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给予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义齿固位功能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牙列缺损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给予种植修复,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修复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修复总有效率为86.6%,明显低于观察组(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固位功能及美观度的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效果较好,可明显恢复固位功能及咀嚼功能,改善面部美观,提高患者对义齿修复的满意度,且使用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94-2296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牙列缺损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观察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功能、固位功能与美观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修复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功能、固位功能与美观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治疗中采用口腔种植修复能有效有所改善患者的牙齿情况并提高患者修复满意度,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接诊的83例牙列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满意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08—2016-03大连友谊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口腔种植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经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其临床效果十分确切,治疗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86例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修复情况、美观满意度、舒适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9.51±0.81)、咀嚼功能(8.71±1.74)、固定功能评分(7.35±1.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1.83)、(7.42±1.70)及(6.11±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美观满意度、舒适满意度分别为93.02%(40/43)、95.35%(41/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74.42%(3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龈出血9.30%(4/43)、牙齿疼痛6.98%(3/43)以及修复体脱落发生率4.65%(2/4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86%(18/43)、32.56%(14/43)及27.91%(1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咀嚼以及固定功能,同时提高其美观满意度与舒适满意度,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221-3223
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牙科门诊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6)与观察组(56),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固定修复,观察组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语言,固位、咀嚼功能、舒适度和美观度提升程度明显较大,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种植修复在治疗牙列缺损上明显比常规固定修复要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牙齿美观性,提升咀嚼能力,而且不用以缺失牙邻牙做基牙,保护了剩余牙齿的完整性,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口腔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应用于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试验抽取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牙列缺失患者35例,随机数字抽样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常规修复治疗及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满意度、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4.44%(17/18),对照组为58.82%(10/17),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6.2914,P<0.05);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有效率为94.44%(17/18),对照组修复有效率为64.71%(11/17),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32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齿美观度、咀嚼功能、固定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82,10.1398,8.5763,P<0.05).结论 牙列缺失患者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保证修复效果,提高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并可促进其牙齿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45-3647
目的对比分析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修复治疗而言,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美观效果以及牙齿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前牙覆颌良好率、后牙咬合良好率、牙齿整齐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咀嚼、吞咽以及语言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实施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确切,修复效果满意,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咀嚼、吞咽以及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牙列缺失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及预后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接收的牙列缺失患者中选取108例进行随机对照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情况以及美学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15%比87.04%,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咀嚼功能评分[(9.02±0.38)分比(7.15±0.27)分,t=29.479,P0.001]、语言功能评分[(9.15±0.29)分比(7.04±0.31)分,t=36. 526,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美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6.30%比83.33%,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0%比18.52%,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列缺失患者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较常规修复治疗更具优势,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美学满意度,并且不良反应甚微,预后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09-4210
研究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对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的影响。选取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9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常规正畸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修复效果及修复满意度。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5.56%),(观察组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不仅修复效果显著,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缺失种植修复治疗局部牙列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局部牙列缺损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腔常规修复,观察组采用牙缺失种植修复,两组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咀嚼功能、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复诊率。结果观察组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诊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局部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牙缺失种植修复及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复诊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咀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23-3724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套筒冠修复牙列缺损,观察组患者采用套筒冠联合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随访1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义齿美观程度、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和固位功能5个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美观程度、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和固位功能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黏膜压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套筒冠联合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牙周炎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290-3291
选取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种植牙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口腔种植牙应用于牙列缺损的修复中疗效显著,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畸疗法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牙列间隙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充修复法,观察组采用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治疗前,两组口腔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舒适度、咀嚼功能、固定功能、语言功能等各项口腔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治疗应用于口腔修复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牙列间隙,提高口腔功能,且治疗后具有一定的美观度,深受患者喜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错■畸形伴牙列缺损行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错■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牙齿功能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 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美观度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56. 23±1. 62)分,对照组为(79. 66±2. 0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牙齿固定评分、软垢指数、牙菌斑附着指数等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单一口腔正畸治疗比较,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咀嚼功能和言语功能,提升牙齿美观度,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32-834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应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修复,研究组则行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以固位力、咀嚼效率以及满意度等为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评析。结果研究组的固位力、咀嚼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的言语功能影响、舒适程度以及外观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牙列缺损应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具有美观舒适、佩戴方便等优势,且患者的固位力、咀嚼效率恢复更好,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实验组行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舒适度评分、美观效果评分、固位力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咀嚼效率评分分别为(8.13±1.23)分、(9.12±1.04)分、(7.54±1.32)分、(9.14±1.63)分、(8.35±1.08)分,与对照组患者的(7.04±2.42)分、(8.03±2.53)分、(6.55±2.24)分、(8.13±2.32)分、(7.53±2.18)分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77.50%)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常规修复治疗相比,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791-792
目的观察并分析正畸和修复联合疗法在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修复治疗,观察组行正畸+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满意度为8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满意度为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中,正畸和修复联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36-2237
研究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4月~2016年8月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68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活动义齿修复方法;新技术组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就两组患者修复牙齿稳定性、牙齿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自我舒适感、修复牙美观评分、满意评分和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并比较修复前后牙槽骨骨吸收量。新技术组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技术组患者修复牙齿稳定性、牙齿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自我舒适感、修复牙美观评分、满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前两组牙槽骨骨吸收量无显著差异(P0.05)。修复后新技术组跟对照组比较,牙槽骨骨吸收量变化更小(P0.05)。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牙槽骨吸收,提高稳固性,改善语言和牙齿咀嚼功能,美观度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