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穴位封闭配合升白细胞药物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封闭配合口服升白细胞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21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口服纱B4,利血生和碳酸锂,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足三里穴,膈俞穴注射地塞米松及肌苷;C组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3组均在治疗后第3,5,10日各查血象1次,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35.7%,90.0%和100.0%。  相似文献   

2.
李佳  徐勇 《临床荟萃》2003,18(6):320-322
目的:探讨人类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6-2001年收治的32例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常规升白细胞治疗(对照组)和rhG-CSF治疗(治疗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rhG-CSF具有明显促进白细胞恢复的疗效,其时间长短与白细胞下降的程度有关,对Ⅲ度和Ⅳ度白细胞减少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rhG-CSF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安全,快速,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脲嘧啶类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瘟过程中引起血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5月我院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门诊予硫脲嘧啶类药物治疗的患者132例进行1.5~2年的随访,期间定期复查血白细胞。结果硫脲嘧啶类药物致血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达27.3%(36例),其中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达0.76%(1例),山细胞减少最多发生在服药后的3月内(77.27%),结论硫脲嘧啶类抗甲状腺药物常可引起血白细胞减少,且多发生在治疗的初始阶段.少数患者可引起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必须停用,故在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血白细胞,以避免发生严重的粒细胞缺乏。  相似文献   

4.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粒细胞缺乏—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明海  魏松全 《华西医学》1995,10(3):293-294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粒细胞缺乏──附10例报告何明海南充中心医院内科(637000)魏松全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内分泌科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Agra)是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drug,ATD)最严重的毒性反应,如诊...  相似文献   

5.
Graves病(GD)在临床上广泛采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但ATD可致白细胞计数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1988年7月-2002年5月收治的223例GD合并白细胞计数偏低患者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控制甲亢症状的过程中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出现粒细胞缺乏.2010年6月我科成功抢救了1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混合核苷片与甲巯咪唑合用治疗甲亢的疗效及混合核苷对甲巯咪唑相关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在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加用混合核苷片(治疗组)或复合维生素B(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1年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肝功能损害及皮疹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第一、二次减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治疗组没有达到维持剂量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O.05):治疗前3个月治疗组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均高于对照组,其白细胞减少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及皮疹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混合核苷片和甲巯咪唑合用治疗甲亢,能帮助甲状腺功能较快恢复,并可减少甲巯咪唑治疗过程中自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类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6~2001年收治的32例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常规升白细胞治疗(对照组)和rhG-CSF治疗(治疗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rhG-CSF具有明显促进白细胞恢复的疗效,其时间长短与白细胞下降的程度有关.对Ⅲ度和Ⅳ度白细胞减少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rhG-CSF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安全、快速、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丙基硫氧嘧啶致肝脏损害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元碧 《华西医学》1998,13(2):181-182
丙基硫氧嘧啶致肝脏损害2例报告梁元碧四川省广元市410医院内科(628000)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脏损害较少见,本文报告2例甲亢患者用丙基硫氧嘧啶后发生严重肝脏损害及白细胞减少。在加用保肝药物及升白细胞药物治疗的同时,改用他巴唑口服,经治疗后肝功及白细...  相似文献   

10.
吴卫中  周红  王风梅 《临床荟萃》2002,17(21):1257-1258
Graves病 (gravesdisease ,GD)患者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drugs ,ATD)治疗过程中 ,可以发生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甚至缺乏[1] 。我院 1995~ 2 0 0 1年收治了 8例应用ATD致粒细胞缺乏并发败血症的GD患者 ,现综合分析如下 ,以期汲取经验教训。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根据初诊时甲状腺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确诊为GD。男 2例 ,女 6例 ,年龄 2 1~ 5 3岁 ,平均(34.5± 13.7)岁 ,治疗前白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 6例服用他巴唑治疗 ,发生粒细胞缺乏时服他巴唑剂量 15~ 30mg/d…  相似文献   

11.
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口服替硝唑治疗BV60例(A组),对照组(B组)口服甲硝唑治疗BV3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总治愈率87%,与B组的80%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替硝唑治疗BV时副反应发生率17%,低于甲硝唑组的37%,差异有显著意义;A组副作用较B组少。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并发血液系统的改变,以白细胞减少多见,甲亢治疗中抗甲状腺药也常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于粒细胞缺乏而易合并感染,严重感染者可致败血症危及生命,常为甲亢治疗的选择带来困难。作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使用黄芪联合强的松治疗甲亢伴发白细胞减少症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31I治疗甲亢伴白细胞减少26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可发生在甲亢治疗前或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治疗较为棘手。2005-01~2006—05我们对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26例采用^131I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服鲨肝醇治疗幼儿急疹(ES)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6月ES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及炎琥宁静脉滴注,退热及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鲨肝醇口服,进行对照评价。结果两组的ES总病程大致相同(P〉0.05);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发热第1天正常,在病程第4天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两组在病程第7天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都有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恢复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鲨肝醇口服治疗ES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不能缩短ES病程,粒细胞减少会在短期内恢复正常,无需鲨肝醇口服升白细胞处理。  相似文献   

15.
李利  包满珍  王淼淼 《全科护理》2013,(25):2305-2306
[目的]总结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人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加强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护理可减少病人合并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16.
抗甲状腺药物致肝功能损害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绍礼  华炜 《临床医学》2004,24(2):F004-F004
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治疗甲亢的有效方法,绝大多数甲亢病人采用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常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自1998年1月~2003年7月期间,我们对抗甲状腺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中药“强心基本方”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92例住院老年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心衰治疗(A组,30例)、中药“强心基本方”结合常规治疗(B组,32例)及纯中药“强心基本方”治疗(C组,30例)3组,观察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B组显效率为40.6%,总有效率为87.5%,均高于A组(分别为16.7%和63.3%)及C组(分别为13.3%和63.3%),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SV、EF和PaO2提高程度及血液粘度降低值均较A和C组显著;并可减少抗心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强心基本方”具良好抗心衰效应,与其它抗心衰药物同用有协同作用,尤为适宜老年心衰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降粘活血饮与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高粘滞血症(BHS)的疗效.方法:147例BHS病人,其中A组80例采用口服降粘活血饮4包/d,连续用药3W;复方丹参注射液30-40ml和维及路通注射液2000-3000mg加入 06代血浆中,静脉点滴,以连续用药2W.B组67例采用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1剂/d,连续用药3W;静脉点滴药物、剂量与时间同A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A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P<0.05-0.01).结论:两组药物对BHS疗效皆显著,且A组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5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曾群英  麦炜颐 《新医学》1997,28(11):590-591,59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避凝,Fra)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AMI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阿司匹林(ASA),B组加用噻氯匹定(商品名力抗栓,TP),C组加用避凝加力抗栓。结果:住院期间,C组梗死后发生心绞痛(AP)频率、静滴硝酸甘油(NG)剂量、用镇痛药次数明显比A组及B组减少(P〈0.01),且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  相似文献   

20.
刘春胜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2):934-934
甲巯咪唑是一种咪唑类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药 ,口服吸收后在甲状腺及骨髓中的浓度最高 ,故对甲状腺抑制的同时也对骨髓有一定的抑制 ,白细胞减少是该药最常见的副作用 ,严重者可引起粒细胞缺乏 ,需及时治疗 ,否则易并发各种感染。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应用银耳孢糖治疗甲巯咪唑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36例 ,并与既往应用利血生治疗同种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甲亢患者服用甲巯咪唑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WBC<4.0× 10 9/ L。用药组 36例 ,男 7例 ,女 2 9例 ;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