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红兵 《中国药业》2003,12(7):61-62
半夏是中药最早记载的炮制品种之一,根据炮制的方法不同,有生半夏、汤泡、姜制半夏、姜浸半夏、法半夏、半夏曲、蜜制半夏、红半夏,其主治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生品呈白或浅黄,质粉,味辛辣,麻舌。半夏经各种方法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加强了临床的安全使用,同时增加了不同的药用功效。半夏的炮制品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不同的规格,古代医者就提到了水洗法,后代经过了不断的探索研究,有了更多的炮制方法,一直沿用到了现代。  相似文献   

3.
张怀阳 《海峡药学》2008,20(8):131-131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半夏传统炮制有姜制、水煮、微火炮、制曲、矾制、姜矾制、法制半夏等.现在<中国药典>收载有半夏,清半夏(白矾制),姜半夏(生姜与白矾制),法半夏(甘草与石灰制),半夏曲等.现将半夏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半夏及水半夏在临床上的混淆使用情况,推动临床合理用药,促进规范中药饮片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对半夏及水半夏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抽查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7473张使用半夏或水半夏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计算结果.结果 半夏与水半夏是两种不同的中草药,两者虽同科,但不同属,虽有相似的燥湿化痰之功,但有各自的功效和应用;6064张半夏处方中选药不当占2.82%,配伍禁忌占0.51%,超量使用占1.96%;1409张水半夏处方中选药不当占3.48%,超量使用占1.77%.结论半夏与水半夏虽有相似之处,但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区分并正确使用它们,以免影响疗效,减少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5.
卢静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6):178-178
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用部位是块茎,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咳,消痞散结的功效,临床在选药时多采用炮制之品,经过炮制后的半夏,不仅能降低其毒性,还能缓解其辛温之力,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其药效有明显的区别。生半夏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服药后30分钟至2小时出现中毒症状,可表现为:口舌麻木,呕吐,不能发音,口腔烧痛肿胀,甚至呼吸困难,痉挛、窒息。其毒性主要在于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1],因此,半夏在入汤剂时,一般选用炮制之品。1炮制方法及质量1.1生半夏: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筛去灰屑。生半夏呈类圆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半夏曲的最佳发酵处方.方法 以半夏曲的淀粉酶活力、蛋白酶活力和小肠推动率为评价指标,用单因素方差和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半夏曲的处方.结果 80 g清半夏、80 g法半夏、5 g六神曲原料、10 g白矾、20 g生姜汁、32 g面粉为半夏曲最佳的发酵处方.结论 该方工艺简单、经济、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厘清"保宁半夏颗粒"的创制源流,明确组成涵义,为今后优化工艺,阐明组方科学内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梳理,分析该方的创制历史、组方原则等。结果:原"保宁半夏曲"是在宋代《和剂局方》二陈汤及《杨氏家藏方》"五香半夏丸"基础上加减而成。保宁半夏颗粒系由清代"保宁半夏曲"的改剂方,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该方适宜于痰湿阻肺之咳嗽痰多,气喘胸闷等,临床观察有效,为治疗痰咳的要药,并获发明专利2项。方中君药半夏使用的是川产道地药材,其炮制品系缪氏家传尊古炮制的"曲半夏",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的半夏对于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疗效差异,总结最优化的半夏炮制方法.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本院住院门诊收治的12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以半夏为主要成分的黄芪陷胸胶囊治疗.基于半夏炮制方式的不同,将120例病例分成生半夏组、清半夏组和法半夏组各40例,重点观察3组病例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压(PP)等血压指标的变化,评估调整半夏炮制方式对血压的影响.结果 生半夏组治疗8周后SBP、DBP及PP改善效果均要优于清半夏组和法半夏组(P<0.05).生半夏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清半夏组和法半夏组的85.0%和82.5% (P<0.05).结论 ①半夏炮制方法不同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有着不同的影响;②基于生半夏的炮制方法入药能使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脉压减小达至最佳状态,同时还能稳定舒张压,该炮制方式具有一定的研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代全 《中国药店》2009,(2):I0026-I0027
半夏、法半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临床常用中药饮片。因它们来源相同,功效相似,市售价格相近,常被统称为“半夏”。但它们加工炮制方法不同,临床疗效有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法半夏单列为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小全 《海峡药学》2011,23(6):50-52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 对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半夏质量标准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氯仿超声提取,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417nm波长下测定经不同炮制方法 炮制后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水煮半夏、姜制半夏、矾制半夏、姜矾制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研我院门诊处方以提高处方的质量和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以及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开具处方4800张,每年度各2400张,参考《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4800份处方抽样调查中合格份数4597份,不合格份数203份,不合格率为4.23%。2011年平均用药品种数较2010年有所下降,抗菌药物使用率从54.57%下降到49.78%,处方通用名使用率有所提高,且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下降。结论我院临床药物处方的书写规范有所提高,但仍必须不断提药师专业素质,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医师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为依据,随机抽取重庆西南铝医院2013年1-5月门诊处方1850张、急诊处方1250张,逐一审核并填写“重庆西南铝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表”.运用Excel2007软件处理数据,对门、急诊处方基本指标、合理性情况及其不合理处方分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门、急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17、2.64种,处方合理率分别为88.54%(1638/1850)、89.68%(1121/1250).处方不合理情况主要为超过7d处方量未注明原因、用法与用量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等.结论:不合理处方比例仍较高,临床医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延伸处方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金山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库导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金山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延伸处方中患者每年的就诊数据,随机抽取630张处方,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并分析每张延伸处方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就诊日期、取药方法、药品种类、药品名称等信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的规范性、用药适宜性、超常规处方等进行专项点评。结果 金山区延伸处方每年成倍增长,患者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邮寄与非邮寄比例相近,处方以单个药品为主;人均处方量最高社区与最低社区相差数十倍;处方对各类病种均有涉及,但仍以常见慢性病为主;处方不合格率为14.60%,主要原因为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等。结论 金山区延伸处方工作成效正逐步展现,但仍需不断提高处方质量,探索扩大适宜人群和疾病;不同社区间延伸处方量差异较大,需总结经验并在全区推广应用,促进各社区延伸处方工作均衡发展;应发挥药师审核、规范处方的作用,提高用药合理性,促进延伸处方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茜之  陈国友  王敏 《安徽医药》2009,13(7):833-83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2008年1-7月的麻醉药品处方共589张,采用处方分析方法,并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处方最多的是哌替啶注射液,用药频度最大的是奥施康定,个别处方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2011年门诊处方数量和金额。方法:采用药历统计软件对我院该时间段门诊处方数量和金额进行统计。结果:总处方数、总用药种类、平均每张处方用药种类、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比例、使用抗菌药品种类见表1。结论:总处方数、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每张处方用药种类变化不明显。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比例与2011年相比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我院中成药门诊处方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中成药处方质量,促进合理应用中成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9月、11月的门诊中成药处方,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印发的《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为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8986张,合格处方8674张,不合格处方312张,处方合格率为96.53%,符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三甲医院综合管理处方统计指标(处方合格率≥95%)要求。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规范、不舍理用药等、结论: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有待加强,需深入开展医药学工作者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知识的再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医疗机构通过实行处方负面清单管理,探索新的控制医药费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根据医保政策、处方点评和动态监测情况,实行处方负面清单制度,对可能违规使用的处方行为进行事前管理。结果:实行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可有效避免药品滥用。结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降低药品次均费用发挥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院2008年和2009年全年处方的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并参考国际合理用药指标,对我院2008、2009年门诊处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2008年相比,2009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下降2.52%,0.79%和0.51%;基本药物使用率、中成药使用率及OTC药物使用率分别增加了4.77%,1.94%和15.18%;总处方数、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处方总金额及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合格处方率下降了52.67%。结论:2008-2009年,我院抗菌药物和基本药物的应用有所改善,与我院药剂科广泛开展合理用药宣教和干预有关,今后应针对不同疾病的合理用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梁子琪 《北方药学》2020,(4):188-189
目的:通过统计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1000张处方用药,分析用药合理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0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所开出的10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查阅相关医学文献、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等方式判断处方的合理性。结果: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处方主要采用抗风湿类药(DMARDs)辅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有医学文献根据,并有良好的询证医学证据级别。结论:通过对西药治疗RA1000张处方的分析,处方均符合治疗指南的推荐,超说明书用药有合理的用药依据,处方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动态处方数据库和计算机辅助处方评价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开展全样本动态处方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工作,加强处方动态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基于处方电子化和医院网络,建立包含药品类别、药品类型、通用名、药品商品名、是否特殊药品、药品费31、是否OTC、是否基本药物、药品剂型等信息的药品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读取工具和药品配对工具将处方信息与药品信息进行关联,建立动态处方数据库;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等要求,利用数据库软件开发计算机辅助处方评价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我院2007—2011年的处方,对人工与电子点评对比、处方整体特征、不同类剂药品消耗、不同费别患者处方特征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处方评价系统能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进行全样本点评处方,真实反映我院处方的动态特征,可作为开展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的参考。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进行处方点评,在保证处方点评抽样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保证监管及时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