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依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自身吞咽功能障碍症状,对提高自身疗效也有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文研究显示,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情况,减轻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一些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在接受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护理之后,其中基本痊愈患者18例(41.9%),好转22例(51.2%),无效3例(7.0%),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共15例(34.9%),好转18(41.9%),无效10例(23.5%),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脑卒中偏瘫疾病时,可以在治疗中给予患者科学的、系统的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6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记录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的各阶段吞咽功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天后对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其预后产生优良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83%,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中心(ICU)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0天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_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6%,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9.69%(P0.05)。结论 ICU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后,可促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用才藤7级分类法作为评价标准,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家庭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患者4周康复护理训练后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100%和0、64.3%。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实际疗效。方法通过采集于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来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综合资料并作整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45例患者。其中对于观察组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对照组中患者则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及临床治疗效果等信息。结果通过对这9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病情资料的统计分析可得,观察组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效人数为39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效人数为21例,总有效率为46.7%,相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观察组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的患者实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辅助增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的康复和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水平,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进一步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两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临床试验对象,根据随机系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方面,试验组(15.6±1.5)分,对照组(24.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效果,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共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50例合并重症脑梗塞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性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变化、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2%)显著优于常规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84%)明显高于常规组满意度(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几率,值得积极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补充干预对预防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影响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进行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87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出院指导等护理补充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护理效果比较,(1)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为9.09%,较对照组的25.5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率为11.36%,较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率的30.2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7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补充干预可明显降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级匹配+动态阶梯递增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8月于长庆油田职工医院住院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分级匹配+动态阶梯递增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6 min步行试验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康复有效率及6个月内再入院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 min步行试验结果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分级匹配+动态阶梯递增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加干预,可获得较好的心功能康复效果,降低再入院率,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体全面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整体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HAMA、HAMD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对照组遵医率为73.68%,观察组遵医率为9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9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整体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有效减轻负性情绪,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分析.方法 通过随机抽签法将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 ,研究组则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 .结果 研究组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 ,可提高骨折愈合以及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激励式护理干预的影响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 以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激励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0d.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实用老年医学》2014,(10):872-87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干预1月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及Bathel指数量表(BI)对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HDS评分及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有效地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1—8月在该院治疗的156例合并糖尿病的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78)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78)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第3天以及第5天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评分量表(SSS)、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肢体功能评分量表(FM)等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89.74%)、护理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64.10%)及护理满意度(76.92%),而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SS评分、ADL评分以及FM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5.90%)明显高于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合并糖尿病的脑出血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满意度及各康复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展开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选该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接诊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对照组5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应护理方式按照常规形式进行展开,观察组50例采用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腹膜透析的过程中及时展开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对该部分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提升,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