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以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和对照组(41例,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治疗),对比两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周、6周创口体积更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创口平均愈合时间(22.4±2.1)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创口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帮助软组织尽早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PRP)对难愈性创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救部收治的122例难愈性创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研究组(n=61),对照组实施单纯皮瓣移植,研究组实施PRP辅助皮瓣移植,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生长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对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有效性。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2月选取医院100例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四联疗法组实施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序贯疗法治疗组则实施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疗效;胃溃疡创面痊愈的时间、幽门螺杆菌阳性转阴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胃动素、生活质量、胃黏膜评分、疾病复发率和副作用。结果序贯疗法治疗组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疗效高于标准四联疗法组(P 0.05)。序贯疗法治疗组胃溃疡创面痊愈的时间、幽门螺杆菌阳性转阴的时间短于标准四联疗法组(P 0.05)。序贯疗法治疗组血浆胃动素、生活质量高于标准四联疗法组(P 0.05)。序贯疗法治疗组胃黏膜评分低于标准四联疗法组(P 0.05)。序贯疗法治疗组的疾病复发率低于标准四联疗法组(P 0.05)。两组均无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效果确切,可更好加速患者的胃黏膜愈合,促使幽门螺杆菌转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大叶性肺炎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接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持续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组中,痊愈1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痊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评价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即给予单纯红霉素;观察组48例,采用抗生素序贯疗法,即给予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相结合的方法。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58%,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31例(64.58%),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序贯疗法对于治疗MPP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住院时间短,是治疗MPP的可靠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应用于老年Ⅲ和Ⅳ度烧伤患者救治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救治的老年Ⅲ和Ⅳ度烧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创面保护、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证营养);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0.9%NaCl注射液1 ml(1次/日);治疗组则给予皮下注射rhGH0.3 IU/kg(1次/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天后的血蛋白、血浆总蛋白,及治疗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影响[全身感染率、死亡率、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应用rhGH两周后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身感染、MODS及死亡及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度烧伤患者应用rhG H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减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3日—2018年8月23日我院支原体肺炎100例患儿(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儿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随后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CRP(7.15±1.33)mg/L、PCT(0.33±0.08)μg/L、血沉(11.25±2.62)mm/h、总有效率(94.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26±1.96)d、咳嗽消失时间(3.15±1.33)d、发热消失时间(3.69±1.75)d、住院时间(10.75±2.65)d,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小儿实施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选的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在总体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并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临床疗效、出血控制时间、止血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27.9±8.3)h、完全止血时间(2.1±0.8)h,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不良反应,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在支气管炎小儿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9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和对照组(红霉素序贯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不良反应发生率(11.00%)与对照组(81.52%、32.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儿患者肺部啰音、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分析中医辨证方法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和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均完全治愈,治疗时间20~58 d,平均(22.0±2.5)d。对照组25例患者均完全治愈,治疗时间30~75 d,平均(29.0±4.5)d。两组治愈率和平均治疗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方法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应用与临床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取的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序贯血液净化治疗。就两组患者神志恢复清醒时间、总住院时间、阿托品应用剂量和急性重症中毒抢救成功率、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格拉斯哥晕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重症中毒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神志恢复清醒时间、总住院时间、阿托品应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PACHEII评分、格拉斯哥晕迷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晕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应用与临床有效性高,可加速患者清醒,减少药物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红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以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化痰和抗感染、有创机械通气(IPPV)治疗,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指标、血气、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77.78%,P0.05。两组IPPV、通气和住院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血气、呼吸频率及心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析对青春期功血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参加此调查的青春期功血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随机取122例,分两组,各61例,对照组使用单一雌激素,观察组接受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评估差异化使用激素前后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出血及止血控制情况。结果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的观察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短于用单一激素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止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也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数据对比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青春期功血患者治疗时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可获得比使用单一激素更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药分期序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接收的44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实验组采用中药分期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性临床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3.64%,实验组治愈率为86.36%,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分期序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病患的治愈度高,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应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和对照组(应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序贯疗法),比较两组临床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总蛋白、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集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头孢曲松注射,而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临床上采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探究。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退烧时间、咳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组间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以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效果确切,患儿身体恢复时间短,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双盲法将65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传统创面处理治疗(对照组32例)及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观察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优良率(100%)与对照组患者(81.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患者效果显著,能促使患者创面加速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