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福建省疾病监测点传染病动态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勇  洪荣涛 《疾病监测》1995,10(1):15-17
福建省疾病监测点传染病动态趋势福建省卫生防疫站(350001)周勇,洪荣涛,黄鸣崧,何萌,江爱民摘要本文对1990~1993年福建省疾病监测点甲乙丙类传染病态势和报告质量进行分析。疾病监测点报告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418.68/10万,是常规疫情系统传染病的1.96倍,农村点报告发病率事城市点1.16倍,甲乙类传染病估计发病率为1018.7/10万~1154.3/10万;共报告丙类传染病33577例,事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3.10倍;1990~1993年疾病监测点甲乙丙类传染病总漏报率医疗单位为26.54%,居民为53.52%。疑似病例占总查出数的41.66%。  相似文献   

2.
1993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光  柔克明 《疾病监测》1994,9(6):145-148
1993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100021)曾光,柔克明,徐昌,徐涛,丁雁鹏一、概述据30个省、区疫情年报统计,1993年我国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2,197,364例,死亡5,485人,总报告发病率为186.89/10万...  相似文献   

3.
陈谊 《疾病监测》1998,13(2):64-66
云南省1996年医疗单位的传染病监测报告云南省卫生防疫站(650022)陈谊疫情漏报调查是考核传染病报告质量的主要指标,传染病监测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开展医疗单位传染病监测对我省医疗单位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起到监督检查作用,近三年...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199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省199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海南省卫生防疫站(570203)陈少珠,张碧英1995年我省19个市县21个应报单位报告甲类传染病1种(霍乱)及乙类传染病15种共13110例,总发病率为182.80/10万,死亡11人,总死亡率为0.15/10万...  相似文献   

5.
汪忠土  白雪宝 《疾病监测》1999,14(9):348-350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探索近年来我县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为我县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根据我县疫情资料,现将我县199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特点报告如下。1998年全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1112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10736/10万,死亡率为009/10万,病死率为009%。总发病率比1997年上升4625%,发病率与1997年比较下降的有痢疾、疟疾。发病率上升的有梅毒、百日咳、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麻疹、伤寒副伤寒、钩体病、乙脑。没有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发病率居前5…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的质量。方法 由自治区卫生厅组织人员按《内蒙古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检查方案》对全区部分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报告疫情率为100.0%,调查乡镇级医疗单位,报告疫情率为54.5%(10个医疗单位未报告过传染病);调查医疗机构临床登记,漏报率为11.8%,比2005年(15.6%)有所下降。其中地市级漏报率为12.8%,县级漏报率为10.9%,乡镇级漏报率为10.2%;报告及时率95.3%,比2005年(96.6%)有所下降。其中地市级为95.4%,旗县级为96.6%,乡镇级为91.0%;电子卡片与临床登记数据的一致率为85.7%,比2005年(82.8%)有所上升,其中地市级为84.3%,旗县级为83.1%,乡镇级为88.8%;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为97.7%,比2005年(95.9%)有所上升。其中地市级为98.5%,旗县级为97.8%,乡镇级为94.6%。结论 2007年报告质量较2005年有所提高,但乡镇级医疗机构报告疫情率、及时率以及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均较低,从而揭示出乡镇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空白点。  相似文献   

7.
杨孝义 《疾病监测》1998,13(3):111-113
毕节地区1996年传染病疫情管理调查报告贵州省毕节地区卫生防疫站(551700)杨孝义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的基础,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信息。近年来,我区传染病疫情报告呈现“滑坡”现象,1996年传染病乡(镇)报告率和报告发病率居全省最低水...  相似文献   

8.
濮阳市1990~200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玮丽 《临床医学》2004,24(10):54-55
目的:了解和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濮阳市1990~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资料总结分析。结果:1990-2002年濮阳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9398例,占同期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41.93%,居传染病第二位。1990-2002年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66.49/10万。1990-2002年其发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宋薇  粱国钧  夏强 《疾病监测》1995,10(2):57-62
本文分析了我国性病再次流行以来的疫情资料。从1977年首发病例报告以来,至1993年底,全国共报告性病108153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61/10万,男女性病患者之比为1.71:1。性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年均增长速度为83.15%。优势病种为淋病,占72.51%,其次为尖锐湿疣和NGU,分别占19.72%和5.85%,其他几种经典性病发病率很低。性病患者多为性活跃人群。20~39岁的患者占总病例的84.19%,20~29岁组的发病率最高,15.73/10万。沿海地区的发病率一直较高,内陆地区的发病率上升幅度高于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0.
泉州市1984-1993年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福建省泉州市卫生防疫站(362000)黄琼琼,王伟明,谢汉瑜我市自1984年起,每年抽查一所市级医院,一所县级医院和二所乡(镇)卫生院(不包括疾病监测点)的传染病漏报率,现把结果报告如下。1.各级医疗单位传...  相似文献   

11.
施顺娟  杨冰心 《疾病监测》2007,22(9):636-638
目的 通过对2005-2006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探讨影响大理州传染病报告及时率的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大理州传染病的网络直报质量.方法 对2005-2006年大理州《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6年大理州乡以上医疗机构均实现网络直报,直报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占82.25%,30~45岁的人员占65%以上;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率为71.73%,审卡及时率89.57%;12县市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率最高96.13%,最低为49.04%,审卡及时率最高97.09%,最低73.56%;2005年与2006年报卡及时率分别为65.00%和78.57%(P<0.01),审卡及时率分别为85.25%和93.23%(P<0.01);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乡级以下医疗机构报卡及时率分别是79.17%和65.92%(P<0.01).结论 大理州2006年网络直报比2005年,录入及时性和审核及时性均显著提高,但及时率在80%以下,且各县市存在明显差异;设立专职的直报人员,坚持休息日录卡和审卡,可提高大理州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相似文献   

12.
黄守海  董楠萍 《疾病监测》2006,21(12):666-669
目的了解濮阳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和医务人员对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知晓率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所医疗机构4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数据处理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共查出乙、丙类传染病257例,漏报83例,漏报率32.30%。其中乡村级医疗机构漏报率(58.27%)显著高于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18.18%)(X2=41.99,PX2=12.18,P<0.01)。结论乡村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严重,医务人员疫情报告知识缺乏,要加强乡村医生关于疫情报告的培训,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的疫情报告管理机制,抓好对村级医生疫情报告的奖惩,加大传染病监督与执法力度是提高医院疫情报告水平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宁波市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2006年宁波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宁波市传染病报卡总数119 728张,及时报告110 662张,报卡及时率为92.43%,及时审核118 643张,审卡及时率为99.09%;11个县市(区)传染病报卡总数119 728张,报卡及时率最高97.29%,最低87.09%,审卡及时率最高99.79%,最低98.13%;工作日与节假日报卡及时率分别是94.33%和85.58%(P<0.01),审卡及时率分别是99.75%和96.74%(P<0.0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乡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卡及时率分别是92.38%和92.53%(P>0.05),审卡及时率分别是99.06%和99.16%(P>0.05).结论 宁波市自2004年开展传染病网络报告工作,传染病报告及时率高,且无城乡差异;强化网络直报工作的队伍建设,坚持休息日录卡及审卡,可提高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相似文献   

14.
钟敏 《疾病监测》2006,21(9):497-500
目的了解安远县实现传染病网络直报后的医院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发现存在问题和探讨改进策略。方法根据《江西省医院法定传染病与死亡病例管理及报告质量调查方案》(2005版),对安远县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漏报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行网络直报后,安远县医院传染病实际报告率和及时性均有明显提高,漏报率仍然很高,报告及时率和报告质量较低。其中,门诊和辅助科室病例漏报率高于住院病例;性病专科医院和性病科的性病漏报率高于其他医院和科室病例;乡镇卫生院漏报率高于县级医院;但传染病报告的不及时率则县级医院明显高于乡镇卫生院。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报告卡填写和录入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传染病报告工作还须从政府的政策、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与疫情报告人员的培训、疾控机构的督查指导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孙秀华 《疾病监测》2008,23(8):522-523
目的 了解影响山东省菏泽市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因素,探讨提高报告质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得2007年菏泽市传染病报告卡;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的个案数据导出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07年底,菏泽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都实现了网络直报,乡镇卫生院直报率仅为24.38%。报告单位以综合医院为主(58.62%)。2007年,本地共上报传染病报告卡9768张,其中有效卡片9053张,重卡、废卡715张。有效卡报告及时率为79.59%,审卡及时率为99.19%;全市9个县(区)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率最高93.22%,最低65.26%;审卡及时率最高99.64%,最低97.87%;不同报告单位、不同病种间报告及时率存在差异。结论 实现乡镇卫生院的传染病网络直报,规范对结核及艾滋病专报系统的管理,加强对临床医生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培训, 设立专职的疫情报告人员和管理人员,可提高菏泽市的传染病报告和审核的及时率。  相似文献   

16.
2003~2005年广州市白云区医院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辖内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为提高和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2005年白云区各级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5年白云区医院法定传染病平均漏报率为4.61%。漏报率最高的传染病分别为新生儿破伤风和感染性腹泻(均为25.00%),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15.52%).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漏报率由低至高分别是:区级(2.43%)、省级 (2.80%)、市级(4.93%)、镇级(5.90%)、社会医疗机构(40.14%)。传染病报告及时率92.26%,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6.51,P<0.001);报告卡完整率为86.97%。结论白云区传染病漏报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7.
中医医院门诊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彧 《疾病监测》2005,20(8):435-437
目的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减少漏报发生。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门诊传染病报告与门诊日志及检验科传染病登记对照检查,调查分析漏报原因进行。结果中医医院门诊传染病漏报率较高(3.48%),总计漏报传染病病种6种共30例。中医医生漏报率明显高于西医医生。结论应加强对中医医师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主动性,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检查管理力度以降低漏报率。  相似文献   

18.
2007-2008年辽宁省营口市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恩涛  王琳  李桂香  杨园园  王颖  刘亮 《疾病监测》2009,24(10):799-802
目的分析2007-2008年辽宁省营口市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用于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的能力。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营口市常见急性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日期、诊断时间、报告卡生成时间、报告单位等疫情监测信息,统计就诊率、信息获得率、乡镇(社区)级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率、高发人群特征分析等。结果2007年营口市常见5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发病后第1天就诊率为3.85%~24.57%,及时就诊率低;当天获得信息比率为3.85%~19.47%,信息获得率低;基层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率低,营口市乡镇(社区)级医院疫情报告仅占0.74%(13/1768);学校和幼儿园是急性传染病高发人群聚集地。结论目前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不足以获得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信息。开展对幼儿园、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及加强乡镇(社区)级医院疫情报告可能弥补营口市目前传染病监测信息来源迟缓、未就诊漏报及基层医院就诊漏报问题,提高营口市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1-2007年新疆喀什地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01-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方法对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传染病报告年均发病率为544.61/10万,死亡率为0.91/10万,病死率为0.17/10万。重点传染病年发病率、构成比分别为:肺结核194.22/10万、36.40%;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92.74/10万、17.23%;细菌性痢疾:783.65/10万、14.44%;淋病、梅毒等性病:68.25/10万、6.12%;甲型肝炎:27.84/10万、5.11%;伤寒:24.65/10万、4.53%。结论2001-2003年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态势,2004-2007年各类传染病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发病率上升幅度较大的有肺结核、痢疾、淋病和梅毒等传染病。麻疹、百日咳、乙肝、伤寒等传染病发病率仍然呈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