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化学检验样本18 100份,经过筛选,选出了其中由于分析前因素导致结果发生异常的36份样本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另筛选40例正常样本设为对照组。采取Microsoft VFP6.0软件建立起数据库,作为管理系统对所选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影响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为样本延时送检、样本采集不规范、患者没有按规定准备、样本质量不合格所占的比例均较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前分析前质量对于样本检验影响较大,所以应建立综合的分析前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与临床的交流,最大限度消除影响分析前质量的不良影响因素,确保检验样本的合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血液标本1000份,根据送检年份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分析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情况及对策分析。结果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因素主要为溶血、凝血、抗凝不全、送检不及时、样本量少等;干预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质量控制干预的有效性。结论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能有效降低样本不合格风险,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8月我院检验科血液检验中出现的60份血液检验误差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而后对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结果患者自身原因所占比例为63.3%,血液样本采集原因所占比例为16.7%,血液样本送检原因所占比例为15.0%,血液样本检验原因所占比例为5.0%。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产生误差的原因中有患者自身原因,亦受到检验人员或者护士在采集、存储、送检等环节存在不规范性因素的影响,故而需开展宣传教育,使患者、检验人员以及护理人员掌握血液标本从采集到送检一系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还要开展沟通交流,尽量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569例尿常规检查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不合格患者74例。对患者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归纳,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因为采集前准备工作不足而受到影响,43例因为标本采集受到影响,13例因为标本检验受到影响,8例因为保存和分析影响了结果。标本的采集因素是影响检查结果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前期准备、采集、保存、分析、检验等,采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提升检验质量,应该做好标本采集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采取何种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免疫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免疫检验,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6例检测标本中,有24例检测结果受到影响,所占比例为27.9%。采样手段不规范发生率最高,所占比例为37.5%。采样时间与标准处理不合格所占比例最小,比例为12.5%。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处理不合格、采样手段不规范、未及时送检、采样时间不准、采样准备不科学是影响免疫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免疫检验的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采取措施落实免疫检验的相关规定,才能确保检验结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常见原因,总结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科2016年1—12月采集的100份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研究分析所有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情况,明确检验不合格原因,总结有效的解决措施。结果本次100份检验不合格标本中,使用材料不合格4份(4%),采血过程欠规范8份(8%),患者信息丢失13份(13%),标本量不足17份(17%),未及时送检25份(25%),标本凝固33份(33%)。结论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尽快查明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中心进行生物标本检验的样本500份,对500份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不合格的微生物标本所占有的比例,分析造成其不合格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关的质控举措。结果在500份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有120份样本不合格,不合格所占的比例为24%。其中,水质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有45份,不合格所占的比例为37.5%,公共卫生用具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有40份,不合格所占的比例为33.33%,一次性消毒餐具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有15份,不合格所占的比例为12.5%,空气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有20份,不合格所占的比例为16.67%。现样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样本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达不到检测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是送检样品真正出现相关的质量问题。结论从本次研究中发现,公共卫生用具和水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所占的比例最高。在质量控制对策方面,需要加大对此种类型的监控力度,同时在疾控中心内部,还需要加强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发挥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能,规范送检过程,对相关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这些举措都是保证样本质量的重要策略,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化验的12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保存及抗凝剂使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所选标本中共计出现11份不合格标本,其中有3例为标本采集过程中操作不当,3例为标本中加入的抗凝剂剂量超标,5例为血液标本采集后未严格按照规范保存,根据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来源、标本采集后的送检时间、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标本保存条件。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来源、标本采集后的送检时间、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标本保存条件会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的准确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探讨出有效应对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医嘱为患者留取晨尿做尿常规检验,对这500例检验单的检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出可能造成检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原因并研究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经检验结果显示500例尿常规检验中出现了85例不合格的现象,总不合格率占17.0%。其中有32例是由于患者在尿常规标本采集前准备不充分,占37.65%;24例是由于标本采集过程中受到污染,占28.24%;21例是由于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占24.71%;8例因检验员对仪器的操作不规范导致,占9.41%。结论影响尿常规检验发生误差的因素包含了很多,其中主要因为患者准备不充分、标本采集过程受污染、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以及检验员对仪器操作不严谨。因此,针对尿常规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预防措施,首先患者在做尿常规标本采集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严格按正常程序采集标本,待尿液标本采集完尽快检验以免变质,检验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检验的准确率,为临床进行下一步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医学检验是现代临床医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临床检验结果可显著提高疾病疗效。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临床检验分析前工作内容包括患者准备、样本采集、样本保存及样本运输等 ,且大多需由临床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提示检验人员与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加其相互之间的信任及理解,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尽量避免标本采集、运输等检验分析前环节出现问题,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最终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数据,避免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临床检验人员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可显著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误诊、漏诊几率,使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临床救治,从而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质量控制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接收的2000份尿液标本,对其中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并总结出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经统计发现,本次研究中的2000份尿液标本,不合格3份,不合格率为0.65%,其中,标本标记不清4份,标本量不足3份,标本污染与容器不合格各2份,采集时间不当与送检超时各1份。结论明确临床尿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并采取项应解决措施,做好尿液标本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检验工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达标的因素和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采集的患者18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测不达标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血液样本中,不达标有20例(11.11%),不达标的原因有量少60例(33.33%),抗凝不全22例(12.22%),溶血23例(12.78%),凝血30例(16.67%),容器不当24例(13.33%),输液同侧采集3例(1.67%),送检不积极10例(5.56%),采集人员准备充分4例(2.22%),标签不明2例(1.11%),样本污染2例(1.11%)。结论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因素有凝血、溶血以及抗凝等,在临床中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检测质量的控制机制,提高相关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规范操作,进一步确保血检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共800份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报告中各项报告的送检不合格率,并调查不合格原因,再对比2012年、2013年、2014年我院微生物检测报告的合格率。结果血常规检验不合格率为33.5%,生化检验不合格率为17.0%,细菌学检验不合格率为10.5%,其它检验不合格率为9%,通过原因调查发现影响微生物检验送检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操作因素和标本因素,且2012~2014年微生物检验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培训考核等多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但根据本文统计结果可见仍需要通过提高检验人员素质、规范检验操作步骤等措施来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改进措施。方法此次研究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检验科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372例检验样本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于2015年1—12月在我院检验科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366例检验样本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验质量。结果实施改进前后检验科检验质量评分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改进前后检验科检验质量评分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重视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将影响因素尽量予以避免,能够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血液检验科2010年9月-2012年9月血液检验不合格标本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均来自于笔者所在医院的其他科室。整理出血液标本误差的15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将误差信息反馈给相应的科室,邀请相应科室的医务人员参加本次研究,共同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对150份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后,经分析得出导致血液标本不合的原因有样本溶血,占43.3%,样本凝固,占13.3%,标本延迟送检,占23.3%,抗凝剂使用不当,占9.3%,药物影响,占6.7%,其他原因,占4.0%。结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样本溶血、样本凝固、标本延迟送检、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影响、及其他原因等方面,从上述各个方面做好采取预防对策,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从而有效提高标本质量,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影响因素,总结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的可比性、精确性、重复性。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免疫检验质控样本中23例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有问题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且总结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本组23例中,由于人为操作而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最多的是送检不及时(30.4%),其次是由于采样方法缺乏规范性(21.7%)、没有根据规定准备(17.4%)、样本处理失当(17.4%)、采样时间不准确(13.0%)。结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中,试验室操作人员应根据相应的操作规程操作,提高免疫质控行为的规范化,采用标准、科学的免疫质控方法,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各种因素对于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检查的影响因素,并制定规避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 600份尿液检查的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尿液检查的因素,包括临床用药,采集准备,标本保存,标本送检,标本检验这几个方面,统计其产生误差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规避对策。结果在这1 600份尿检样本的检查结果中,存在较大误差的有72份,占比4.50%。其中临床用药时出现误差的有19份,占比26.39%;采集准备时出现误差的有14份,占比19.44%;标本保存时出现误差的有8份,占比11.11%;标本送检时出现误差的有6份,占比8.33%;标本检验时出现误差的有25份,占比34.73%。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中,要严格把关各个流程,将影响因素最小化,将误差降至最低,保证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 000份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临床检验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检验中的各种因素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 000份接受检验的尿液标本中,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共计32份,不合格率为3.2%,不合格原因中以标本检验不当和采集前的准备不当所占的比例最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尿液检验的过程中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发生误差。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规范处理,对于降低尿液分析不合格率,提高实验室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给出相应的处理方式。方法对2013~2014年我院的80例血液检验样本进行研究分析,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误差原因,给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有:(1)患者因素;(2)采集因素;(3)检验因素;(4)送检因素。结论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比较多,临床中如果对这些因素给予重视,积极的预防,将能够降低误差,提升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相关对策。方法所有样本均来自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住院以及健康体检中尿常规检验不合格的96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门诊患者47例(48.95%),住院患者24例(25.00%),健康体检者25例(23.75%)。结论尿液分析是临床最常见的应用检验项目,在试验中注意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医生进行良好沟通,可避免发生检验科与临床、临床与患者的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