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98例骨折术后出现淤肿的患者资料,按护理方式分研究组(60例)、对照组(38例);研究组为湿热敷的中医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影响。结果:肿胀消退的时间研究组是(5.10±1.01)d短于对照组(8.23±2.17)d(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71.05%(27/38)(P0.05)。结论:湿热敷中医护理应用于骨折术后的淤肿患者中,可迅速消肿,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骨折术后淤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各组为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前提下,联合中医护理措施--湿热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有效率、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82.50%,对照组则达到50.00%,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比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0.82±0.23)明显低于对照组(2.82±0.82),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进行湿热敷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淤肿症状,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可以有效地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齐永红  闵学 《新中医》2020,52(24):128-130
目的:观察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使用湿热敷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淤肿的骨折患者98 例,按照随机抽签的结果分成对照组 (49 例,常规护理) 与试验组 (49 例,常规护理联合湿热敷中医护理)。观察 2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与患肢围径、住院时间、消肿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71.43%,试验组为95.9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2 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与患肢围径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住院时间与消肿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应用湿热敷中医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极佳,可使患者的患肢淤肿更快消退,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并出院,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肢体骨折术后患者肿胀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5例肢体骨折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肿胀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部分消肿、完全消肿及住院时间;且研究组护理后24 h、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湿热贴敷护理运用于肢体骨折术后患者中,可加快消肿时间,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中医护理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疼痛和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研究对象分组为对照组和中医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情况及发生便秘人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中医护理组疼痛评分为(6.78±1.05)分与对照组(7.01±0.95)分比较(t=0.159,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疼痛评分为(2.62±±0.71)分与对照组(4.68±0.84)分比较(t=2.431,P<0.05)。此外,中医护理组发生便秘率和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分别为2.78%(1/36)、5.56%(2/36)、(96.64±1.23)分、(12.36±2.31)d与对照组13.89%(5/36)、11.11%(4/36)、(90.01±2.24)分、(18.65±2.41)d比较(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便秘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地佐辛对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疼痛影响。方法择该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行单纯麻醉,研究组行麻醉后实施地佐辛静脉输注,分析两组疼痛程度影响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2h的VAS评分为(2.12±0.75)分,比对照组(4.81±1.62)分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有3例,出现率是7.89%(3/38)比对照组出现率低(P0.05)。结论地佐辛对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疼痛度有明显降低,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首次排尿、排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痔疮手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西医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为(3. 89±0. 51)分、(2. 62±0. 80)分、(1. 69±0. 47)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 08±0. 64)分、(3. 91±0. 77)分、(2. 82±0. 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为(3. 83±0. 82) h、(47. 39±7. 22) h、(6. 45±1. 78) d,均短于对照组的(5. 21±1. 05) h、(54. 97±7. 65) h、(8. 04±1. 9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首次排尿、排便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临床护理,随访至患者术后3个月。比较2组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21±0.43)分,低于对照组的(3.50±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视力水平为(0.59±0.08),高于对照组的(0.5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体健康评分为(80.67±5.96)分,高于对照组的(72.24±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能够减轻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112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56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另外56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所有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5.2±5.3)分,对照组患者评分为(86.7±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8±0.6)d,骨折愈合时间为(92.3±7.9)d,均低于对照组(9.4±1.1)d、(99.8±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为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管理能够促进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病情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术后疗效及康复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单县中医医院收治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肿胀及疼痛程度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肿胀和疼痛评分分别为(6.97±1.26)分、(2.79±0.88)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26±1.38)d、(13.80±3.14)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干预,不仅能减轻患者肿胀和疼痛程度,还能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疗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镇痛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当日疼痛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2d、3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HAMD、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骨折术后疼痛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骨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冰敷患肢和功能锻炼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的消肿时间、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3 d,观察组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2例;对照组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29例,重度疼痛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消肿时间为(5.27±1.31)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为(7.02±2.1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效果显著,促进消肿止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术室合理途径对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堂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微创切除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有科室内具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程度和术后3 d的疼痛程度进行测评,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 d的心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77±0.71)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5.94±1.01)分;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21±0.77)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92±1.03)d;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需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进行手术室护理对于患者的安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中医护理。对比(1)两组术后便秘发生情况。(2)两组便秘评分。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便秘发生情况分别为5.0%、13.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便秘评分分别为4.6±1.2分、9.4±2.5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以促进骨折卧床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对预防便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连续康复护理在多发性跖骨骨折中的应用对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9年3月该院接诊的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46例,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23),其中,研究组实行连续康复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足部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对各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与生活质量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离院后12周的足部功能评分为(95.13±11.09)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9.04±7.11)分,比对照组的(88.24±11.57)分、(80.25±7.6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44.72±7.59)d,比对照组的(51.63±8.54)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连续康复护理法,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足部功能的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评分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SAQ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91.53±3.27)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71.35±2.7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90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使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肿胀及疼痛程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肿胀和疼痛评分(6.95±1.25)分、(2.77±0.86)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24±1.36)、(13.78±3.12)d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可缓解患者疼痛及减轻肿胀程度,促进骨折愈合及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骨折术后瘀肿患者护理中湿热敷中医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6例本院骨科接收于2016年4月~2019年1月并给予相应骨折手术治疗且出现术后淤肿的骨折患者纳为本次实验对象,并将其按红蓝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差异性护理(鉴别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湿热敷中医护理)。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瘀肿消退时间以及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经区别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06%,明显低于鉴别组患者的24.24%,且其瘀肿消退时间与VAS评分亦低于鉴别组患者,相关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给予骨折术后瘀肿患者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湿热敷中医护理,可在改善其瘀肿症状的同时减轻疼痛感,且还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对减少下肢DVT(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对象,依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对比术后患肢端疼痛、下肢肿胀程度变化情况、下肢DVT形成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术后3 d下肢肿胀程度、患肢端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5 d、术后7 d患肢端疼痛VAS评分、下肢肿胀程度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下肢DVT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缓解下肢肿胀和患肢端疼痛,预防和减少术后下肢DVT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7-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颈椎病疼痛患者的个人资料,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和中药热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统计观察组各基础疾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治愈、显效、有效分别有12例、13例、7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中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总疗效为73.53%(P 0.05)。②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49±1.07)分,睡眠质量评分为(2.13±1.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1.11)分、(4.76±1.53)分(P 0.05)。③观察组颈椎前屈后伸经治疗后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颈椎病疼痛患者联合应用中医针灸和中药热敷治疗,能够显著缓解疼痛,疗效理想,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