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预后效果。方法104例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高于对照组的78.85%(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7.60±1.20)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79.05±8.05)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11.10±1.50)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61.20±7.05)分;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价值,可以减少神经功能受损、炎性反应,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反应与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前往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对照组仅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炎性因子与氧自由基水平.结果:①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8%,28/37)(P<0.05);②经治疗,两组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0.01),观察组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经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6/37),观察组为15.79%(6/3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IL-2及TNF-α)、SOD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的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降低炎性因子(IL-2及TNF-α)、氧自由基(SOD)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步理疗法对哺乳期乳腺炎疼痛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七步理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泌乳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肿块大小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者肿块大小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乳汁充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乳汁充足率65.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21.47±2.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58±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步理疗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增加泌乳量,减少炎症及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甘露特钠联合加兰他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iv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2 mg/次,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甘露特钠胶囊,3粒/次,2次/d;两组用药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降低,而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ADL和MMSE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1β和Lp-PL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兰他敏联合复方海蛇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Aβ1-42蛋白和Tau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AD患者104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 对照组给予加兰他敏治疗, 观察组采用加兰他敏联合复方海蛇胶囊治疗, 两组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Aβ1-42蛋白和Tau蛋白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分, 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48/52), 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 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au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Aβ1-42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78、6.94、5.16、2.91、2.55, 均P < 0.05)。治疗后, 两组MMSE、QOL-AD评分均升高(t=13.48、6.34...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氮平对绝经后首发精神障碍患者骨代谢、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绝经后首发精神障碍5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绝经女性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氯氮平治疗,记录治疗后症状阴性量表(SANS)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观察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骨代谢、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SAN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SANS评分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观察组治疗后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骨密度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IgG与IgM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白介素(IL-12)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L-12高于治疗前,TNF-α低于治疗前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氮平治疗绝经后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精神障碍症状,增强免疫功能并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可使骨代谢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性痴呆(PDD)对认知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PD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美金刚治疗,比较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同时检测患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4、8、16周MoCA评分、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β、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和IFN-γ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炎性因子无显著变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美金刚能有效改善PDD患者的认知及生活能力,同时抑制局部和全身炎性反应,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洛芬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SIRS患儿52例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布洛芬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治疗。观察2组患儿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 52例患儿中,治疗前危重评分<80分者血清PCT水平为(5.98±2.17)ng/ml,高于危重评分80~100分患儿的(2.21±1.0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洛芬组治疗后血清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危重评分<80分的患儿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洛芬组危重评分80~100分的患儿治疗后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能够降低SIRS患儿血清PCT水平,尤其对轻症患儿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术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2.5±1.1)分,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4.6±1.2)分,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50, 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过程当中,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70例呼吸内科感染患者,按照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分别为(1.61±0.62)、(17.13±2.23)ng/L,低于对照组的(1.93±0.44)、(20.43±1.51)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可以有效提升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效果,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本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7.49±3.25)mm小于对照组的(50.41±3.69)mm、左室射血分数(58.77±2.95)%高于对照组的(51.14±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8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8(142.81±4.37)ng/L和超敏C反应蛋白(5.02±0.49)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2.95±4.66)ng/L、(10.48±1.6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6%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因此,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帆 《河北医药》2023,(13):1972-1975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5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联合奥洛他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洛他定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hs-CRP、TNF-α、IL-6、组胺、LT)、Th1/Th2细胞因子、免疫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补体C3、C4血清总IgE)、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后,2组血清炎性相关因子hs-CRP、TNF-α、IL-6、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组胺及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清C3、C4、CD4+、CD4+/CD8+  相似文献   

13.
代海燕  杨帆 《河北医药》2024,(4):588-591
目的 探讨初产妇母乳喂养中实施以共同养育理论为基础的行为与认知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初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以共同养育理论为基础的行为与认知管理措施,比较2组共同养育质量、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和自我效能水平。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76.36%(P<0.05)。出院时、出院4周、出院6周,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8.18%、81.82%、96.36%,高于对照组的50.91%、54.55%、70.91%(P<0.05)。2组干预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自评量表(BSES-S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中文版简易共同养育量表(Brief-CR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产妇母乳喂养中实施以共同养育理论为基础的行为与认知管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共同养育质量,提升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和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硫酸镁对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炎性因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葫芦岛惠好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血清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2组NO、IL-6、PG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自然分娩率及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早产胎膜早破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及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采用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降钙素原)水平,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12.29±0.42)μmol/L、(42.67±2.62)mg/L、(67.78±3.12)μg/L、(139.76±45.75)ng/ml、(15.77±1.68)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5.45±1.64)μmol/L、(65.45±3.34)mg/L、(83.75±3.45)μg/L、(234.76±56.34)ng/ml、(23.64±2.57)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进行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值得临床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联合萘哌地尔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泌尿科住院治疗的10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萘哌地尔分散片,起始剂量为25mg/次,1次/d,1周后未到理想疗效,可增加到50mg/次,1次/d,饭后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宁泌泰胶囊,3~4粒/次,3次/d,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频消退时间、尿急消退时间、排尿困难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萘哌地尔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前列腺局部炎症反应,减低局部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蛭蛇通络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6月在定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其中10%于1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余药在1 h内静脉泵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蛭蛇通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日常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和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而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NSE、TNF-α、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5.00%,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蛭蛇通络胶囊治疗效果确切,可缓解急性脑梗死症状,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明显,患者自理能力增强,并能降低机体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8.
付建荣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63-2165
目的:探究头孢噻肟钠与喜炎平联用对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肺炎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CRP、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CRP、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测得值(3.50±0.55)mg/L和PCT测得值(0.11±0.01)ng/m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44±1.01)mg/L和(0.23±0.02)ng/m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稍低于对照组(13.33%),但经组间比较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喜炎平与头孢噻肟钠联用治疗肺炎患者,有效改善了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卢福梅 《北方药学》2023,(8):113-114+120
目的:探讨老年病发哮喘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茶碱的临床效果及药学特征。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哮喘患者共计6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糖皮制激素治疗,观察组(30例)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PEF水平、FEV1水平、FEV1/FV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TNF-α水平、IL-8水平、IL-1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水平、IL-8水平均有降低,IL-10水平均有升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患者,可提升总有效率,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当归芍药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两组患者血糖、肾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P>0.05)。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其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