(χ2=13.093,P<0.01),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未改水村水砷超标率高,已改水村个别村水砷含量仍然超标,没有达到改水降砷的效果,应另寻低砷水源或加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6和2007年湖北省高砷水分布及地方性砷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砷炉灶使用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按照《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在陕西省安康、汉中市的2个县4个自然村,每自然村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抽取5户家庭,采集煤样测定砷含量;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对监测村内高砷暴露人群进行砷中毒病情调查;抽取30名砷中毒患者,采集尿样检测尿砷含量.结果 改良炉和改良灶的合格率和正确使用率均较低(<90%).共采煤样100份,砷含量范围为12.295~ 455.827mg/kg,均值为(91.819±80.989)mg/kg,玉米、辣椒食用前的淘洗率均为100%(198/198,200/200),玉米、辣椒的正确干燥率和保管率均在95%以上;4个村共调查17 855人,检出砷中毒患者1 232例,检出率为6.90%(1 232/17 855),尿砷含量范围为未检出~ 0.287 mg/L,几何均值为0.033 mg/L.结论 陕西省燃煤型砷中毒呈流行态势,防砷炉具灶炉损坏现象较多,正确使用率较低.加强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和防砷炉具的后期管理工作是今后防治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