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赵荣霞 《淮海医药》1997,15(1):51-52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指胃粘膜糜烂出血和急性溃疡等胃粘膜浅表性损害为特征的病变,临床上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本病是在手术后、严重创伤、感染、黄疸、药劫及刺激因子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急性胃粘膜病变,死亡率高,常常危及病人的生命。近年来,我科成功抢救2例大手术后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危重病人,本结合病例谈谈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急性胃粘膜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胃粘膜病变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多发性糜烂、溃疡及出血为特征的急性非特异性损害的一组病变,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以呕血和(或)黑粪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粘膜病变病例6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立瑾 《江苏医药》1998,24(2):94-94
急性胃粘膜出血临床较为常见,随着急诊胃镜的开展,急性胃粘膜出血病例的检出率、诊断丰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笔者对我院1990~1995年收治的46例急性胃粘膜出血患者,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6例均在出血4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急性胃粘膜出血。其中男36例,女10例,年龄15岁~79岁,wt20岁2例,20~40岁25例,45~59岁13例,60岁以上6例。出血诱因:药物18例,酒精11例,大手术、创伤各2例,吃辛辣食物5例,精神因素4例,无任何诱因4例。二、临床表现:46例均有呕血和(或)黑便,以黑便常见。上腹部疼痛不适26例,呕吐9例…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抗炎药致急性胃粘膜病变48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二内科杜兆平,李峰,吴重庆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系指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的糜烂和/或浅表溃疡,有时可波及十二指肠和食管。临床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AGML者并不少见,现将我院1...  相似文献   

5.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以胃粘膜糜烂、出血或急性浅表性溃疡为特征的急性胃粘膜损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由药物诱发的比例逐渐增加,约占总数的80%,现将我院收治16例病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以胃粘膜发生不同程度糜烂,浅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病变,以急性粘膜糜烂病变为主者称急性糜烂性胃炎;以粘膜出血改变为主可称为急性出血性胃炎。而在临床中多种药物可以引起急性胃粘膜病变常见的有非甾醇类抗炎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西藏农牧区农牧民习惯服用阿斯匹林治疗各种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本人于2014年7月收治1例阿斯匹林引起急性胃粘膜出血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急笥脑血管病并发胃肠道出血的病理学改变,以82例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病历的尸检资料为基础。分析胃肠道出血病人食管,胃和小肠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82例中,呕吐咖啡样物24例(29.3%),其中2例伴有柏油样便,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4例病理所见表明,引起临床上胃肠道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胃粘膜的糜烂和出血,其它出血原因还有胃溃疡,胃癌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论:急性胃粘膜病变是引起急性脑血管病人胃肠道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应常规给予抑酸药物,积极防治胃肠道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急性胃粘膜出血是以胃粘膜急性表浅性糜烂及溃疡引起出血为特征的病变。它是多种不同致病因素作用于同一靶器官——胃肠粘膜的共同结果。1975年1月至1978年12月底收住我院内、外科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13例,其中诊断为急性胃粘膜出血者39例。现将这39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加以探讨。临床分析一、发病率:自1975年1月初至1978年12月底上消化道出血住院人数213例,其中急性胃粘膜出血39例,占18.31%,消化性溃疡127例,占59.62%。各种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胃粘膜病变及应激性溃疡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急症 ,是由于严重创伤、烧伤、颅脑外伤、脑卒中、大手术感染 ,重要器官功能不良及衰竭等因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伤或溃疡 ,常因有消化道大出血而危及病人生命。根据统计 ,急性胃粘膜损伤或溃疡导致的大出血占整个上消化道出血的 2 .6%~ 10 % ,死亡率高达 3 .3 %~ 5 0 % ,尤其直接导致死亡为 9%~ 2 1%。我们自 1998~ 2 0 0 0年 4月应用善宁治疗应激导致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及应激性溃疡合并出血 4 6例 ,收到了明显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4 6例病人中男性 …  相似文献   

10.
生大黄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彬 《贵州医药》2001,25(6):571-57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属内科急症,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等。我们采用生大黄粉治疗以消化性溃疡及急性 胃粘膜病变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均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其临床表现均有黑便和/或呕血,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4:1。年龄最大67岁,最小27岁,平均43.5岁。纤维胃镜检查示: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复合性溃疡1例、急性胃粘膜病变4例、伴呕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胃粘膜病变的诊断治疗情况提高对治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8年9月我院14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胃粘膜病变大约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20.8%.病因依次为药物因素,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其它.结论 急性胃粘膜病变主要病因为应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及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所致,零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品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联合应用立止血、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3例临床观察福建省立医院外科赖智德福建省立医院药剂科李学农近两年我们应用珠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凝血酶和瑞士素高制药厂生产的立止血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33例,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情绪相关性急性胃粘膜病变的胃镜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万新 《江西医药》2002,37(6):430-431
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一组以胃粘膜浅表性损伤为特征的急性出血性病变,多发生于各种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我院自1986~1995年收治116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就其病因及诊断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163例中,男815例,女348例,男女比为2.34:1;年龄14~89岁,平均53.4岁。主要临床表现:呕血141例,黑便702例,呕血并黑便320例,出血前有上腹痛456例,腹部肿块76例,休克572例。血红蛋白>9g/L377例,6~9g/L456例,3~6g/L276例,〈3g/L54例。(二)病因:疾病种类共19种,见附表。其中消化道溃疡547例(47.03%),急性胃粘膜病变212例(18.23%)。附表116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类(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泰胃美预防危重病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泰胃美在预防危重病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86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 2组 ,其中治疗组 46例加用泰胃美治疗 ,对照组 40例未给任何制酸剂及胃粘膜保护剂 ,分别观察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泰胃美组中 6例占 13 .0 4% (6/4 6)出现胃粘膜病变并出血 ,对照组 11例占 2 7.5 % (11/4 0 )出现胃粘膜病变并出血。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泰胃美在预防危重病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的发生中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后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表现和防治。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腹部手术后急性胃粘膜病变37例的早期表现和防治效果。结果 术后早期均有上腹隐痛、腹胀或恶心呕吐。83%(31/37)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前1 ̄3天胃注咖啡渣样或黑便。术后早期用甲氰咪胍等H2受体阻断防治有效,本组治愈达81.1%。结论 非胃肠道本身的手术出现咖啡渣样胃液、黑便多为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早期表现,关键在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凝血酶鼻饲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疗效。方法:对诊断为急性胃粘膜出血的25例新生儿经鼻饲管注入400u凝血酶,每6h一次,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2(15/23),两组比较P<0.01。结论:凝血酶鼻饲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疗效显著,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硫糖铝(sucralfate)是一种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溃疡愈合剂,亦是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药物。为研究硫糖铝对由阿司匹林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糜烂、胃粘膜损伤以及出血的作用,作者等进行了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24例健康志愿者分成3组,阿司匹林叨omg,一日2次,加安慰剂(互组);阿司匹林900mg,一日2次,加用硫糖铝Zg,一日2次(I组);阿司匹林900mg,一日2次,加用硫糖铝ig,一日4次(皿组)。给药前以及每一疗程的第3天分别进行胃内微出血检查、内窥镜下评估胃粘膜损伤程度。观察胃内每一糜烂点总的微出血率,以及活检引起的出血率。…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的出血[1]。病因很多,常见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损害和胃癌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可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特别是对年老体弱、高危手术团合并其它脏器衰竭而不能顺利进行内镜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尽早控制出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奥曲肽治疗该病患者对倒,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人选择自1994年,收治本院急性非静脉曲张性L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33~74岁。胃溃疡出血16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8例,急性胃粘膜病变大出血5例,脑梗塞及慢性呼吸衰竭合并的应激性溃疡各1例.各病例除原发临床表现外、均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