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小梁切除术+虹膜周边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各因子评分变化,记录治疗后眼压、视力和前房深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因子(环境舒适、生理舒适和心理舒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社会文化舒适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前房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明显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环境、心理和生理舒适度,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的S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护理满意度以7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心理护理后,可有效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干预方案以及价值。方法选择9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5,综合护理)以及对照组(n=45,基础护理)。对比两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联合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环境干预、健康教育、病情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胸腹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腹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情况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胸腹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实施全程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45例实施全程舒适护理干预者作为观察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实施全程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效果理想,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缓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眼压低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在缓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良情绪及眼压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心理护理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心理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神经功能,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杀性药物中毒患者实施共情共赢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自杀性药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基础上,抓住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失衡的高压状态,给予共情共赢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情绪状态和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焦虑、抑郁评分与共情表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针对自杀性药物中毒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理状态给予共情共赢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还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随访护理在成人癫痫患者中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前提下,实施随访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后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家庭关系、家务活动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护理在成人癫痫患者中应用,可使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重视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n=50)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n=50)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价值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7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状况,提高遵医行为,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择期进行甲状腺手术的164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变化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甲状腺手术患者,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抑郁、焦虑心理,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妇科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务及时性、服务态度、管理规范性、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DS量表评分以及SA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妇科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眼科收治的由于外伤导致眼球摘除的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比较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入院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眼外伤导致眼球摘除的患者可有效的降低其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析焦虑症患者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12分)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5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对患者入院时和住院期间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状态及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状态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S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抑郁状态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抑郁状态明显改善(P0.05),其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叙事护理方法应用于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途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经桡动脉急诊PCI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以及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对两组患者的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8.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子宫复旧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入住本院的56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周后的抑郁与焦虑状态、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以及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标准分SAS、抑郁自评标准分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两周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周、3周子宫三径之和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内子宫复旧至正常的比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加快患者产后子宫恢复,提高社会支持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