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12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护理干预,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健康行为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血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与治疗依从性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并有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加入护理干预,并观察分析其对老年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采用常规监测血压,饮食指导等等方法护理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用药指导,锻炼等多个方面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认知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91.23±8.63)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54.64±3.71)分,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39例(47.5%),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人数(95.00%)与对照组血压控制人数(60.00%)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法更能够促进血压水平的稳定,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在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社区治疗的6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管理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用药依从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干预在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用药依从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老年高血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顺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58-2259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康复、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是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可以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养成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最佳护理干预方式与频度,促进社区健康.方法 100例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0例每周进行一次护理干预,称周干预组.另50例每月进行一次护理干预,称月干预组.护理干预的内容相同,一年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年均医疗费、并发症发生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周干预组血压控制、依从性均优于月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掌握健康知识均明显提高.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人群应频繁持续地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并控制人群高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讲座,并从心理、饮食、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药物治疗,不给予任何护理干预。1年内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遵医服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定期测量血压、控制体质量、适量运动等7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部分医院的高血压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部分乡镇医院2010—2011年收治的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理情况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效果,相较普通护理方法有明显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实行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探究对自我管理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实行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和血压控制率。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在知识知晓率、服药的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干预后明显的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增强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程度,服药的依从性增加,血压控制率提高。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巧  匡军  刘跃晖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23-2224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11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按时服药、监测血压、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评价两组治疗依从性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完全治疗依从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49.1%(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行社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血压、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以研究组血压较低,对健康知识知晓得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社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穆玉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21-321,323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干预6月以后调查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高血压控制率。结果观察纽的服药依从率为78.6%,对照组为54.3%,观察纽显著高于对照组护〈0.05);观察组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4.3%,对照组为4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控制高血压,提高正常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观察2组血压控制水平、血压达标情况、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压达标率,并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该院心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按照简单信封法分为互联网+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干预,互联网+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遵医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观察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互联网+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可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对老年脑卒中及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90例老年脑卒中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对患者进行三级预防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控制情况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纽曼健康系统模式理论运用于老年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脑卒中高血压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孙敏  王慧勤  沈燕 《安徽医药》2015,36(6):752-754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干预, 干预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血压值变化等相比, 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 并有效地控制了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与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本研究制定目标,选取医院在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内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后数字编号,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患者接受综合健康管理及护理干预。对比指标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量表)、自我管理能力(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DSCS、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HPSMBRS评价分析)。结果 不同管理护理工作实施后,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压、血糖指标控制更好,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得分、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自我管理能力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健康管理,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糖指标,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管理依从性,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统计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方面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血压控制水平及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广外社区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综合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等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则进行一般健康教育,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控制情况及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率及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够促进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形成,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